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去朝鲜旅游之前,总是对咱们的这个邻居很好奇,感觉了解少,感觉他在闭关锁国。而真正走进这个国度,才发现这里的人们已经开始人心思变了。
这一点,从走出平壤火车站就能感受到。
从丹东到平壤的火车,220公里左右的距离,慢悠悠走了将近6个小时。我们一下车,才发现站台上几乎全是中国游客,而旅行社的导游,则早早在站台上举着小旗子等候了。
导游告诉我们,在旅游旺季的八、九、十月,每天在平壤站下火车的中国游客超过了2000人,平壤的旅游景点到处都是中国人。而朝鲜,也在持续推出多条旅游项目,吸引外国游客的到来,为的就是多多赚取外汇。
导游妹子的中文说得很好,她自我介绍说,自己姓李,是平壤金策工业大学大三的学生,学校里的外语学习中,中文排第一,英语排第二。因为学会中文,可以带团队,可以优先到涉外酒店或者涉外大商场上班,收入高,环境好。
不仅仅是大学校园中有中文热,在朝鲜最大的图书馆---人民大习堂参观的时候,我们发现一个汉语培训班正在上课中。
而在金日成广场,遇到戴着红领巾的小学生,见到我们会主动停下来,先鞠个躬,然后用中文说“您好”。
导游告诉我们,其实说中文最好听的还是平壤女交警,但可惜,我们没能近距离接触到。
以前的时候,总是听说朝鲜实行供给制,到处都是国营单位,没有个体户。但李导领着我们在金日成广场两侧的售货亭购物的时候,我们很有趣的发现:店老板居然是她的家里人。
李导也不避讳领我们来她家的售货亭购物,开心地解释说:这些售货亭,产权都是国家的,但很多承包给了个人经营。她家就是靠着勤劳致富,才买了二手的日本钢琴,安装了空调。
在随后的行程中,我们似乎感觉,这种经商意识在平壤已经普遍存在了。
举个小的例子:我们住的宾馆是羊角岛饭店,饭后出来散步。通过一座有门卫看守的石桥后,径直走是站前大街,路灯很亮,车也比较多。向右拐是乌滩江岸大街,毗邻大同江,非常安静。无论哪条街道的路边上,都会有流动的小商贩,专门向我们卖土特产,会说简单的中文,并且收人民币。
所有赚钱的生意都是国有的,民能富吗?
朝鲜的形象比韩国强太多了。
体验一下出国当富翁的感觉。
至少四年前的文章了,还能翻出来赚钱……
正赶在“闹春荒”的时节看到这篇文章,唉!希望人间处处都是阁下目之所及的天堂胜景吧。
听说明月三千里确实风光秀丽?
听说有点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