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评论:大道无术 大象无形》(之二)
——兼评卫如珍的《从战争年代“散落的法币”到当今的底线思维》
文/马进彪
卫如珍的这篇《从战争年代“散落的法币”到当今的底线思维》起笔非常干练,开篇直接将读者带入被评对像著作的情节中,没有做过多的铺垫,给人的感觉是干净利落脆。这种笔法其实很以难把握,因为它要抓到最能打动读者的情节,并且按着这个情节以自己的思想评说下去,而如果没有抓到这个结点那么就很难产生带入读者的效果。但这个起笔做到了,抓住了原著中最能感动人的几个为后文可以再次深入生发的关键词句:“家人没吃没喝”,离世父亲的嘱托,“母亲和弟妹们的哭声”……他只有“饮泪而去”。直到一次战后,父亲无意间缴获法币,悄悄将其接济家人,救了十几口人“免于饿死”的故事。而父亲的一生,却因此留下了无尽的“愧疚和深深的自责”。
在很多文学评论中,一些作者喜欢开篇的时候写很多的铺垫,目的是让读者有个渐进的过程,这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铺垫过多反而起不到这个作用,因为读者的思想是跟着故事大情节走的,这是逻辑思维的必然选择,而过多的铺垫就会让人摸不到头脑,这样的评论效果就不会马上体现了。而这篇《从战争年代“散落的法币”到当今的底线思维》,经过了反复的提炼和萃取,抓到的是全篇的关键之处,犹如递给了读者一把理解原著的钥匙,将读者领入了原著的大情节中。
在这把“钥匙”的基础上,作者展开了对原著的多维度评论,这样就会让读者感到很是自然而然,这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这样的效果对读者来说才是最想要的。因为读者阅读文学评论,不是在猜谜,他们本身需要一个理解原著的大方向。作者时时刻刻都要意识到,文学评论不是给作者自己看的孤芳自赏,而是给广大读者看的,他们在看到的过程中就会产生对原著的阅读欲望。文学评论最重要的功能之一也是让读者对原著的理解更加到位,同时也是让读者传播读者,在读者之间产生二次评论甚至三次评论,让好作品在社会上广泛地流传起来,起到对社会的教化作用。
作者在《从战争年代“散落的法币”到当今的底线思维》中评到:作为军人父亲不畏敌人的枪林弹雨,不惧生命危险;作为儿子,作为兄长,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家是最小国;当父亲打开敌人的保险柜时,他“将敌人仓皇逃跑剩下的钱抓起来,塞进口袋里”成为一桩突然事件。
在原著中,这看似一桩突然事件,但其实这是必然之举,因为在前面的剖析中可以发现,原著中的很多家里情况已经成为了后面“钱抓起来,塞进口袋里”的理由,这个理由已成为文学情境中的必然的线索,而在那个时候的现实中也是一种合理的理由。最人性的道理是,人要生存,这是人第一需求,因此,人为了生存干出的那些事情就是一种理所当然,不论出于何种原因,让本来可以活下去的生命死去那都是没有人性道理的,而不论是中西方的哪种哲学思想中其实对于生存的第一需求都是充满了宽容和敬佩以及理解的。
作者在《从战争年代“散落的法币”到当今的底线思维》中按着原著的大至线索评论了原著中诸多感人情节,也对原著作者李金明先生及其一些作品作了合并式的恰当的引读:纵观李金明的作品,信手拈来,字里行间都闪耀着历史意识和忧患意识,言外之意都是真挚讴歌党、军队和人民的佳作,处处渗透着一个军史专家、一个军旅作家的家国情怀和底线思维。原著作者李金明先生是一位军旅作家,这就注定了他在写作范畴内的研究方向,那就是对所有军事史料的特别关注。
几十年来,他写了大量的军事题材的作品,其间多次获得相关单位的创作大奖,这是一种实至名归,那么广阔和深入的军事题材的研究,必然会结出丰硕成果。而在几十年的军事题材研究中,李金明也形成了自己的写作风骨,他的作品感人至深,同时,更能使人感受到过去近几十年中我党我军的革命历史,从另外维度上讲,李金明的诸多作品已经形成了一个军事历史题材的矩阵,从这个角度来说,李金明的作品也是对一些特定历史和军史的研究,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事,这使他的作品令人感到是浩瀚的海洋,让人欣赏故事的同时学到了丰富的历史、军史知识。
作者在《从战争年代“散落的法币”到当今的底线思维》说到:作家父亲对散落法币的一生自责,完全值得每个共产党人认真思考;他对党和国家的初心信念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这说得非常到位。社会能发展到今天这样的美好,它的后劲来自于每一位社会成员的信仰,从新中国成立至今,是对共产党的信仰才使中国一路走到了更加美好的现在。显然,每一个人都不能忘记过去的历史,就像作家在作品中写的那样,一切都来之不易,在历史的征程中,每一步都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斗争。因此我们的底线就在于坚持我们的信仰,这也是每个读者最基本的思想和价值观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