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军区百万解放军竟打不过一个资本家的篮球队?

马革话英雄 2024-01-31 10:01:24

众所周知,贺龙元帅曾担任过新中国的第一届体委主任。他担任这一职务,源于他一贯重视体育运动,即使在抗日战争艰苦的条件下,也在120师组建了一支闻名解放区的“战斗篮球队”。

西南军区司令员贺龙

1949年11月底重庆解放。1950年2月4日,贺龙赴重庆任西南军区司令员。贺老总的到来,给山城地方、部队带来了体育热潮。当时的西南公安部也组织了一个半脱产的“保卫”男子篮球队。尽管上级很重视,但篮球高手一时难觅。“保卫”队的水平,在重庆只能算中等水平,出不了彩。

贺龙与“战斗篮球队”合影

1951年秋,西南公安部四处处长余丙然,负责接管化龙桥旧国营企业“重庆中南橡胶厂”时,在饭桌上与厂方闲谈,谈到上海正泰橡胶厂,有人就说,正泰橡胶厂有支高水平的篮球队,叫“回力”篮球队,如何如何。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余处长感到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回去后,余丙然处长马上跟领导做了汇报。西南公安部的领导也很感兴趣,就派余丙然到上海去“挖人”。

“回力篮球队”,实际上是原辽宁省的篮球队,1948年来上海参加第七届“全运会”。“全运会”结束,东北两军激战,交通断绝,他们有家不能回。为了生存,通过体育界人士,与正泰橡胶厂老板联系,厂方同意收留这支篮球队。当年六七月间,“回力篮球队”成立。老板杨少振舍得花钱,球队队员的待遇相当于厂里的中层干部。因为待遇优厚,吸引了高手加入。这支球队成为上海篮球赛场的一支劲旅,与“华南”、“大公”在四十年代末名噪一时,为上海滩三大名队,加上后来的“泰康”号称“四强”。

正泰橡胶厂的老板,收留这支北方篮球队自有打算。回力球队上场比赛时,背心、短裤都有那射箭的圆商标,脚上当然要穿回力鞋,同时,在球场侧边必设回力鞋的优惠销售点。回力队只要一赢球,就大肆宣传是得益于回力球鞋,为了庆祝胜利,马上决定特大优惠。这支球队转战陆、港,无论走到哪里,都是正泰橡胶厂的广告招牌。

余处长到上海后,通过在沪的东北老乡,约请“回力”队友吃饭,表示聘请他们到重庆工作。

由于刚解放不久,加上“回力”队员已经适应上海的生活,到重庆去前途如何,心里也没有底,不过老乡代表官方诚恳邀请,大家推举年长的魏启昆先去重庆摸一摸情况。

魏启昆是旧中国的篮球名手,他到了重庆,经常穿上西南公安部的“保卫”球衣上场,他精湛的球艺,顿使“保卫”队水平拔高,频频战胜昔日旗鼓相当的对手。很快,“保卫”新增添了一位瘦高个主力的消息,传到了贺老总耳中。于是,在“保卫”一场比赛中,贺老总抽出时间亲临观战,一边看一边问了一些“回力”队情况,随即叫西南军政委员会秘书长孙志远亲自找魏启昆谈,要魏启昆回上海把“回力”队都聘来,家属也可以带来,住房、工作、工资等都从优解决,不会亏待大家。

孙秘书长说,贺老总一贯重视发展体育运动,在抗战中就组建了“战斗”篮球队。并说,现在全国解放了,西南需要各种技术力量,希望作为旧中国的运动员,能在贺老总的直接关怀下,为新中国的体育事业出力等等,谈了很久。魏启昆深受感动,自己一个普通的运动员,被贺老总、孙秘书长地位这么高的领导看重!这些道理加上两个月在重庆的见闻,魏启昆决定不辜负贺老总的期望。

在之前的1951年4月底,全国第一届篮排球比赛中,西南区代表队折戟沉沙。西南军区贺龙司令员和邓政委知道后很生气,队伍还没有回来,电话就打到北京,训斥了领队,说打成这个样子,回来要集中训练。也因为此事,贺老总对召集人才的事更加上心。

魏启昆回到上海,向“回力”队的队友介绍了他的重庆之行。当他说到西南军政委员会秘书长出面邀请全队赴川工作时,大家犯难了,多数人不愿意离开已经习惯了的上海,直到1952年元旦过后,魏的动员还无着落。只好找曾在国军辎重汽车16团打球到过重庆的曹志杰商量,曹与魏中学时同校打球,现在又都在“回力”,感情较深,表示相信魏启昆,愿意去重庆,但只有两人,太少了不够意思。

曹觉得一时说不动“回力”的人,不如找“泰康”和学联的年轻人一起去。于是,魏启昆、曹志杰、金森、张根铨、童定煊、江启明和黄存瑞裁判一共7个人,在春节过后坐船溯长江到了重庆。

贺、邓首长在西南

令他们感动的是,到达重庆的当天晚上,贺司令员、邓政委两位喜爱篮球的首长就会见了他们。贺龙当场决定,这支球队交孙秘书长照看,就住在“范庄”前院,球场边的小楼里。

贺老总还笑眯眯地说:我就住在后院,可以随时来看你们。这个“范庄”的主人范绍增,是起义将领,也很喜欢体育运动。打篮球的地方就是他原来的网球场,后面有游泳池。孙秘书长住在另外一栋小楼,有事就找他。

6个人一个球队,打比赛还是少了点,就从“保卫”队里抽调3个人,组成一支球队。叫什么名字呢?贺老总说了不能再叫“回力”,叫“回力”,上海的“回力”肯定也不会答应。

曹志杰头脑灵,取名“学习”,意思是虚心学习。正好用主席为学习的题字,只做了几件白背心加上“学习”二个黑绒字,就成了队服,但绒衣和裤头上还留有“回力”的商标,脚上还穿着回力球鞋。也就是说,人们还是把他们当成橡胶厂的“回力”队。

他们在“范庄”里练球时,贺老总有空不仅带儿女到场边来看,有时还到球员住的小楼上坐坐。这段时间,他们在重庆的公开比赛不多,与西南一级机关代表队(即西南代表队)交锋了两次,都赢了。西南队可是西南的脸面之一,水平在西南是数一数二的,他们能连续战胜西南队,证明上海来的前“回力”队在重庆暂时无敌手。

贺老总这时又喜又愁。喜的是,上海来的小伙子果然厉害,能把他们留下来就好了;愁的是,如果在西南还没有一个队能战胜他们,恐怕是留不住的,就算勉强留下一二个也不行。考虑再三,他觉得最好是能让他们出去走一走,如果能有一两个队挫败他们一下就更好了。

于是,贺老总叫孙秘书长带队,让他们去北碚,与陈赓、谢富治兵团比赛比赛,打发时间,等到“五四”西南区第一届体育大会召开时,让“学习”队与各个省级代表队“混战”一阵,再来收拾局面。这样一来,在“五四”运动会前一个多月,“学习”队露面的时候倒是少了。然而恰巧这个时候,“回力橡胶厂的厂队到了重庆”的消息不胫而走,在体育界和广大球迷中越传越广,越说越神了。

据说上海回力橡胶厂老板知道“五四”要开西南区运动会,便借此机会来推销商品,做广告,所以派出一个推销组和厂代表队坐船到重庆。而且说此次行动极为保密,沿途上岸也不准赛球和暴露身份,决定要在运动会上一鸣惊人。并说老板交待打败西南所有代表队以后,还要翻越秦岭横扫西北然后回师中南,目的是要打败半个中国篮球队。

战争年代,贺龙和部队官兵、驻地群众一起看篮球比赛

开始大家还有些怀疑,觉得一个厂队未必有这个本事,可是“五四”后不几天,传来消息说“回力(学习)”已连续战败了川东、川北、川南、西康、贵州、铁路等代表队,而且比分悬殊,紧接着,较强的川西和云南两队也相继败北,剩下只有“西南”和军区的“战斗”两支男篮了。

而西南早有败绩,军区“战斗”队是否能打赢也无把握。如果真的败了,那“回力(学习)”倒是打遍西南无敌手了!再加上西北,西北本来就不如西南……这一切真不堪设想。

这一切,是否真是“回力(学习)”队的想法,当时谁也不会公开挑明,但摆在面前的事态够严峻了,甚至把运动会的领导都搅得烦躁不安。因为这不单纯是一个厂队的胜败问题了。“回力(学习)”作为橡胶厂的代表队,在这个时候、这个场合来比赛,它的内涵似乎已不单是锻炼身体开展文体活动了。

贺老总面对严峻的现实,似乎感到比战场上的敌情更为棘手。战场上可以用压制敌人的兵力,去取得决定性的胜利,而篮球场上是5个对5个,有两位裁判监督,是在众目睽睽下的平等竞技。

25年前“八一”南昌起义总指挥贺老总,这次又担任了与“回力(学习)”决战的总指挥。贺老总有什么高招来打败“回力(学习)”并让他们留在西南呢?

然而,上海“回力”篮球队,是正泰橡胶厂老板的招牌广告,是上海滩的篮球“四强”之一,待遇优厚,类似于中层干部,吸引了一批篮球健将。在上世纪四十年代末,走遍了大陆和港岛。球赛到哪里;“回力”球鞋、轮胎就卖到哪里。

小说里刘备、宋江招收敌方猛将,都是使对方受到挫折,压一下对方的气焰,再做好人,才能使对方真心降服。

贺老总是带兵的人,岂不知这个道理?他让这支球队和他一起住在“范庄”(原起义将领范绍增的住所),训练就在“范庄”的球场,住的是小楼,吃的是小灶。愁的是,如果西南没有一个队能战胜他们,恐怕是留不住的,就算勉强留下一二个也不行。

这支球队有7人从上海来,另外有3人从西南公安部的“保卫”队临时调来。上海来的曹志杰,谦虚地给这支球队取名“学习”。学习队因为是临时性质,上海来的队员除了上身有件“学习”字样的白背心,短裤、球鞋还是有回力商标,人们还是把这支球队叫做“回力”。

在1952年“五四”西南区第一届运动会上,这支原“回力”球队,所向披靡。就剩西南军区的“战斗”队还没有交手。其他队伍都是败绩,有的比分还很悬殊。这时在体育界和广大球迷中流传一种说法,上海正泰橡胶厂老板知道西南区要开运动会,便借此机会来推销产品,做广告,特意派出一个销售组和厂里的篮球队到重庆。

尽管这7人是贺老总请来的,这一说法却让贺老总、邓政委无法向群众解释。如果西南没有球队战胜这支“回力”队,一是影响不好——西南军区百多万解放军、西南云贵川几个省的篮球队,都打不赢一支上海的工厂队;二是留不住人,人家趾高气扬哪会把你放在眼里。

贺龙接见运动员

“八一”南昌起义总指挥贺老总,这次又担任了与回力决战的总指挥。贺老总决定让“西南”队(西南一级机关队,西南区强队之一)与“回力”队再次在“范庄”比赛,控制观众人数,但要求西南军区代表团的队员能去的都去。

这批人都分配有一项特殊任务:带上笔和本子,由几个人记录一个回力上场人员的各种细节,如进攻速度、体力、运球特点,投篮命中率,是惯于切入投中或是中篮稳砸等等。用贺老总的话来说,这场比赛是对“回力”的“火力侦察”,要求大家记录的文字资料,是分析对方队员特色和制定我方上场的战略战术的依据。

比赛中,西南队用尽全力,想打败回力,挽回两次失利的面子,结果西南队还是输掉了12分。这12分,对军区“战斗”队是一个相当重要的数字。因为在多次“战斗”对“西南”的比赛中,有时也可以赢得高于12分的战果,说明“战斗”与“回力”实力相当,胜负则要看临场发挥如何了。

翌日,贺老总在“范庄”召见军区运动队领导邢亮和男篮队长。老总说:“回力来了,野心很大,要打遍全中国,卖他的回力招牌。他们是代表工厂的,我们战斗队是无产阶级的,这个比赛,我下命令:不但要打败他,也要改造他。首先要打败他,才能改造他。要注意,险胜不行。险胜对方不服。战斗胜了,还要作风站得住,到了四次犯规就自己换下场(当时是5次犯规出场)。听好!我1938年就带上这个战斗队,如果这次输了,我就解散战斗,连名字也不要了。是解散战斗,还是解散回力?邢亮,你是120师的老战斗,现在又是大队长,你当教练,把战斗作风猛、稳、准、狠和战斗历史告诉他们,好好制定一个作战方案……总之,这次战斗打回力,是球场上两个阵营的较量,一定要战胜他,要解散他,绝不能让这个资本家的厂队来执西南篮球的牛耳……”

邢亮是1938年就到120师战斗队打球的老战士,河南人,身高183厘米,1942年离开球队,在1951年5月西南军区第一届运动会上,是18军的领队。贺龙见到他真是高兴。老战友重逢了!把邢亮调任西南军区运动大队当队长。邢亮理解贺老总说话的分量和他的责任,在回队的车上,叮嘱两位运动员正副队长,对大家千万不能透出这次输给回力就解散战斗的严重性。要从正面谈打败回力的重要性,气可鼓不可泄,要大家打出解放军的军威来。

根据“西南”打“回力”这场恶战的观察和大家现场统计的数据分析,回力队员有比赛经验,惯于打区域防守和阵地战,一有空挡便会切入上篮,个人技术灵活多变。其缺点是进攻和回场都慢,体力差,中远距离投篮命中率较低,奔跑和弹跳都不如战斗这批“原装”小伙子(都未结婚)。因而制定了全场紧迫人盯人,把对方缠紧,拼体力拼速度,始终贯彻以快制慢的打法。

贺龙与“战斗篮球队”合影

在底线开球或抢到篮板球后,都利用长传快攻上篮,只要上半场比分打平,下半场对方就无法施展控制球磨时间的软战术(当时没有30秒必须投篮的规定),投篮不中则相应地增加了我们反击的机会。全体队员注意休息,续存体力。准备面临的决赛。从“回力”只胜“西南”12分来看,“战斗”战胜“回力”是有条件的。

加上“回力”到重庆的一个多月,贺龙一直未让“战斗”与他们交锋,让“回力”只闻“战斗”的大名,却又不摸着“战斗”的底子,也给“回力”一些精神压力。而“回力”还有一个沉重的包袱,就是能胜“战斗”则登上西南篮球霸主之位,反之则以前的战绩和去西北的打算都要落空。这些却又是在球场以外对“战斗”有利的因素。

1952年5月25日下午4点,在重庆大田湾新建的田径场(不是现在的位置)外侧的杉木架(看台)上,坐的都是军区、西南区一级机关和市级机关的观众,很多群众则高据后侧的山坡上观战。

这次比赛前,贺龙指示:“要在大田湾比赛,对方以学习队出场,我要亲自开球。”其用意是他相信“战斗”队能稳操胜券,只有在大田湾这样的场面上打败“回力”,才能挽回西南败于回力的影响。他特别强调西南百万解放军的代表队“战斗”队,不与一个啥子厂代表队比赛,回力要以学习队名义上场。

三位首长在运动会上(资料图)

在这场具有特殊内涵的比赛中,战斗队的“原装”小伙子的确发挥得不错,整个战局几乎完全是按照事先的作战方案牵着对方进行,逼得对方迈不开步,抬不起手,只要我方得球,则长传反击,投篮纷纷命中。这种全然迥异于西南队的打法,使回力队员很不适应。上半时比分是25比24,战斗虽只领先一分,但已经从回力的体力不支上,看到战斗队胜利在望了。

贺龙微笑着告诉身侧一位军人,通知范庄,今晚他要请回力队吃饭。全场结束锣声一响,战斗队以胜17分结束了这场扣人心弦的比赛。观众和战斗队沉浸在欢快的气氛中,当晚贺龙宴请回力队员和同行的家属,在饭桌上进行“统战工作”。

贺龙亲切地对他们说:你们都是体育界难得的人才,我们是爱惜人才的,发展新中国体育运动,洗掉“东亚病夫”的耻辱,在座都有责任。但现在你们为工厂的资本家打招牌,做活广告,一出场,胸口上是回力,屁股上(指短裤兜)是回力,脚下是回力,周身都是回力。我看不要回橡胶厂去了,我给你们分配工作干不干?你们考虑一下,想好了回答我,现在运动会结束了,你们暂时留在西南一级机关里,让张志让处长带领你们与西南队一起到下边去,传达大会的精神,也看看美丽富饶的西南……

其实,正在西南区运动会比赛期间,贺老总已接到在北京召开“八一”建军节25周年全军体育文艺大检阅的通知。在下命令要“战斗”打败“回力”的同时,就计划着一定要解散“回力”,把这几个小伙子留在军区和西南队作为教练或队员,所以运动会结束后,不等他们提出回上海之前,先让他们出去巡回比赛,等待机会再摊牌。

1952年5月底,在军区为参加这次运动会举行的庆功会上,正式宣布这次代表团全体人员原封不动留下,成立“西南军区体育集训队”,准备参加即将召开的“八一”运动会。这时,贺龙叫孙志远秘书长对“回力”的7人明确:“贺司令员希望你们不要回上海了,资本家如不同意,叫他来找我。军区已成立了体育集训队,正需要教练。保持上海的薪水不变,有家属的也接来。”

上海来的7位运动员早就心知肚明,只不过真叫留下,却难免有些顾虑。他们当中有的曾经被蒋军授过少校军衔,有的是商人的儿子,同时又怕参军后东跑西颠,再就是对贺老总不甚了解,想回绝又不敢说,于是提了一个试探性条件“不参军,薪给制”。贺老总听了汇报哈哈大笑。

于是,从上海来的回力队被贺龙“解散”“整编”。这些上海来的教练,无军籍但又发给军装,平时可以不穿军装,薪给制,吃小灶,配教练车……这些待遇即使今天也令人羡慕。这几位教练在其后的二三十年中,的确为西南或四川的体育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1959年四川男篮获全国冠军,就是上海来的金森任主教练。

岁月荏苒,光阴似箭。几十年以后,当年的老人聚在一起,不经意说起那场“战斗”对“回力”的比赛,给球队取名“学习”的曹志杰不满地吐槽:“那场比赛裁判不公平。”了解内幕的人告诉他:“裁判只能那样吹,并无偏袒。”最后透露,为了那场球赛,贺老总真的下过命令,大家听了都笑,愈加怀念贺老总。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