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继母出生于孝义大孝堡小村(文明村)霍姓人家,第一个丈夫是孝义旧城中央楼南边路西一座古民居内的武姓人,听说嫁过去没几年丈夫就去世了,留下一个襁褓中的女儿。
孝义大孝堡有我的一个姐姐,也就是继母第一个丈夫留下的女儿
第二个丈夫是我们演武古镇的一个王姓殷实人家,并且有了一个男孩子,但孩子十来岁时因病夭折了,祸不单行,同年第二个丈夫也因病去世了,只留下继母一个人孤寡的生活。
直到后来,我亲生母亲去世后的第二三年吧,经人介绍继母与我父亲走到了一起,成了我的继母,也就是我们当地所说的后妈。
我们当地有句俗话;后娘难当,继子难养。在我们当地就有的家庭因为后妈与继子的关系处理不好而维持不下去的。但是继母自从到了我家直到她老人家20世纪一九八七年八十一岁时去世,差不多三十年的时间里与我们生活在一起。
总的说来,继母和我们的关系还是非常好的,非常融洽的,这个情景是所有亲朋以及街坊邻居们有目共睹的。虽然继母没有给予我生命,但是将近三十年的养育之恩,日常生活中那些潜移默化的教育,我是刻骨铭记在心,时刻念念不忘的。
我的继母是旧中国典型的劳动妇女形象,勤劳持家,自立自强,热情好客,待人真诚。继母虽然没有文化,大字不识,可是她会讲故事,会唱小曲,当地的一些童谣民谣,俗语老话张口就来。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那时候我十岁,正是孩童年代的黄金时刻,记忆力非常好,那时候每天都会听继母讲故事说匣匣。
下面这篇文章的故事就是由那时候继母时常说起一个故事加工而来的。
在我们原老汾州地区有一个流传已久的说法,叫“汾平介孝是一家”。
汾平介孝,现在分别指山西汾阳,平遥,介休,孝义四个地方。汾平介孝是我们原老汾州地区老百姓对于上述四个县的统称。
而现在四个县分属晋中,吕梁两个地市,外地人一听到这个说法,就自然想问一个问题:为什么属于两个地市的地方,汾平介孝会是一家?
上述四个县同属汾河水系,以前是汾河中游地区联系比较紧密的一个地区,地域紧靠,习俗相同,交通便利。
唐朝建立以后,以介休郡为介州,西河郡为浩州,后又改浩州为汾州。这一时期,汾州发生多次战事,李渊父子南下长安时,先取西河郡,得到汾州父老支持,后来刘武周占领山西,浩州仍在唐政府控制之下,严重威胁刘武周后方,为唐政府重新夺取河东创造了有利条件。
贞观元年(627年),废介州,以介休县、平遥县属汾州。永安县因为与涪州的永安县(今重庆市奉节县)重名,由唐太宗李世民勒赐改永安县为孝义县,仍属汾州。贞观十七年,灵石县也被归入汾州下辖。
曾经一段时间的汾州地图
后历经唐,五代,北宋,金,元,这块地方有时叫汾州,有时又改回西河郡,公元1263年,元中统四年,隰州温泉县大半归入孝义县,而同时灵石县被归入南面的平阳路管辖。
北宋末年,金兵来袭,汾州诸县人民在汾州知州张克戬领导下,奋起反抗,史载“金兵破平遥,平遥为汾大邑,久与贼抗,既先陷,又胁降介休、孝义诸县,据州南二十村,作攻城器具。”
加之上述四个县在明洪武元年就属西河县管辖,而西河县正是那时候的汾州(直隶州),当时兼领平遥,介休,孝义三县。
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升汾州直隶州为汾州府,同时设汾阳县,除原有的汾州四县(汾阳,孝义,介休,平遥),还有沁州(含沁源,武乡),石州(含宁乡),临县,灵石县再次由平阳府划回汾州府。又置冀南道、府、道治均驻汾阳县城。
下面是当时山西承宣布政使司辖区图(简称山西布政司,元直属中书省)。
山西布政司辖区(局部)
这种格局一直到1912年,才被打破。当年,废汾州府,各县直属省政府。民国2--3年,省县之间再次设立一级政府,叫冀宁道(也叫中路道),冀宁道是一个比较大的范围,包括今天太原,晋中,吕梁,阳泉,临汾,长治等地级市的44个县,汾平介孝均在其内。
冀宁道在1931年被废。
抗战时期,冀宁道再次被阎锡山恢复,治所在临汾,辖临汾、洪洞、赵城、霍县、灵石、介休、平遥、祁县、太谷、交城、文水、汾阳、离石、中阳、安泽、浮山、汾西等十七县。
1941年,中国共产党为适应抗日战争需要,以同蒲铁路为界,在同蒲铁路以北地区,成立了平介县抗日民主政府,辖同蒲铁路北平遥县境,及介休,汾阳,孝义部分地区,隶属中共太岳专署。
平介县抗日民主政府
当时汾平介孝人民战斗在一起,书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抗日壮歌,真正把“汾平介孝是一家”落到了实处。1945年抗战结束,各县恢复原来的建置。
图为1946年山西地图汾平介孝灵
孝义市、汾阳市、平遥县、介休市,这四个县市原本就是一家人
而到了1949年,设立了汾阳专区,上述四个县又是汾阳专区的属地,到了1951年撤汾阳专区,建立了榆次市地区,也就是晋中专区,四个县又同归属了晋中地区。
1958年,孝义归入介休县,1961年又恢复。
而到了1971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了吕梁地区,汾平介孝在一块生活了近1400年后,又将四个县分了开来,汾阳县,孝义县划归了吕梁地区,而平遥县,介休县继续留在晋中地区。
这就是汾平介孝地区沿革的简要介绍,同时也说明了上述地区自古以来就是联系紧密,情相近,习也相近的一个区域。
同时也是“汾平介孝是一家”的来历。汾平介孝自古以来合多离少,至今这几个县的民间往来,仍比与其他县份密切。一衣带水的乡土情谊,源远流长。
小时候曾记得继母给我们讲述过一个关于汾、平、介、孝四个买卖人住宿争睡火火头的故事。
故事大意;一年冬天,四个汾、平、介、孝经常在一起做买卖的朋友又聚到一块,商量完买卖上的事情,酒足饭饱到了晚上睡觉的时候,出现了一些小意外。
那时候的冬天是非常寒冷的,而客栈一般都是大通铺,大通铺上只有火火头比较暖和,因此,四个人都想睡火火头,但四个人都是多年的朋友,虽然心里想睡火火头,但又不想出头争抢失去朋友义气。
四个人中间的汾老大,看到这个情况,不由得动脑筋思索了一下说道:“要不,这么吧!咱们都是多年的朋友,为了避免争抢睡火火头失去和气,咱们四个人将咱们各自家乡的特色东西展示一下,谁说的能够压住大家,谁就睡火火头,朋友们看行不行?”
其他三位朋友一听;“行!”
汾老大说那就平遥的朋友先说吧!平遥的朋友思索了一下说道;“平遥的城墙高如山。”
平遥的城墙高如山
下来介休的朋友思索了一下说道;“介休的绵山入云端。”
介休的绵山入云端 介休的绵山入云端
接下来汾老大说道;“汾阳建昌的文峰塔,离天只有二尺八。”
汾阳建昌的文峰塔,离天只有二尺八
汾老大思行,建昌的文峰塔天下有名,你们还能够压住汾阳吗? 说着,汾老大就将行李放到火火头。
一见汾老大将行李放到了火火头,孝义的朋友着急了,一边说道;“老大!且慢!”一边拦住汾老大。
“还有我们孝义哩!我们孝义的中央楼,半圪截盖在了天浮头。”
孝义的中央楼,盖在了天浮头
众位朋友一听,“哎呀!你这个境界更高,非你莫属!”
最后,孝义的朋友依着心愿,睡到了火火头,汾老大则睡到第二铺,介休的朋友依次睡到第三铺,而平遥的朋友则睡到炕头起(当地土话指炕尾)。
这个故事当然是民间传说了。
但时至今日,睡到了火火头的孝义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成为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在老汾州地区更是独树一帜。而睡到了炕尾的平遥县,却是因循守旧,凤凰涅槃,守得乌云见日出,守出来一个“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令世人刮目相看。而昔日的汾老大却是在如烟的岁月中,大浪淘沙,风光不再,留落到了如今上不上,下不下的尴尬的窘境中。
这是说到了汾、平、介、孝唇齿相依而引出来的一段小插曲。
其实,我们汾阳演武和平遥香乐村如上图正是汾、平、介、孝、加文水县、灵石县的中心。我国著名歌唱家郭兰英女士也曾经说过;香乐村就是汾,平,介,孝中心。
历史的车轮总是向前走,保不定某一天汾平介孝加文、灵组建一个新的汾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