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齐国国相晏婴,世称晏子。他身高不过六尺,却能高居大位,救护百姓,推行政令,从不居功自傲。他出使别国,东道主以言语羞辱他,他以风趣幽默的辞令化解干戈,不辱使命,维护了齐国的国威。他辅佐三代齐国国君,长达五十多年。后人笑称,晏子是中国史上最厉害的小矮子,他的出使故事更是上了后世的教科书,可谓青史流芳。
而在晏子的一生中,也留下了不少诙谐风趣的故事。比如,有一天他好好地待在家里,竟然有一个花季少女,匆忙慌张地跑到了他的家里,说是自荐枕席,甘愿以身相许。面对这么唐突的少女,晏子是如何解决了她的问题呢?
那名少女之所以有如此鲁莽的行为,还得从齐国的那棵槐树说起。
齐国有一棵高大的槐树。也不知这槐树有什么魅力,深深地吸引了齐景公。齐景公爱槐成痴,简直到了极端的地步。你看他,为了不让百姓攀折槐枝,景公特意派了差吏专职守护大树,并且还在树上挂了一个告示:“犯槐者刑,伤槐者死。”
在齐国,如果谁敢冒犯槐树,就得受到刑事处罚;谁敢弄伤槐树,就得以命偿命。这条不是律令的律令,看起来像是一场闹剧。不巧的是,还真有人给撞上了。
有一天,齐国一个名叫衍的人喝醉了酒,踉踉跄跄地走到了槐树下,神志不清的他,就这么稀里糊涂地折断了槐枝。看守槐树的小吏赶忙将此事上报齐景公。景公勃然大怒,下令官吏将衍抓起来,准备继续施加刑罚。
衍的女儿小婧听到这个消息后,不啻于五雷轰顶。为了救父亲,她心急如焚,慌慌张张地跑到了晏子的家里,让门卫转告,她甘愿以身相许,侍奉相国。
晏子听到这个消息,不禁大笑起来,说:“难道我晏婴是一个好色之徒吗?为什么到老了,竟然还有人私奔于我?想必是有其它原因吧。”于是,让门卫把少女带进来。
少女婧一心想着救父之事,脸上充满了忧虑和恐惧。晏子远远地看到了她,心里也觉得奇怪。所以当小婧一进入厅堂,晏子便开门见山地问她:“你是为了什么事,竟然忧虑恐慌到这个地步?”
相国的话戳到了小婧的痛处,她向晏子道出实情。原来她的父亲看到时节阴阳不调,风雨不顺,担心庄稼缺少雨露,将来收成不保。于是衍去名山神水处虔诚祝祷。因为多吃了几杯酒,竟然误伤了槐树,成了第一个犯下“伤槐之法”的人。按照景公律令,罪当处死。因此,她才心急如焚。
小婧向晏子申诉,“我听说英明的国君立国为政,不会损害百姓的福禄,不会滥施刑罚,也不会因私愤而危害公法,不会为了禽兽伤害公民,不会为了保护野草而伤害禾苗。”
少女婧还向晏子讲到了宋景公的例子。昔日,宋景公时期,连续三年大旱,没有下雨。太卜建议景公可以用活人向神献祭。宋景公一听,立即稽首行礼,说:“我之所以祈雨,是为了我的人民。如今却要以活人祭祀,那就让我亲自去吧。”他话音刚落,上天就降下了倾盆大雨,浇灌了方圆千里的土地。
小婧继续对晏子说:“为什么宋景公能感动上天?是因为他能顺天爱民。”
“如今我的国君为了一棵槐树,竟要下令处死犯槐人,降罪杀害小女的父亲。我担心,这样做会损害国家的法度,也会损害我们明君的仁义。如果邻国听说此事,一定会认为我们国君只爱槐树,不爱百姓,这怎么能行?”
晏子听罢,很是感慨,答应帮助少女婧。第二天,晏子朝见齐景公,向他说起因犯槐而杀人之事。“犯槐者刑,伤槐者死”,刑罚如此不公正,这最伤害百姓。一个国君失去民心,这个国家还怎会长治久安?
齐景公由此惊醒,迅速撤走了守槐差吏,还差人拔掉了告示,从此废除了伤槐法。小婧的父亲衍也终被无罪释放。
西汉时期,皇室宗亲刘向编纂《列女传》时,特别收录了这段少女婧救父一事,为此还写下了一段颂文:
景公爱槐,民醉折伤,景公将杀,其女悼惶,奔告晏子,称说先王,晏子为言,遂免父殃。
参考资料:
〔西汉〕刘向:《列女传》卷六
〔先秦〕晏婴:《晏子春秋》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