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线下,元宇宙已进化出“双形态”

元力社 2024-10-16 18:26:02

元宇宙的发展充满未知,但当下已然进化出两种形态:虚拟数字空间、LBE VR大空间。

一个线上、一个线下,元宇宙所带来的的独特沉浸式体验,正加快市场化落地。有了虚拟数字空间,我们足不出户即可饱览远方自然人文景观的风采;有了VR大空间,我们亦可踏入虚幻之地,犹如身临其境。

娱乐、文旅、电商、教育、工业……大量“元宇宙+”案例频频推出,如今的元宇宙“双形态”能否真正堪当大任?

01

后进者:VR大空间

2023年,沉浸式探索体验项目《消失的法老》登陆上海,掀起了VR大空间的热潮,成为元宇宙市场最受关注的焦点。

项目现场提供80套设备,最多可供60人同时体验,日接待观众超过600人次,项目门票均价超过200元,十个月内吸引超10万名观众到场体验,项目收入超过2000万元人民币,并带动周边商圈消费超1亿元人民币。

此后,众多大空间项目《风起洛阳》《唐宫夜宴》《秦潮觉醒》《华夏漫游之北京中轴线》《隐秘的秦陵》《机械·觉醒》等等纷纷登场。

往期回顾:大盘点!30+VR大空间产品激活元宇宙市场

作为LBE(Location-Based Entertainment)项目,VR大空间利用服务器、游戏主机、VR一体机运行3D内容,结合场地、伺服设备、实景物体等,实现多人同时体验3D虚拟场景,并能在虚拟场景中掌握其他体验者的位置信息的新一代沉浸式体验业态。

而之所以VR大空间能如此火爆,离不开超强的沉浸式体验,及技术和商业模式的成熟。

以《机械·觉醒》为例,用户进入场地只需要戴上头显等设备,即可进入一个机械生物共存的未来世界。

观众将置身于一片机械生物失控,并且狂风呼啸、沙尘四起的神秘荒原之上,通过找到关键线索,揭开机械生物失控的真相,由此踏上揭秘之旅。期间将穿越有着发光生物、机械生物的神秘洞穴,发现隐藏的秘密通道,乘上飞行器,俯瞰雨林美景……

项目设计荒原启示、洞穴秘境、飞翔之翼、雨林奇遇、基地解码、失落废墟等六大场景,观众可以实现自然交互,沉浸式体验一场时长45分钟的酣畅淋琳、环环紧扣、惊心动魄的冒险之旅。

技术上,项目采用国际尖端技术赋能大空间作品。比如采用全球领先的虚幻引擎5打造,作品画面、场景、人物更为逼真、清晰、流畅、动人。在建模、渲染等方面精益求精。运用Nanite、Lumen以及动画自动生成等前沿技术,对每一个场景、角色乃至其动作进行精细打磨与优化,从而达到更好的呈现效果。

而通过先进的无线串流体验方式,观众体验无需背背包,只需佩戴头显即可,体验更佳轻松,不再需要背着携有电脑的背包。

可以说VR大空间项目打破了传统影院的限制,实现大场地、高自由度的沉浸式消费体验,支持“随到随进”的灵活模式。部分项目能容纳上百人同时体验,每天运营十几个小时,这为投资者和运营商提供了巨大的商业潜力。

正是技术、商业模式、体验的多方面成熟,以及与文化和IP的深度融合能力,使得VR大空间迎来爆发。

业界数据分析称,2026年中国大空间沉浸式产业总体规模有望突破2500亿元,成为新质生产力标志性的现象级产业。

02

先行者:虚拟数字空间

另一个新形态--虚拟数字空间,同样是元宇宙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先于VR大空间,虚拟数字空间早已成为文旅、电商等领域新的打开方式。

从会展、社交,到银行、高校等,融合3D、实时渲染等技术,通过数字空间的搭建,给用户提供一个可以随时随地进入的虚拟场景,满足展览展示、交互等等功能。

特别是各大品牌厂商,更是不遗余力推出数字空间产品,实现品牌营销与电商的完美融合,为用户提供沉浸式消费的新体验。

在文旅产业,数字空间更是成为“标配”。鼓浪屿、青岛啤酒节、北京中轴线、少林寺……纷纷推出数字空间,既能满足更多用户的云旅游需求,也能吸引更多用户到线下旅游。

在《黑神话:悟空》爆火后,山西文旅“躺枪”,再一次将文旅元宇宙推向风口。

数字空间可呈现多场景、强交互的虚拟世界,甚至实现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融合,已然成为元宇宙的一类较成熟形态。

03

元力总结

虚拟数字空间、LBE VR大空间,如今进化出的这两种形态已经展现出元宇宙的潜力和魅力。

一直以来,元宇宙备受争议的除了技术就是商业化落地的困境,两种形态的成熟虽然不能完全解决这一问题,但已展现出的明显的市场化潜力,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可行路径。

这对于元宇宙概念的发展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对于市场和企业来说,自然乐见元宇宙带来的商业价值,对于用户来说,同样也乐见元宇宙带来的全新感受的体验。如此多赢的产物,相信在多方因素磨合下,在未来会迸发出更多可能性!

0 阅读:3

元力社

简介:一堂每时每刻都在“进化”的理财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