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四王”之首王时敏:做明朝闲官,开清朝绘画正统派

墨客岛的小墨 2024-08-15 21:00:54

王 时 敏 其 人

王时敏,本名赞虞,字逊之,号烟客、西庐老人、西田主人等,江苏太仓人。

他1592年出生,即明万历二十年,1680年逝世,即清康熙十九年。89年的人生历程中,在明四代王朝中做了26年闲官,在清廷统治下生活了36年。

曾鲸,《王时敏小像》,天津博物馆藏

王时敏的祖父是万历年间内阁首辅王锡爵,父亲是翰林院编修王衡。万历四十二年(1614),20岁出头的王时敏以祖荫任尚宝司丞,负责掌管宝玺、符牌、印章,皇帝出巡时捧宝随从。天启四年(1624)升为尚宝卿,官至太常寺少卿,因此被尊称为“王奉常”。在任职期间去过浙江、江西、湖南、福建等地,途中也看到了袁枢等人的收藏,眼界大开。崇祯十三年(1640)辞官回乡。

顺治二年(1645),清军攻入太仓,王时敏与吴伟业率众迎降,不再出仕。康熙十九年(1680)去世。

王时敏有九子九女,第二子王揆是顺治十二年(1655)进士,第八子王掞是康熙九年(1670)进士,官至文渊阁大学士,次女嫁给了董其昌的四子董祖京。

董其昌小像

王时敏自幼随晚明画坛领袖董其昌学画,受“南北宗论”的影响较大,董其昌推崇元代画家中的黄公望,这一点为王时敏继承并积极改造为雅正的风格。

王时敏的复古并不是盲目的,他是针对当时画坛“自出新意”的弊端而提倡通过学古以矫正流习。他从古人画作中提炼出树石、山峦的程式以及笔墨的轻重与虚实,重新组合笔法、墨法、章法,并且去除了荒寒、寂寞的意味,形成一种富有生机、真率醇厚的风格,与王鉴一起开创了画坛全新的兴盛局面。

王时敏,《春日山水图》

104×53cm,立轴,纸本设色,1656

对于王时敏的画学成就,王鉴评为:“画之有董巨,如书之有钟王,舍此则为外道。唯元季大家,正脉相传。近代自文、沈、思翁之后,几作广陵散矣。独大痴一派,吾娄烟客奉常深得三昧,意此外无人。”

王时敏还将家藏宋元名迹请职业画家陈廉缩临成册,即著名的“小中见大”,王鉴、王翚、吴历等人都进行过缩临,以此作为典范进行传承,这也是正统派崛起的标志。

王时敏,《仿宋元山水册》局部

34x27cmx10,册页,纸本设色,1647

王时敏是“四王”之首,是当时艺术界不可撼动的泰斗,他比王鉴大十多岁,王时敏主学黄公望,王鉴主学董巨及王蒙,二人同中有异,为南宗一脉树立了标杆,从学者被称为“娄东派”。吴伟业将董其昌、王时敏与王鉴列入“画中九友”。

按照不同年龄段,王时敏的绘画被分为三个时期:早期(48岁之前)处于临习阶段,明显受到董其昌的影响;中期(49至70岁)以黄公望为取法对象,个人风格逐渐形成;晚期(71岁之后)将诸家画法与个人面貌融于一体,笔墨更加成熟。存世代表作有《仿古山水图册》(故宫博物院藏)、《仙山楼阁图》(故宫博物院藏)、《南山积翠图》(辽宁省博物馆藏)等。

王时敏,《仿宋元山水册》局部

34x27cmx10,册页,纸本设色,1647

王时敏大力提携王翚、恽寿平、吴历等人,壮大了正统画派的地位与影响。他极力夸赞王翚,不遗余力地推介,不仅将家藏真迹给他临摹,还带他观摩不同的收藏,使王翚名震南北,成为一代“画圣”。

王时敏亲自教授孙子王原祁学画,为他讲解六法要领,绘制仿古山水以供临摹,出示家藏名作以作范本,王原祁在王时敏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艺术语言。正是在王时敏与王鉴的积极主导下,“四王”最终成为清初画坛正统派的代表性人物。

王 时 敏 作 品

《仿古山水册页》十帧创作于顺治四年(1647),当年王时敏56岁。此册杂临米友仁、赵孟俯、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诸家笔意。从题跋可以看出,这套册页是他迁居西庐之后所作,有“暑中西田阅耕罢憩息树荫漫兴弄笔”的记录。根据册页后同时代的杨补之长跋可知,王时敏创作完,即付嘱其次子王揆(王原祁之父)永为留藏,传为家宝。

王时敏,《仿宋元山水册》局部

34x27cmx10,册页,纸本设色,1647

杨补也工诗善山水,落笔似黄子久。杨补在题跋中对王时敏手迹爱不释手,称其“设色丹绿如三代鼎彝神采夺目”,“几欲剖胸怀去”,“眷眷不能忘情”,并将王时敏与授业恩师明末画坛执牛耳者董其昌相提并论。

此十帧册页流传有序,后来进士李经畲为此册题签。之后,鉴定大家徐邦达先生亦为此帧册页亲笔签题,称为“赏心乐事”,并推为上品。

另一件《春日山水图》,创作于1656年,时年64岁,是其晚年的重要作品。这件作品摹写的黄公望笔法,干淡笔墨皴染山石,苍老重墨点染矾头,构图在平稳中求变化,显现出大自然界的和谐、自在。

王时敏,《春日山水图》

104×53cm,立轴,纸本设色,1656

其作品《致顾见龙手札》 尺幅不大,收件人为“云老道兄”顾见龙,信中写到:

吾兄至疁,音问杳绝。有数字,苦乏便邮。四日前歇家,周元之来,托令驰寄,未审曾达览否?弟比来□窘万状,体亦加惫,更不比吾兄在州时。且钟楼因程□在系,人各解体,渐成撒局。弟孑身,无人佽助,肩此重担,势必无成。况来春方向,有碍工作。既难暂停资费,又苦不继,茫不知所结束,焦灼莫可为计。前字欲吾兄蹔归一商,亦一时无聊。试问原知,未必遂能拨冗。今有始无终,贻笑闾里,徒使垂尽残年,又增一未了之债,深悔其不知量矣。真曾写就否?欲亟付装潢,特令小伻奉领。幸即付为感。弟时敏顿首。云老道兄契谊。

据南京博物院万新华考证,这则札书写于康熙十一年(1672年)钟楼工程开工前,大致初春之际,信中提及多是修葺之事,全是无奈之语。信末问顾见龙写真小像是否完成,拟派人奉领。王时敏对顾见龙写真颇为赞赏,也十分佩服其勤奋精神。

王时敏,《致顾见龙手札》

纸本水墨,页,28×15cm

1 阅读:25

墨客岛的小墨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