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看《三国演义》这类作品时,常常会看到这样有趣的场景:两军交战,不是立刻混战,而是双方各自派出将领,先来一轮一对一的单挑。
等这场单挑有了结果,双方的大部队才展开厮杀。 要是在影视或者小说里,这种情节相当刺激,能充分展现将领的英勇无敌。
不过要是从真实历史的角度来看,不少人就会产生疑问:这种“斗将”的做法是不是太不聪明了?
要是单挑的时候,一方的神箭手突然放箭,或者一方的军队突然发动袭击,那另一方不就惨了吗? 那么在古代历史中,这种战前“斗将”的行为到底有没有呢?
实际上,古代确实有“斗将”的情况,但非常少见。特别是在东汉末年时期,大多数战争都不是像小说里描述的那样进行。
首先我们要知道,正史对于战争场面的记录是比较少的。一般就是告诉大家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哪些人打了一仗,还有这场战争大致的过程。
至于某个武将在战场上用的什么兵器、施展的什么武艺、有多勇猛等细节,史书基本不会提及,毕竟史书篇幅有限,要是像小说那样详细记录,那不知道得有多长了。
所以,后世那些演义小说里对古代战争的描写,包括“斗将”这种情节,基本都是作者编出来的。
只有当某个人在战争中的英勇表现对战争结果起到了关键作用,史书才可能会记载。
像关羽斩杀颜良,黄忠斩杀夏侯渊,这两件事确实改变了战争的走向,但实际情况是趁对方没有防备发动突袭,导致对方军队阵脚大乱,这才获得了胜利。
不过,在古代历史上,有两个时期比较特别。在其他时期基本不存在的“斗将”行为,在这两个时期可能会出现。
一个是春秋时期,另一个是东汉末年。 先说春秋时期,当时诸侯国之间打仗,没有后来那么激烈。
有时候两个交战的诸侯国,上层人物之间可能有亲戚关系,下面的士兵之间可能也相互认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一开始就全军混战,双方都容易遭受重大损失。
而且大家打仗可能只是为了抢夺一些地盘或者城池,不是要把对方彻底消灭。所以,派出两个猛将单挑,根据单挑结果决定胜负,是一种比较可行的办法。
不过这种情况只在西周中后期和春秋前期存在,到了春秋后期,随着战争规模不断扩大,这种“斗将”就不再出现了。
再看东汉末年,这个时期也存在类似的情况。有时候交战双方可能有亲戚或者旧相识的关系。
比如孙策和太史慈,他们就曾经有过单挑,过程和小说里的描述有相似之处,孙策拿到了太史慈的头巾,太史慈得到了孙策的头盔。
他们单挑,一方面是彼此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直接拼命不太合适;另一方面,当时他们带的人手都不多,并且孙策有收服太史慈为自己效力的想法,所以才会选择单挑。
而且就算是在《三国演义》中,我们也能发现,早期“斗将”的事情比较多,但是到了三国鼎立,魏蜀吴三家激烈对抗的时候,“斗将”的事情就基本没有了。
除了上述这些情况,历史上还有一种“斗将”,属于是被对方“套路”了。
举个例子,北宋和辽国作战时,辽国将军萧挞凛在澶州一带,站在宋军城外挑衅,要求与宋军将领单挑。
他本来是想引诱宋军出城,然后趁机发动进攻。并且,他还特意站在宋军普通弓箭的射程之外。没想到的是,宋军有床弩,而萧挞凛正好在床弩的射程范围内,结果宋军一箭将他射死。
要是在小说里,宋军的这种做法可能会被认为不公平,但在真实的战争中,这一箭给辽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也为后来的澶渊之盟奠定了基础。
总的来说,在古代绝大多数战争中,“斗将”这种行为是不存在的,在战场上,将军通常都会被士兵严密保护,不会轻易冲到前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