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拍摄了很多优秀电视剧,比如《西游记》、《红楼梦》等。经典名著的改编很不容易,没有先例可以遵循。但老一辈艺术家凭借摸着石头过河的精神,最终把这些名著搬上屏幕,赢得观众的一致好评。《西游记》的拍摄力求精益求精,最先拍摄了试集《除妖乌鸡国》……
011979年,王扶林随代表团去英国访问,在英国广播公司他看到,莎士比亚的很多戏剧作品都拍成了电视剧,这让他很受触动,觉得中国的很多古典名著也应该拍成电视剧。
回来后,时任央视文艺部主任的洪民生询问王扶林,下一步准备拍什么电视剧时,王扶林说道:“拍四大名著。”
洪民生问道:“如果让你拍,你会选择哪一部?”
王扶林说道:“我选择《红楼梦》,因为这个戏是文戏,大部分场景都在室内,比另外三部容易拍。”
后来央视文艺部召开会议,定了由王扶林筹拍《红楼梦》。
随后,洪民生又问文艺部主管戏曲的杨洁:“要是让你拍摄《西游记》,你敢不敢?”
杨洁脱口而出道:“那有什么不敢的?给钱就敢拍!”
洪民生当即拍板道:“那好,就由你来拍摄《西游记》。”
那时候日本人也拍了一部《西游记》,里面的唐僧是女扮男装,孙悟空等形象也不符合著作中的描述,但日本《西游记》里的特技镜头比较好,当时我们在拍摄神话片方面特技镜头还不成熟。
当时剧组看了日本人拍摄的《西游记》片段后,洪民生问杨洁道:“你能不能拍得比他们好?我只要求你拍得比他们好!”
杨洁踌躇满志地道:“洪民生同志,你的要求太低了!”
杨洁的这句话,让洪民生放心了。
但是,古典名著怎样改编成电视剧,正式拍摄该怎样拍?虽说导演们很有志气,但涉及到具体事务还是摸着石头过河,尤其是类似的题材,在戏曲舞台上有过很多表现,但拍摄成长篇电视剧却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王扶林接手《红楼梦》后就窝在招待所里研究《红楼梦》,而杨洁呢?接手《西游记》后也忙碌起来,选择外景地、演员,进行前期的筹备工作。
演员的选择费了一番周折,一开始,包括李成儒去应聘唐僧的扮演者,杨洁觉得他不合适,最终让他当了剧组的一个场记。
其实,唐僧、沙僧等演员的选择并不是特别难,难的是孙悟空的扮演者。孙悟空是《西游记》里的重要角色,唐僧西天取经的主要保护者,不仅外形重要,更重要的是要懂得“猴戏”。
1981年下半年,大型电视剧《西游记》即将开拍,杨洁导演正在选择孙悟空等演员的消息迅速在全国艺术界传开,许多演艺工作者都希望在《西游记》中扮演一个角色。然而,杨洁选择了几个孙悟空的扮演者都感到不满意。
一开始她的搜寻目光主要集中的京剧界,但这些京剧演员与杨洁的理念不同,他们认为扮演孙悟空应该画上“勾脸”,由于习惯了唱戏,离开了锣鼓他们就不会走路,杨洁觉得这样不行。
在她看来,孙悟空应该兼具猴性、人性和“神性”,还应该会一定的“功夫”。这时,她忽然想起被誉为“南猴王”的六龄童章宗义老先生,又想起50年代,周总理曾经抱过的那个小六龄童。
于是,她赶紧拨通了六龄童的电话。
然而,六龄童告诉她一个遗憾的消息:小六龄童是他的第二个儿子,1966年就因病去世了。
杨洁感到非常失望。
但是六龄童告诉她,还另有人选。
于是,杨洁亲自赶到绍兴去找六龄童选择孙悟空的扮演者。
一到了六龄童的家,杨洁就迫不及待地问六龄童道:“扮演孙悟空的演员在哪里?”
六龄童指着站在自己身旁的章金莱说:“您看他行吗?”
杨洁打量着章金莱,当时章金莱20岁出头,一米七多点的个头,双目机灵有神,颇为英俊潇洒。
杨洁着急地说道:“小伙子很精明,你做几个猴子的动作让我看一下。”
章金莱于是做起猴子的动作来,又频频眨眼,一个活脱脱的调皮猴子,令人无可挑剔。
杨洁高兴地拿出相机,对着章金莱连连拍照,章金莱的“抢背”、“扑虎”、“壳子”等动作十分精彩。
杨洁又问道:“能不能再耍耍棍?”
“能!”
章金莱抓起一根现成的棍棒,呼呼地舞起来,且越挥舞越快,就像一缕光影在空中晃动。
杨洁不由连连叫好道:“孙悟空的扮演者就是章金莱了!”
这中间还有一个插曲,章宗义老先生有一个侄子,艺名叫小七龄童,是在绍剧中专门演猪八戒的。
在章家,“六”字辈的是专门演孙悟空的,“七”字辈的是专门演猪八戒的。
但杨洁看了小七龄童扮演的猪八戒后,不太满意,理由是小七龄童比较瘦弱,不符合电视剧中猪八戒的形象,杨洁便以向领导汇报为由搪塞了过去。
后来章宗义和六小龄童来京面试,杨洁向爷俩说明了这个情况,章宗义老先生感到十分失望,原来章先生有个小心思,六小龄童从小没出过远门,让小七龄童来演猪八戒,可以照顾六小龄童。杨洁郑重对爷俩说:这不行,演戏必须要吃苦,既然下定决心要拍,就千万别心疼儿子!
取经的师徒四人是主要演员,唐僧定了由汪粤扮演,沙僧的扮演者闫怀礼是由人艺推荐的,扮相令杨洁很满意。与孙悟空一样,猪八戒的扮演者也不太好寻找,一开始杨洁也想从京剧演员中寻找,可找了几个都不满意。
后来,剧组来了一位昆剧丑角演员,毛遂自荐要演猪八戒,并找了剧组的李成儒来向杨洁游说,杨洁在看了马德华的扮相后,感到很满意,于是猪八戒由马德华扮演。主要演员已经确定,于是《西游记》正式开拍。
021982年7月,《西游记》正式在江苏扬州开机。按理说,第一部剧集应该从“猴王出世”开始,但《西游记》剧组并不是按照剧情顺序来的,而是选择“先试验性地”拍摄一集,在电视台播出看看效果,如果观众满意,就按照这个思路拍下去,如果观众不满意,再做另外的设想。
作为一部神话片,《西游记》比《红楼梦》的拍摄难度要多一些,王扶林说《红楼梦》的戏主要在室内,容易拍些。但《西游记》的戏主要在室外,一开始,剧组希望在北京某山区固定拍摄,但杨洁否定了这种做法,她认为,《西游记》主要在一个“游”字,应该突出表现祖国的大好河山,每经过一个地方,就表现剧中这个地方的特色。当时之所以选择《除妖乌鸡国》作为《西游记》的试集,并选择在扬州拍摄,多见后杨洁回忆说,主要因为4点考虑:
第一:《除妖乌鸡国》的剧情比较固定,选择一个合适的地方拍摄就行,成本比较低。
第二:《除妖乌鸡国》的剧情观众不是特别熟悉,就算拍摄出来观众不满意,也无伤大雅。
第三:《除妖乌鸡国》里,四位主要演员都出现了,可以验证四位演员的服装、演绎和配合功力。
第四:《除妖乌鸡国》这一个剧集中,囊括了整部《西游记》可能遇到的大部分镜头,有地上、高山、深谷的戏,有水中龙宫的戏,有天宫的戏,有地府的戏,作为试验剧集非常合适。
《除妖乌鸡国》拍摄地还算顺利。唐僧的服装是寺院的师傅给的,在道路两旁欢迎师徒四人的僧人,也是寺院的僧人。
《除妖乌鸡国》拍摄完毕后,回到北京,杨洁邀请了吴祖光、李万春、袁世海等人和央视的领导一起观看,提出意见。
多年后杨洁回忆说:当时她很后悔,很尴尬,因为她对孙悟空和猪八戒的造型并不满意,六小龄童扮演的孙悟空像个猎户,而猪八戒的形象太丑,太像野猪了,再加上猪八戒的配音也不好。
但令杨洁没想到的是,几位专家看完样片后,竟然给出了高度评价。他们认为:乌鸡国中的师徒四人都很符合原著中的人物形象,原著中有些除妖的镜头,表现地很容易让观众接受,已经是难能可贵了,吴祖光更是给出了“很成功,很难得,很满意”的评价。当时国内戏剧界有“猴王”美誉的李万春,对六小龄童扮演的孙悟空也高度评价,认为这才是正统的猴王形象。
面对专家和领导的认可,杨洁没有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她对自己要求很高,对剧情的拍摄要求很高。这毕竟是第一次拍摄《西游记》这样的神话经典名著,杨洁一出手就让专家们满意,确实她的拍摄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但还不能满足于专家和领导的认可,还具备优化的空间。
1982年10月1日,中央电视台试播了《除妖乌鸡国》,引起观众很大兴趣。大部分观众对这部剧集还是认可的。
但是,作为一部试拍剧集,《除妖乌鸡国》里演员们的形象以及表演,还是引起一些争议。
扮演唐僧的汪粤令人不太满意,认为他的面相有些苦。
而对于孙悟空的扮演者六小龄童,杨洁导演认为他演得像个猎户,不太像个美猴王。
这其中,六小龄童的哥哥章金跃在给六小龄童的一封信中,表达的意见很有代表性:
金莱弟弟,我们也听到了另一方面的反映,说你演得太呆板,缺少灵气。你在突出人情味方面的同时,忽视了孙悟空的神奇性与猴性。
一方面是专家的认可,一方面是导演杨洁的不满意,试集播出后,又收到观众的反馈意见,在《除妖乌鸡国》里,六小龄童也感到自己的表演有很大不足,他认为自己演的孙悟空像个猩猩。
《除妖乌鸡国》在中央台播出后便被封存。隔了多年的岁月,回首再看这部试集,的确能看出与后来正式拍摄《西游记》的差异来:除了剧中的唐僧经过多次更换,由汪粤而徐少华,由徐少华而迟重瑞,对于猪八戒和孙悟空的扮相都进行了美化,猪八戒由野猪的形象,变得更具有人情味,孙悟空也进行了美化,使之更具有“美猴王”的气质,也更易于让观众接受。
在《除妖乌鸡国》中,也非常明显地看出与后来剧集在表演上的差异。尤其是孙悟空的形象,六小龄童最初的表演表现地“呆板”,就像他哥哥所说的那样,“缺少灵气”,“忽视了孙悟空的神奇性和猴性”,六小龄童的孙悟空经常是站得笔直笔直的,拿着棍子的形象确实像个猎户。
面对观众的批评,六小龄童感到非常疲惫和苦闷,他当时最担心的的,就是导演杨洁会不会把他替换下去。
然而,令六小龄童感到欣慰的是,很多电视观众纷纷给他写信,鼓励他演好孙悟空。作家夏衍先生更是专门为他题写了“愿在荧光屏上大显神通”的题词给他,鼓励他继续扮演好孙悟空。
这让六小龄童重新有了信心,在思考《除妖乌鸡国》中自己扮相的不足:美猴王要表现地活泼,在表演方面,不能表现地这么呆板,一举一动都要有猴的灵性,而不是像个猎户和猩猩。
03《除妖乌鸡国》引起的争议,让六小龄童更加努力地学习。父亲给他说:“演好孙悟空,必须博采众长。”他除了继承父亲六龄童“南猴王”的表演技巧外,还吸收北派“猴王”的技巧:猴拳猴棍、舞蹈、武术等。随后他四处拜师,京剧表演艺术家李万春,《三打白骨精》连环画的作者、话剧表演艺术家董佶等他都虚心求教。董佶当时送给他8个字:“精心设计,自然体现。”
还有一位老师告诉六小龄童:“孙悟空是个有几千年功底的猴子,聪明过人,火眼金睛,善于识别妖魔鬼怪,是人、神、猴兼有,活泼好动,你不能光顾着刻苦练习,还应该广泛与人交谈,广交朋友,这样才能体现出孙悟空的性格。”
六小龄童在听了老师们的点拨后,茅塞顿开,他最终悟到:假如自己能演好孙悟空这个形象的话,应该是几代人创造的结晶,只不过由他体现出来而已!
《西游记》是神话片,里面有很多特技。1984年,杨洁带队去香港学习特技,见识到“吊威亚”的技术。但由于香港方面不教技术,杨洁的团队也只学了个大概,回来后,杨洁就要剧组“吊威亚”。
尤其是孙悟空的戏,他“上天入地”,有很多高难度的动作和武打场面,大部分动作都是由六小龄童完成的。
有一次,剧组在贵州黄果树瀑布拍戏,按照剧情孙悟空从一片森林向外跑,六小龄童被告知跑几步就可以,但他一跑起来就不知道了,前面是个斜坡,斜坡下面是深渊,六小龄童一下掉了下去,幸好被藤条挂住才躲过一劫。
还有一次在北京戒台寺拍戏,六小龄童拍吊钢丝的戏,他刚说出“妖怪,哪里跑?”突然钢丝断裂,六小龄童从空中摔了下来当场休克。被送到北京积水潭医院,诊断为粉碎性骨折。
这样的危险场面,六小龄童经历过多次。
1986年,在《西游记》拍摄的最后阶段,杨洁再次将试拍剧集《除妖乌鸡国》进行修订翻拍,将孙悟空和猪八戒的皮套进行美化改造,变成我们后来看到的普遍版本。唐僧的扮演者由汪粤换成了迟重瑞,狮子精的扮演者由夏柏华换成董洪林,乌鸡国王后由郑楚琪换成了向梅。
这里面有一个细节,猪八戒下水井捞尸体的时候,遇到的井龙王是迟重瑞扮演的。
当时他刚刚进剧组,杨洁为了试探他能不能吃苦,就特意给他安排了这个需要化几小时妆的龙王角色。
04《除妖乌鸡国》的试拍,为后面正式拍摄《西游记》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杨洁从这部试集里查漏补缺,一步步堵住令观众不满意的地方。在演员的造型上,把孙悟空和猪八戒的“野候”、“野猪”的形象,改造成更加具有“人情味”,也更显得美观。演员的表演也更加灵动活泼。
《西游记》拍摄个过程可谓一波三折,尤其是唐僧的扮演者,一开始找了汪粤,剧组给他剃了头发,特意送他到北京法源寺去体验生活,可汪粤没过十天就跑回来了,理由是那里蚊子太多了,还不能打。剧组责怪他不能吃苦。
假如汪粤沉下心来扮演唐僧的话,他也会得到观众认可,但是在拍摄了几集后,汪粤忽然向剧组提出,有一部电影要他出演,他想去试试,杨洁听后很生气,告诉他:这不可能,演员必须好好地演一部戏,要么你去拍电影,要么就好好地演唐僧。但汪粤最终选择了离开,令人遗憾。
“唐僧”走了,这可怎么办?
说来也巧,正好从山东来了一位演员叫徐少华,是来试演小白龙的,但剧组认为他过于文雅,不适合饰演小白龙,汪粤走了之后,徐少华正好成了唐僧的人选,但那时候徐少华太瘦弱,为了给他增肥,剧组便经常给他吃肘子,吃过后也不要他活动,就躺在床上,就这样,硬硬把徐少华养胖了,适合剧中唐僧的形象。然而,徐少华演了几集后,也出问题了,山东那边的剧团打算送他去艺术学院进修,这是个机会,徐少华原本给剧组说好,无论考上还是考不上,都不耽误演唐僧,可结果可想而知,徐少华考上了,最终也没有回来拍唐僧。杨洁的气愤可想而知。
两位“唐僧”都不能善始善终,电视剧哪有这样拍的?杨洁为寻找“唐僧”而头疼。也是巧。有一次杨洁到北京广播剧场去,在楼梯口遇见一位男子,方面大耳,神采奕奕,形象和气质非常好,男子说他叫迟重瑞,是剧团的一位演员,以前只所以没有见过,是外出拍电影去了,这次回来是领工资的,杨洁与他聊了半小时天,觉得他非常适合扮演唐僧。迟重瑞也非常感兴趣。
为了试验迟重瑞的演戏本领,同时也为了验证一下迟重瑞能不能吃苦,在后来补拍《除妖乌鸡国》的镜头时,杨洁特意安排迟重瑞扮演了井龙王——化妆非常费事——迟重瑞很好完成了任务。
最终,杨洁定下迟重瑞扮演唐僧。而迟重瑞也没有让杨洁和剧组失望,善始善终演完了唐僧。
05作为《西游记》最先拍摄的试验剧集《除妖乌鸡国》,在后来全部完成的剧集中,位列第十三集。由于资金的原因,《除妖乌鸡国》正式播出的这一集并没有全部重拍,而是补拍了一些镜头,与最先试拍的镜头穿插在一起。
比如原版乌鸡国中太子佩剑上的剑穗是红色的,到了新版中则变成了黄色的。
在猪八戒下井的那个片段,猪八戒上浮到水面的镜头是原版,潜入水底与井龙王会面的镜头是重拍的,井龙王是迟重瑞扮演的。这个剧情中,出现在井口的孙悟空也是用的《除妖乌鸡国》的试拍镜头,看起来确实像个猎户、野猴。
在正式播出的《除妖乌鸡国》中,里面的唐僧有些镜头是汪粤扮演的旧版,有些镜头是迟重瑞扮演的新版。
因此,正式播出的《除妖乌鸡国》是试拍镜头与补拍镜头相互穿插起来的,这倒是很有意思的。
结语86版《西游记》成为经典,长盛不衰,与老一辈艺术家精益求精的精神是分不开的。为了拍好《西游记》,剧组特意试拍《除妖乌鸡国》一集,并在电视台试播,从而看看效果。通过试播,剧组找出差异和不足,为后面剧集的拍摄找准了方向,也为整部《西游记》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老调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