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承先,辽东世袭将门出身,万历朝官至参将。万历四十七年,熊廷弼出任辽东经略后,对鲍承先颇为赏识,不仅任命为开原东路统领、新勇营副将,还上疏朝廷为其请功,加都督佥事衔。
然而熊廷弼眼中的“干将”,却是个实打实的“逃跑将军”。
万历四十八年,努尔哈赤由懿路、蒲河进攻沈阳。鲍承先受命出城据守,努尔哈赤率军抵达后其不战而逃“承先遁入城”,被后金追斩百余级、俘虏数千。
天启元年,努尔哈赤再次进攻沈阳(此时熊廷弼已去职)。总兵贺世贤战死沈阳城外后,鲍承先不仅弃城更是直接离开了河东,率部西逃至广宁。
天启二年,努尔哈赤率军渡过辽河向广宁进犯。坐镇广宁的辽东巡抚王化贞命平辽军主力前往西平堡增援,并与后金决战。辽东经略熊廷弼也令总兵刘渠、副将鲍承先等率兵前往增援。
明军汇合与后金接战后,已被后金策反的孙德功突然高呼“兵败矣”。鲍承先、祖大寿等也毫不犹豫地率部逃跑。导致明军大乱进而惨败,总兵刘渠、祁秉忠等战死。
可以说沈阳和辽阳的失陷、广宁惨败、乃至其后“恩主”熊廷弼的惨死,鲍承先都有难逃之责。
不过这次逃跑,鲍承先选错了“方向”。回到广宁不久,后金兵至,孙德功献城。鲍承先在城中躲藏几日后,还是被后金俘获,最后不得不投降保命。
因为不是主动投效,努尔哈赤虽让鲍承先官居原职(副将),但是也不愿意重用他。直到皇太极上位,鲍承先才得来翻身机会并找到自己真正的“用武之地”。
希福屡奉使,履险效忱,抚辑属部;文程定大计,左台赞襄,佐命勋最高;完我忠谠耿耿,历挫折而不挠,终蒙主契;承先以完我荐直文馆,而先完我入相,参预军画。间除敌帅,皆有经纶。草昧之绩,视萧、曹、房、杜,殆无不及也。
《清史稿·卷二百三十二》
崇祯二年,经宁完我推荐,鲍承先入“文馆”并迅速成长为皇太极的重要幕僚、参谋人员。其最为“出名”的功绩,是与皇太极合谋间接坑死了袁崇焕。
“己已之变”时虽然后金在京畿横冲直撞,明军难以抵挡,但是后金并没有攻陷京师的实力。而且与明军主力决战拼消耗,对于后金来说也是不智之举。
鲍承先就建议皇太极对于袁崇焕率领的关宁军,应避其锋芒。一方面可以抓紧时间在京畿掳掠财物、人口。另一方面也可反间明朝君臣,加大明廷的内部矛盾。
文皇乃擒明杨太监监于帐中,密扎鲍承先在帐外作私语曰:“今日上退兵乃袁巡抚意,不日伊即输诚矣。”
《啸亭杂录》
此事在《清太宗实录》和《清史稿》中均有记载,是否真实本文就不做展开了,大家各抒己见。这里想说的是即便真有此事,它也不是崇祯杀袁崇焕的唯一或者主要原因。
皇帝、朝廷和封疆大吏、一方统帅的关系,不可能因为一个逃跑太监偶尔听到的只言片语而逆转。但另一方面也说明,崇祯最后杀袁崇焕并不是一时“魔障”或心血来潮。
无论鲍承先在此事中起到什么作用,都不能给否认,鲍承先对于崇祯朝那微妙的君臣关系颇有了解、也颇有研究。
他既洞悉了崇祯的刚愎以及对袁崇焕积累的猜忌,也清楚袁崇焕的自视甚高、贪功跋扈给他带来的敌视。其后袁崇焕的结局证明了这些,袁崇焕被杀前后京师官员、民众对其的痛恨也证明了这些。
此后鲍承先更是利用一点,不停的“现身说法”劝降故国同僚。
崇祯二年末,鲍承先随济尔哈朗进攻马兰峪,用书信招降了守将。紧跟着随军前往京师的途中,又招降了牧马厂太监,为后金获取大批战马、牲畜。崇祯三年正月,亲自撰写诏书晓谕迁安知县朱坚台、游击卜文焕等人,说服他们开城投降。崇祯四年,随皇太极进攻大凌河期间,鲍承先又设计招降了翟家堡 ……
除了善于劝降,在内政方面鲍承先也成绩斐然。
在鲍承先、宁完我、范文程的协助下,皇太极逐步将“文馆”这个翻译书籍、记注政事的秘书机构,拓展完善成为后金汗权系统的决策参议机构。
在这个机构的帮助下,皇太极个人的威信、精力、能力均得到大幅度提升。让他在四大贝勒联合执政的体系中相对其他三人,优势越来越大、越来越主动,最终让后金的大权逐步皇太极集中。
注:努尔哈赤死前后金推行“八王共治”体制,努尔哈赤死后汗位引发的血腥斗争,让八王共治演变为“四大贝勒联合执政”,即代善、莽古尔泰、阿敏和大汗皇太极。
通过文馆,皇太极一面给阿敏、莽古尔泰等罗织罪名,打压、剪除他们的势力。一面通过成立新的职能机构,来夺取并整合后金高层的权力。
崇祯五年,为了进一步集权。在鲍承先、范文程的建议下,皇太极效仿明朝内阁,将“文馆”扩建为内三院(内国史馆、内秘书院、内弘文院)。鲍承先成为首批内秘书院大学士,进一步“参预军画”和朝堂要务。
皇太极又在众大学士的协助下,完善官制、成立六部,从制度上让众亲王贝勒不再能直接参与各部院事务。这样后金的“四大贝勒联合执政”,演化为皇太极一人独尊。
此后鲍承先又对官员升降提出建议,“当察其建言,或实心为国、或巧言赛责,以为去留”。在他的主持下,后金效仿明朝建立都察院,让官制管理更为系统、稳定。
可以说在鲍承先、范文程等内院大学士的协助、影响下,后金也逐步完成了从部落到皇朝的转变。一个“逃将”对于大清皇朝的建立,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崇祯六年,在山东叛乱失败的孔有德、耿仲明率残部返回辽东并向后金请降。出于政治考量,皇太极不仅以优厚条件招纳孔有德、耿仲明,还以重罚严令后金上下不得报复、构陷、加害二人及属从。
臣闻帝王开国承家,首重名器。滥则匪人倖进、豪杰灰心,而国之丧乱。因之如昔唐明皇、近明天启崇祯是也。臣见都元帅孔有德、总兵官耿仲明为其属员请敕,我皇上圣明,谕令随便给劄 … 若任情滥予敕书,是窃名器也。名器一紊,贤者退,小人进矣。
《清太宗实录·卷二十二》
这种情况下还敢公开劝谏皇太极不要过于厚待孔有德、耿仲明,那就只能是一个“逃将”原本不存在的职责和忠心使然了。
皇太极扩建出的内三院,虽然是效仿明朝内阁,但是并未给予内三院大学士们“票拟权”。内三院的大学士们,本质上还是幕后幕僚、参谋人员,或者也可以说职责大但是权不重。
崇祯十一年,鲍承先正式从幕后走出,出任吏部右参政(类侍郎)。但是皇太极给他安排的工作却很有针对性,审查、分管亲王多尔衮举荐的各类人才,不仅麻烦还很容易得罪人。不过鲍承先干的却很出色,不但皇太极满意,多尔衮对他也没啥意见。
崇祯十三年,鲍承先走了霉运。
当年他被安排了“老本行”,随济尔哈朗参加锦州大战。到达战地后,鲍承先奉命驻守衮塔。一次例行巡查时,遭遇明军袭击后金屯民,鲍承先和之前一样,毫不犹豫地选择了 -- 不战而逃。
依后金律法,鲍承先本应被处死,不过皇太极念其功绩,免死罪改牢狱,后因病释放。此后鲍承先就一直赋闲,至顺治二年病逝于北京。
虽然“逃跑将军”一生不负其名,但也可以看出鲍承先并不是一无是处。他不擅长战场攻伐,但精于谋略布局。只是明朝没用对地方,满清给了他施展空间,结果就大相径庭了。
本来是军师却当成战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