如何防范校园霸凌?如何不使自己的孩子被霸凌,或者成为“霸凌者”?我觉得不用说那些官方语言,解决校园霸凌的根本办法,还是要在“三个方面”重视起来,如此,校园霸凌至少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遏制。
一,家庭教育方面。子女教育不能总用“望子成龙”或“望女成凤”的标准来要求,校园被霸凌者,往往都是那种“好学生”和“听话”的学生,而“霸凌者”又往往是在家里任性成长的“小霸王”。
前者像“小绵羊”,在学校遇到“小霸王”,基本是“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的懦弱,这可不是“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境界,而是从孩子幼时,家长就灌输了“遇强则退”的思想。大家仔细想想,在教育孩子时,我们是不是常说,别和人打架?
但是你没说,被人打了该不该还手?还手算不算“打架”?被模糊的“打架”和“自我保护”意识,你让“小绵羊”如何去抗争,或自保?
后者就是典型的“狼性”。不如意不顺心了,就得找个“出气筒”让自己如意顺心,谁最适合当“出气筒”?甭问,一准是“小绵羊”,没有之一。
“狼性”是后天生成的。有没有家长对孩子在外面与人打斗,觉得找上门的对方家长“小题大做,认为孩子打打闹闹不算啥事,却不问因为什么打斗?或者对打斗原因不屑一顾?
家长不当回事,孩子就觉得这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一而再再而三,狼性就培养出来了,一个校园霸凌者,就诞生了。
“狼”遇到羊,它的思维不是该不该吃,而是怎么吃!
二,学校督导。很多校园霸凌事件,学校并非不知道,但无非是“三板斧”——批评教育,找家长,处分。
批评教育如果有效,在家庭教育这个层面,基本就解决了,学生不畏老师不怕校长,但对父母还是敬畏有加的。如果普通的争强斗狠升级到群体性的霸凌行为,很显然,普通的“教育方式”不起作用,你找家长,不疼不痒的处分,管用吗?
是不是探索一下,把校园霸凌和家长的社会福利进行挂钩?比如薪资、带薪假期、消费限制等等。孩子入学时,家长就与校方签订“连责协议”,学生有“霸凌行为”,家长两个月薪资划至校方财务,由校方将该笔收入补偿“被霸凌”一方,或取消“霸凌者”家长当年全部国假年假,或限制“霸凌者”家庭消费。
学校既然可以根据户口决定学生入校,杜绝校园霸凌,也可以尝试“连责协议”形式。“杀猪杀屁股”,别管过程,看结果。
三,社会管控。“校园霸凌”发展到一定地步,校方和家长都没有权利更深一步去处理,即升级到“报警”阶段。司法介入,有“未成年人”这个因素,有关部门处理起来,也是畏首畏尾,未成年人保护法是双向保护,“被霸凌者”有追究和索赔的权利,“霸凌者”也有“轻责”的保护。
那么,能不能探索另一个“连责”模式?比如发生并确定“霸凌行为”后,“霸凌者”继续上学,但其父母要接受三个月或者半年的“社会服务”,比如上下班交通高峰期交岗义务疏导,比如城市凌晨环保,比如夜间治安巡防等等。都是义务的。
“未成年霸凌者”可以“轻责”,但必要的“问责”,要让有“霸凌行为”的未成年人,也有承受不起的压迫感,由于自己的“任性”,早上看到的是爸爸或妈妈在外面辛辛苦苦为自己“背锅”,或是晚上看到父母还要去夜巡,哪个孩子不会为自己的行为反躬自省?
校园霸凌之所以屡禁不止,不是孩子们对霸凌他人乐此不疲,而是缺少由内到外的有效教育和管控体系,“惩戒手段”也缺乏狠劲和“除根”的硬度。家长、校方,包括社会层面,三方共管齐抓,不在小枝节上吹毛求疵,各负其责,各担其责,校园霸凌现象一定可以从根上消除。
努力吧,家长们,别养“小绵羊”,也别把自己的孩子提前养成“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