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武三年(223年)三月,刘备托孤于丞相诸葛亮和尚书令李严。同时,刘备嘱咐太子刘禅视诸葛亮如父,并告诫“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夏四月二十四日(6月10日),刘备病逝于永安宫,享年六十三岁,这就是著名的白帝城托孤事件。不过,同样是三国时期,曹操在临终之际,却没有为曹丕指定托孤大臣,这是为什么呢?
一
一方面,这是因为刘备当时面临着内忧外患的环境。众所周知,公元219年,镇守荆州的关羽发动了襄樊之战。此战,虽然关羽一开始取得了威震华夏的成绩,却还是在曹魏和东吴的包夹下走向败亡。在关羽大意失荆州后,刘备于公元221年登基称帝,然后亲自率军征讨东吴。
在夷陵之战中,刘备被陆逊击败,损失了数万大军。虽然刘备成功逃回了白帝城,可是,他的生命也即将走向终点。趁着这一机会,蜀汉南中地区的部落更是发动叛乱。在内忧外患之下,蜀汉已经来到了生死存亡的阶段了。稍有不慎,就可能走向万劫不复之地。
由此,非常明显的是,刘备需要指定忠心耿耿的大臣,以此协助刘禅稳固局面。对于诸葛亮和李严来说,分别代表着蜀汉内部的荆州派和东州派,能够获得这两人的全力辅佐,刘禅无疑可以坐稳皇帝的宝座,
二
与此相对应的是,曹操去世的时候,则没有这么危急的局面。虽然公元219年,关羽水淹七军,俘获于禁和庞德,确实对曹魏腹地产生了不小的威胁。但是,关羽在曹操生前就兵败被杀了,这意味着荆州地区的威胁基本解除了。
况且,因为吕蒙偷袭荆州,斩杀关羽,这意味着蜀汉和东吴的联盟已经走向破裂。尽管曹操生前没有见证夷陵之战,但是,以曹操的眼光,不难看出蜀汉和东吴必有一场大战。所以,曹操临终之际,外部环境是比较有利的。
而就内部来说,经过曹操的多次清理,忠于汉献帝的力量基本上消失了,也即曹操完全不用担心自己去世后,汉室力量会对即位的曹丕造成什么麻烦。从后面的情况来看,因为曹魏宗室完全把持了大权,这促使曹丕很轻松就逼迫汉献帝退位,从而建立了曹魏王朝。
三
另一方面,曹丕和刘禅的能力差距,也是曹操和刘备选择不同的重要原因。对于刘禅来说,在刘备去世的时候只有十八岁左右。因为之前的经历比较顺风顺水,这促使刘禅并没有突出的表现。换而言之,刘禅只是一位平庸之人,如果是太平盛世,固然可以不为他指定托孤大臣,不过,蜀汉当时的情形,迫使刘备必须要暂时将大权交给托孤大臣。
而就曹丕来说,文武双全,博览经传,通晓诸子百家学说,累迁五官中郎将。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在和曹植的激烈较量中,曹丕胜出,成为魏国世子。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去世的时候,曹丕已经三十多岁了,完全具备了执掌大权的心智和经验。所以,如果曹操还为曹丕指定托孤大臣,很可能会起到反作用。
综上,同样是临终之际,刘备有为刘禅指定托孤大臣,曹操却没有为曹丕留下托孤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