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拍90年前的东北:大车店类似高速服务区,大鱼直接摞到地上卖

历史图馆知识一览 2024-09-23 13:18:59

30年代,有外国摄影师来到中国东北,拍摄到了过去的东北风貌。一座座城市,一条条街道,一张张鲜活的面容,反映了当时东北普通百姓的生活瞬间。

这些泛黄的老照片,虽然陈旧,却都很真实。犹如穿越了时空,身临其境站在东北街头。庆幸我们都生活在新时代!

照片中,是30年代吉林市内朝阳门街道,当地老百姓也称它为“大东门”。这是街口的一座新式大门,铁廊上挂有“朝阳门”三个大字。建筑风格为欧式,门口还设有岗亭。

在过去,有一种地方叫粮栈。这是当时位于辽宁开原的一个粮栈。东北生产大豆,粮豆的商品化造成了粮栈的兴起。粮栈大部分采用的是合伙制。职能主要是粮豆的收购、销售、储藏、运输。30年代的粮栈推动了东北农业经济的发展。

过去的东北有三宝:人参鹿茸和乌拉草。沈阳城外,一名男子手里正拿着木棒槌,正在整理乌拉草,并打包成捆。乌拉草可用来做草鞋、草褥,还可以取暖,可以用来填充在靰鞡鞋中。

春季的辽河,河面开始解冻。当地渔民齐心协力将一艘渔船拖入水中。辽河鱼类资源丰富,有鲫鱼、雅罗鱼、白鱼、鳊鱼等。

30年代,沈阳。一名年轻女子坐在沙发上,只见她肤白貌美,衣着考究。另外,从室内的陈设看,女子应该出身大户人家。在旧社会,这样的家境还是占少数的。大多数人的生活都很清苦。

一名卖糖葫芦的男子,扛着插有几十支糖葫芦的棍子站在街头。虽然天气寒冷,依然吸引了一个女孩前来买糖葫芦。在过去,零食没有现在丰富,很多普通人家的孩子吃不起糖葫芦。

虽然过去人们生活困苦,但也有头脑聪明的人,在街头摆上这样一个装置,俗称“拉洋片”、“西洋镜”等。巷子里装的有很多不同的画片,透过观察孔就能观看,很有趣。

过去虽然清苦,但一些人没有向生活低头,但依靠自己掌握的手艺养活自己。照片中几名盲人乐师,正在东北的街头表演。吸引了不少人围观。

在东北一个茶馆里,几名说唱艺人正在弧形的舞台上表演节目。男子弹奏乐器,一位小姑娘站在架子前敲击小鼓,并用悦耳的声音演唱。依靠这个,说唱艺人也能养家糊口。

在过去的东北,还有一种江湖艺人,他们擅长猴戏。照片中这名男子,牵着一只猴子,走街串巷为人们表演猴戏。经过训练的小猴子,能表演各种夸张的动作。

在过去的东北,早市上是这样卖鱼的。一条条被冻成冰棍的鱼整齐地码放在一起。不少人在摊位前挑选鱼。这样的场面,在南方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南方的卖鱼都是放在水箱里卖。

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照片中姐妹俩坐在路边,正在摆地摊卖东西。坐上的筐子里装的像是花生之类的坚果。天气寒冷,两个人冻得抱紧了双臂。

这是当时的一家客栈,主院子外面冰天雪地,白雪皑皑。院内客舍前面,牛马等在吃草料。条件好一些叫客栈,稍逊的客栈还有另一个名字叫大车店。主要设置于交通要道和城关附近,为过往行贩提供简单食宿。类似现在的高速服务区。

东北的大白菜丰收了,一些当地人正在整理采收下来的白菜。这些大白菜将运往大连、沈阳等地。在东北,大白菜是最主要的一种蔬菜。到了冬季,人们都会囤很多白菜。

这是位于吉林的辽源煤矿。从照片上看是一座露天煤矿。几条铁轨从矿井里延伸出来,工人们正在紧张地工作。辽源是一个只有百余年建制的城市,辽源经历了因煤而立、因煤而兴。

这张照片拍摄于当时的北满。一群妇女来到河边,凿开厚厚的冰层,取水洗衣服。在这样冰天雪地环境里洗衣服,看上去就很冷。旧社会的人们生活条件真是太艰苦了。

这张照片拍摄于吉林通化的东城门。城楼上面正中间,竖立着一根旗杆。城楼最上部还建有一座小亭子,亭中悬挂一口大钟。城门两侧是一些商铺,门口的招牌清晰可见。可惜的是,城楼在建国后被拆除。

过去的哈尔滨街头,到处都能见到俄罗斯人。哈尔滨非常繁华,有“东方巴黎”之称。看得出,他们来到中国,很快适应并定居在了哈尔滨。

这是位于吉林通化东南的老岭的一处露天温泉。一名男子正坐在温泉池子里。旁边竖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温泉开鏧处”。

过去的东北,街头经常能看到这样的流动理发摊。他们挑着担子,一头装着理发工具,一头装着火炉和脸盆。他们走街串巷为人理发。赚的也是辛苦钱。

30年代的开原街头,一个露天铁匠铺,两名铁匠正在打铁。一人拉着风箱,把火炉里的火生的很旺。一人手拿铁锤,将烧红的铁块打制成各种工具。

丰收季节,在东北一个晒谷场上,农民们将收割下来的大豆摊在地上,赶着两头骡子拖着石磙不断碾压。这个场面,在七八十年代的很多农村,还能见到。

不过,当时也出现了机械化脱粒机。这张照片拍摄于哈尔滨的天理村。村民们将收割好的小麦,塞进脱粒机,小麦种子就被分离了出来,劳动效率大为提高。

这张照片拍摄于鞍山汤岗子,一群满族发女站在村边看热闹。她们的服装样式很鲜明,身穿旗袍,头戴旗头,好奇地看向摄影师。

东北林业资源丰富,从山上砍伐下来的原木,都要送到这样的木材厂进行加工。照片拍摄于吉林蛟河附近。两名工人正站在架子上,用大锯分割一块原木。

30年代的沈阳街头,路边有一家小当铺,一名男子正从里面走出来。在旧社会,当铺很普遍。

结束语:回看这些民国时期中国东北老照片,让人感慨万千。旧社会的人们,生活场景让人印象深刻。当时的人们,真是太不容易了。叹古惜今,我们更应该珍惜当下,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0 阅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