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的童年生活

鹰哥爱写文 2024-06-20 09:52:15

​《张爱玲传》作者:含瑛

​张爱玲的家庭背景

1944年,二十多岁的张爱玲在上海滩成名,报纸上经常刊登有关她的评论文章。当时有个专栏作家,名叫潘柳黛,以言辞犀利闻名,和张爱玲是朋友。

面对人们对张爱玲“贵族血统”的追捧,她也写了一篇文章,将张爱玲的贵族身份,比喻为大洋里淹死了一只鸡,上海人吃黄浦江的自来水,便自说自话是“喝鸡汤”,意在说明张爱玲的贵族身份“水分”太多。

当然,潘柳黛自言这是戏谑之语,意在调侃。实际上,张爱玲的家世,在晚清之际确实算得上显赫,只是到她这一代已经没落。

张爱玲的外曾祖父,是晚清重臣李鸿章,19世纪80年代,李鸿章将女儿李菊耦嫁给了丧偶的下属张佩纶,李菊耦生了一儿一女,儿子张廷重就是张爱玲的父亲。

张佩纶刚正勇猛,曾在1884年的中法战争中前往福建督军,在朝廷中也敢于谏言,一心为国。但他也因此显得格格不入,仕途不顺。

1895年,张佩纶告别官场,携家带口迁居南京。在李鸿章的帮助下,他购买宅院,大加修整,从此开始了读书著述的悠闲生活。

张爱玲的父亲张廷重生于1898年,恰逢晚清动荡、变革四起,他依靠家族荫庇,顺风顺水地长大,并于1915年娶了名门望族的小姐黄逸梵为妻。

张廷重结婚时,父母都已过世,由张佩纶的大儿子、也就是张廷重的异母哥哥主持家族事务,全家人住在上海。

张廷重在大家族中感到生活不自由,想自立门户,就请在北洋政府做官的堂伯父帮忙,得到了天津的津浦铁路局英文秘书的职位,趁机分了家。

1922年,张廷重带着家人,从上海搬到天津,当时,张爱玲和弟弟张子静已经出生了。

分家时,张廷重获得了丰厚的家产,搬到天津后,一家人的日子过得很滋润。但是,张廷重的恶习逐渐暴露出来。他开始花天酒地,赌博、抽鸦片、养姨太太,荒唐无度,家业也一天天败落。

浪荡的丈夫和混乱不堪的家庭,让黄逸梵难以忍受。她出身世家,幼时缠过脚,却接受了五四时代的新风潮,思想开明,精神自由。她无法改变丈夫,便选择以出走来反抗。

1924年,张爱玲的姑姑张茂渊要去留学,黄逸梵决定以陪读的身份跟她一起前往法国。黄逸梵从她父亲那里继承了不少遗产,做选择时不用过多考虑经济因素。

当时,张爱玲才四岁。

黄逸梵离开后,张廷重变本加厉,让姨太太住进了家里。姨太太出身于花街柳巷,精通玩乐,到张公馆更是如鱼得水,和张廷重一起打牌赌博、对卧抽鸦片。但是,由于姨太太脾气暴躁,和张廷重大打出手,最终被赶出了张公馆。

父亲的不负责任,和母亲的出走,让张爱玲不得不在小小年纪,就承受家庭的破碎和爱的缺失。见识了这些人情冷暖,张爱玲个性早熟,内心极度缺乏安全感,并在之后的创作中,将旧家庭的种种纠葛和人们在爱情中的冲动与冷漠,写成了文字。

张廷重在津浦铁路局的职位本就是闲职,在这些年中,他也没有好好去上班,还因为毫无节制的生活,将自己搞得声名狼藉,因此丢掉了工作。并且,他因为多年吸食鸦片,身体健康已经受到了严重的侵蚀。

穷途末路之际,张廷重决定痛改前非。他给妻子写信,保证自己会改过自新。黄逸梵被说服,从法国归来。

他们搬回上海,住进一幢花园洋房。黄逸梵将张廷重送进医院治疗和调养身体,以西式教育培养张爱玲,教她绘画、学英语、弹钢琴,还带她去听音乐会。

在黄逸梵的安排下,全家人的日子过得热闹而快乐,这也是张爱玲童年时期难得的幸福时光。

离家出走的少女

可惜,这种安稳的生活,并没有持续多久。

张廷重身体好起来之后,拒绝支付全家人的生活费,据说是为了让黄逸梵把钱花光,让她不能再离开。为此,两人激烈争吵,最终决定离婚,张爱玲和弟弟都被判给了父亲。

在20世纪30年代,离婚的人并不多,女性主动提出离婚则更少见。

黄逸梵勇敢无畏,敢为人先,即使面对张廷重的不断挽留,即使会遭受许多审视和批判的眼光,她也毫不动摇,决意终止这扭曲的婚姻关系。

张爱玲长大之后,说母亲是“踏着这双三寸金莲横跨两个时代”,对她的行为十分称赞。

离婚之后,黄逸梵搬出洋房,住进了法租界的公寓。张爱玲有时去玩,总会发现很多新奇的东西。黄逸梵见张爱玲逐渐长大,决定送她去一家教会学校读书。

在张家,张爱玲和弟弟接受的是私塾教育,私塾先生到家里上课,学的是“四书五经”之类的知识。由于张爱玲天资聪颖且有一定知识基础,她进入学校时就跟着四年级的学生上课。

离婚后,张廷重更加放飞自我,不仅又开始抽鸦片,还打吗啡,身体更糟,精神也变得不正常。妹妹张茂渊把他送到疗养院治疗,但鸦片始终戒不掉。

不久后,张廷重决定再婚。张爱玲的表姑父给父亲介绍了一个年轻女子孙用蕃,她父亲孙宝琦在清朝和民国都做过高官,和袁世凯是亲家。

据说,孙用蕃精明干练,善于治理家务及对外应酬,这样看来,她嫁给张廷重是低就了。不过婚后大家才知道,她也有吸鸦片的瘾,很难和权贵子弟结亲。

张廷重和孙用蕃很快订婚、结婚,并且搬到了张爱玲出生时的大别墅里居住。这个时候,黄逸梵早已离开上海,再次去了法国。姑姑张茂渊担心张爱玲姐弟在新家庭受到忽视,特地去拜访,并为姐弟俩买了一些家具和生活用品。

也是在这一年,张爱玲从小学升入中学,后来回忆中学生活,张爱玲说自己过得很不快乐,朋友也少。

这是因为,十几岁的张爱玲个子长得高,继母为节省,送了许多旧衣服给她穿。继母的旗袍料子虽然好,但款式不适合少女时期的张爱玲,并且有些地方已经磨破了。张爱玲所在的教会女校,以贵族学校著称,衣着寒酸而不合时宜,难免让她感到窘迫和难堪。

成年后,张爱玲特别喜欢穿新奇样式的衣服,或许是一种补偿。她自己解释说:“我那都是因为后母赠衣造成一种特殊的心理学,以致后来一度成为衣服狂。”

张爱玲中学即将毕业时,母亲黄逸梵回国,张爱玲去她家住了两周。回家后,继母对她没有提前告诉自己离家这件事愤怒至极,挥手给了她一耳光。

其实,张爱玲早就告知了父亲,也试图跟继母解释,却无缘无故挨了一巴掌,她无法忍受这样的对待,想要反击,却被两个佣人拦住了。继母却尖叫着跑上楼,向张廷重告状,说张爱玲要打她。

张廷重得知后,冲下楼,不管是非对错,对着张爱玲一阵拳打脚踢,直到张爱玲瘫在地上,他才被佣人拉开。

张廷重下手毫不留情,张爱玲脸上留下无数道红指印,身上也是青一块紫一块的伤痕。她试图离家出走,却被监禁在房间里,哪儿也去不了。

被监禁期间,张爱玲得了严重的痢疾,前后拖了将近半年时间,差点病死。卧病在床的这段时间,她制定了逃跑计划,等身体稍微好一些,她就抓住机会,在一个冬天的夜晚逃了出去,到了母亲的家里。

其实,张爱玲的出逃计划母亲早就知道,并告诉过她,自己经济不如她父亲宽裕,生活会苦一些,张爱玲完全接受。

她知道父亲有钱,但不愿意花在她身上,因为她曾经向父亲提及自己想去留学,父亲生气地拒绝了。再加上父亲对自己如此残忍,张爱玲无法忍受,也不再愿意和他一起生活。

张爱玲在母亲家里补习功课,准备去英国留学。那时英国伦敦大学在上海设有考场,她第一次去参加考试,就考了远东地区第一名,获得了伦敦大学的入学资格。

然而,当时正处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要联合法国对德国宣战,宣布暂停招收留学生,转而由香港代为接收。

因此,张爱玲没能去英国,而是进入了香港大学读书。

张爱玲的大学生活

进入香港大学后,多年遭受压抑的张爱玲,感受到了校园生活的美好。

张爱玲就读的文学院,课程丰富,老师们知识渊博,让张爱玲受益匪浅。

比如,著名作家许地山,当时就是文学院的教授,他开设了宗教、服装等课程,讲得十分精彩,张爱玲后来写的散文名篇《中国人的宗教》《更衣记》等,在选题和观点表达上都是受了他的启迪。

张爱玲本就聪慧,学习也刻苦,她的每门功课得分都很高,每学期都获得高额奖学金。不出意外的话,她从港大毕业后,能够被保送到英国深造。

不过,张爱玲并非整天埋首书堆,不关心其他事情。她喜欢参与社会生活,她的同学们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文化风俗、家庭背景各异,性格丰富,香港为她提供了观察人生、体悟人性的极佳时空。

1941年12月,日军进攻香港,毁掉了张爱玲平静的校园生活。

当时,英军和日军对峙,张爱玲和同学们加入救护队,驻扎在冯平山图书馆,头顶经常有炮火飞过。

在无处可去的时候,张爱玲找到一本《醒世姻缘传》,一连几天,看得极为投入,甚至忽略了随时会落下的炮弹。僵持了二十多天后,英军弹尽粮绝,只好投降,战事告一段落。

香港大学受到战争影响,不得不停课。张爱玲只好结束学业,返回上海。

在战争中的经历,让张爱玲对人性的体悟更加深刻。她清晰地看到,在即将毁灭的生命面前,食与性成为最基本、最真实的人生内容,宏大的价值追求,显得微不足道,大家都及时行乐,不管不顾,将种种欲望摆到了明面上。

这样的经验,构成了张爱玲小说创作的基本内容。有学者认为,是香港让张爱玲后来的文学写作成为可能。

0 阅读:0

鹰哥爱写文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