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我带儿子去看了宫崎骏的电影《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
从电影院出来后,我直摇头说太难懂,孩子却十分认真地问出这样一个问题:
“妈妈,你会离开我吗?”
听儿子突然谈及离别的话题,我很是吃惊,便问他怎么了。
他说,看完影片后,觉得自己比不上里面的男孩真人。
不够勇敢,不敢主动,还很黏人,要是以后离家上了初中,可能还会哭鼻子。
儿子如是形容自己,让我不知所措。
想起平时对他的教育,我都会说:
“不论什么时候,只要你需要,妈妈就会一直在。”
但这次儿子怯怯的样子,让我发现:他有着强烈的依恋心理,害怕分离。
也许,我的教育方式错了。
但面对这样孩子的分离焦虑,父母又该怎么办呢?
1.中式父母的困局:成也象牙塔,败也象牙塔最近,朋友文文和我抱怨,刚上小学的儿子已经请假一周,还不想去上学。
问及原因,孩子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很是令人头疼。
我安慰她别太着急,育儿如养花。
但一番交谈下来,我才发现:孩子依赖文文,几乎寸步不离,而文文也对儿子的衣食住行,一手包揽。
仔细想想,这又何尝不是限制了孩子的独立发展呢?
类似朋友遇到的亲子困境,其实在家庭教育中很常见。
只是,不少父母会觉得,“分离焦虑”只发生在婴幼儿时期。
但事实上,这般“难舍难分的感情大戏”在孩子成长的各个阶段,都可能上演。
浙大儿院的一位医生,就曾分享过一个案例。
9岁的女孩小梦被妈妈带到心理科就诊,厌学情绪十分显著:
半年没去学校,一上课就恶心;在校和老师、同学相处也和谐,就是不愿上学。
这样的症状,自小梦上幼儿园开始,一直持续到三年级下学期。
等到腹痛等躯体化症状出现,才被妈妈带去看心理医生。
当时到了诊室,小梦一直躲在身后,直到进入单独完成心理测试的环节,还局促地抓紧妈妈的手。
见此情形,她的妈妈如是说:
“孩子从小就这么粘着我。现在她不上学,但我要去上班,每天还要给我打6、7个电话。有些时候被她弄得很烦。”
医生听后,结合心理测试给出的诊断结果是:
分离焦虑。
给出的解释也不复杂,因为孩子对父母依赖性过强,所以养成了胆怯、害羞的性子,只要与父母分开,就会内心不安。
所以有人问:如何面对孩子的厌学情绪?
其实问题不一定就出现在“厌学”上面,也许父母更应该关注孩子的“情绪”。
2.孩子的分离焦虑,也是父母的分离焦虑孩子抗拒上学,往往会有这样的具体表现:
一边说着作业没做完怕被骂,一边想着离家就不能当父母的小宝贝了,心理落差还挺大。
因此有人说,孩子被父母照顾得面面俱到,一到分离就会失去安全感。
但事实是:每每这时,养育者的内心也很崩溃。
我之前看到过一位妈妈,送孩子去寄宿学校后,回来就在朋友圈发了条动态:
“一手带大的女儿突然就上初中了,一时难以适应,还不能和家人说,怕被说矫情。”
所以你看,亲子间形影不离,养育者同样会被分离焦虑困扰。
网友@开心的橙子 ,就有过同样的经历。
她是一名6岁孩子的妈妈,孩子上小学后,开了一家店。
此前,因为一直全心照顾女儿,和伴侣的共同话题越来越少,才不得不牺牲亲子时光,追求事业上的成功。
可为了保证“创业”顺利,她从早忙到晚,完全顾不上陪伴孩子,直到女儿有一天和她说:
“妈妈,我感觉你不爱我了!你眼里只有工作!”
她瞬间沉默,但又极力压制内心的恐慌,总觉得不应在孩子面前展现脆弱的一面。
可她又担心女儿离她越来越远。
这才有了不少宝妈奶爸关心那个“时代难题”:职场人士,该如何平衡家庭与工作?
我们一直急着想要答案,却忽略了问题本质:
两者很难同时做到完美,想要育儿还养家会焦虑,只是因为成年人有了情绪,不能像孩子那样哭闹。
所以再看分离焦虑,我们可以理解成:孩子依赖父母,父母也依恋孩子的依赖;孩子的焦虑,也是父母的焦虑。
就像《三十而已》中顾佳说的:“之前的那个我已经死了,活下来的是宝宝的妈妈。”
凡是亲子问题,不仅需要孩子改变,父母的改变也尤为关键。
3.读懂孩子的情绪,胜过万千说教这里,再讲一个故事。
有关梁思成和林徽因,却无关他们令人钦羡的婚姻,而是俩人的育儿观。
那时,小俩口事业繁忙,时常要为测绘古建筑外出,家中的孩子同样会有分离焦虑。
比如,女儿没安顿好,就会闹情绪。
但夫妻俩,没有责怪孩子不懂事,耍小性子,而是妥善安排孩子跟着大姑去度假;林徽因还会根据孩子的认知水平,给女儿写信“汇报”行程。
平日里,也不会忽略儿女的感受,譬如:
梁思成会耐心倾听孩子感受,林徽因则与他们平等地说笑打趣。
亲子之间聚少离多,夫妻俩也从未停止和子女的思想交流。
所以梁再冰在回忆时说:
“最让孩子受教的是看父母怎么做,而不只是听他们怎么说。”
诚然,这种教育方式放到而今来看,也值得借鉴。
我们总以为孩子突如其来的哭闹,害怕分离,就是无理取闹,却没觉察到那也许是他们渴望被关注的信号。
所以,该如何消除孩子对分离的焦虑呢?这里有3个方法,分享给大家。
1.要倾听,而不是选听
孩子小,表达想法时会很零碎。
比如一番交谈下来,关键信息就几句,更多的还是废话,没有重点。
那作为成年人,父母这时可以多点耐心。
不要只选择感兴趣的了解,多听听孩子口中的“废话”,也许里面藏着他们最真实的想法。
拒绝敷衍的选听,才会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在意与安抚。
2.要询问,而不是质问
孩子厌学,或者很难独立完成一件事时,父母先别急着立马下定论,觉得孩子在胡闹。
完全可以很自然地询问。
譬如,可以这样说:“这些天和同学们相处愉快吗?在学校有没有遇到什么新鲜事?”
“一个人完成任务有什么困难吗?”
而不是:
“怎么就你不想去上学?”
“都这么大了还不能独立解决问题?”
很多时候,询问比盘问要重要很多。
3.要沟通,而不是说教
沟通是平等交流,说教则是单方面灌输。
于孩子而言,大道理听多了,只会愈加躁动。
青春期的孩子,更注重心理感受,而不是单向训话。
我看到过一个“习惯性模糊听觉”的概念,意指长期反复听父母唠叨的话,就会出现“明明在听,却根本听不进去”的现象。
学会用尊重孩子的方式交流,沟通效果更明显。
4
龙应台说:“父母与子女,只不过是一场渐行渐远的分离。”
在此过程中,父母可以适时地退出,还以孩子独立的成长空间。
就像《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里的这一幕:
妈妈知道未来要和儿子分离,但还是坚定地选择了短暂的人生,告诉孩子:
“我要做你的妈妈。很好不是吗?能有你这样的孩子。”
是啊,亲子一场本就是幸运,如果孩子害怕分离,请多鼓励、给他们勇气。
对此,我对开头儿子提出的问题,也有了答案:
“我会离开你,但对你的爱不会。”
与天下父母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