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系军阀兼并吉林

昕瞳看历史 2023-02-22 18:52:05

辛亥革命后,驻防吉林的第二十三镇改为第二十三师,孟恩远任师长。1916年,孟恩远正式担任吉林督军一职,实际控制了吉林的军政大权,与一心想当"东北王"的奉系军阀张作霖展开了明争暗斗。

1917年,张勋拥立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复辟,张作霖和孟恩远均派代表参加了复辟活动,被张勋分别任命为奉天巡抚和吉林巡抚。但张作霖见机行事,得知北洋军阀实力派人物段棋瑞准备讨伐张勋时,立即决定拋弃张勋,追随段祺瑞,遂于7月7日通电全国,声讨张勋,反对复辟。孟恩远却相形见绌,不仅没有及时转变,反而命吉林省所属机关一律改用宣统正朔年号,悬挂龙旗三天;他还到北京清宫请安,得到在紫禁城骑马的"殊荣",令督军署参谋长高士傧大张旗鼓地歌颂"复辟"。7月12日,张勋复辟失败,孟恩远才慌忙转舵,将责任全部推给其外甥、吉林督军署参谋长高士傧。张作霖抓住孟恩远参与复辟的罪责,策动了一次驱逐孟恩远的运动。

8月,张作霖从奉天派遣几位众议员,联络吉林和黑龙江的几位众议员,孟恩远参与张勋复辟、任人唯亲和滥用省库等为由,要求北京政府调走在吉林任职长达10年的孟恩远。10月8日,担任国务院总理的皖系军阀段祺瑞,为了拉拢奉系、打击直系,下令撤换与直系军阀关系密切的孟恩远职务,改任其为有名无实的诚威将军,同时任命皖系要员、察哈尔都统田中玉为吉林督军。孟恩远绝不示弱,令高士傧等以全省官兵的名义,致电北京政府,予以抵制;同时鼓动吉林各界人士联名上书请愿,挽留孟恩远,拒绝田中玉;10月22日,孟恩远宣布"吉林独立",决心与张作霖对抗到底。

张作霖在段祺瑞支持下,向孟恩远施加压力,任命孙烈臣、许兰洲为"讨吉军"正、副司令,准备兵发吉林。孟恩远也积极备战,命高士傧将军队调集到吉林、长春之间,形成吉、奉两军对峙的局面。就在两军剑拔弩张的时候,国内外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

一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北京政府生怕"十月革命"的烽火蔓延到东北,令孟恩远增兵哈尔滨,并夺取中东铁路的管理权,显然是放弃了撤销孟恩远在吉林任职的决定;二是田中玉见吉奉之争的激烈与复杂,深恐自己卷入其中,亲自到北京向段祺瑞说明自己绝不前往吉林任职;三是以直系军阀为首的17省督军联名发表声明,吁请北京政府收回成命,留任孟恩远。一心想独霸东北的张作霖既希望驱逐孟恩远,将吉林置于自己的掌控之下,也怕皖系干将田中玉到吉林任职,成为自己新的政敌。因此,张作霖决定暂时不再驱逐孟恩远。1918年3月,直系军阀首领、民国总统冯国璋仍任命孟恩远为吉林督军,张作霖只好寻找更加有利的时机再对孟恩远出击。

1917年末至1918年初,直、皖军阀内争加剧。1917年11月,直系军阀联合西南军阀,迫使皖系军阀首领段祺瑞下台。段祺瑞虽然暂时退出北京政坛,却天津作为自己的大本营,巩固和发展反对直系的力量,派心腹干将徐树铮前往奉天,向张作霖抛出两个诱饵:一是鼓动张作霖派兵悄悄入关前往秦皇岛,劫取北京政府总统冯国璋从日本购入的大批军火;二是如果张作霖入关支持段祺瑞,将来选举张作霖为副总统。本来就靠武力发迹的张作霖,轻而易举地夺得了大批军火,然后迅速扩编了7个混成旅,实力陡增。段祺瑞则利用入关的奉军,迫使冯国璋批准王世珍内阁辞职,宣布段祺瑞组阁。由于各种力量的钳制,张作霖虽未当上副总统,却于1918年9月7日被北京政府任命为东三省巡阅使,成为东三省实际上的军政长官,为其名正言顺地吞并吉林、独霸东北提供了理论根据。

张作霖的咄咄逼人,使得孟恩远坐卧不安,他利用权力,滥发纸币,搜刮军饷,将自己的军事力量发展到1个师又5个混成旅。孟恩远的做法加重了吉林人民的负担,也被张作霖抓到把柄。1919年1月,张作霖唆使吉林省参议员贵良弹劾孟恩远的"秕政",要求对其依法查办。张作霖则给孟恩远发去一道公函,暗示其如果自动辞职,愿意保举他为东北边防军总司令。孟恩远非但置之不理,还扬言要他的一师五旅与张作霖对抗到底。

6月,张作霖又指使部分"公民",控告孟恩远纵兵殃民八大罪状。受到"五四运动"的冲击,又迫于张作霖的压力,内外交困的北京政府于7月6日下令特授孟恩远为"惠威"将军,免去其吉林督军一职,由黑龙江督军鲍贵卿接任吉林督军。北京政府还派出官员专程到长春劝说孟恩远不要反抗,张作霖也派人示意高士傧愿意收他为门生。然而,孟恩远拒不服从北京政府的命令,高士傧也不接受张作霖的收买。

7月7日,以高士傧为首的吉林省高级军官联名上书北京政府,要求收回免去孟恩远吉林督军的命令,并限48小时答复。孟恩远随即以"兵变"为借口,上奏北京政府称:"我若离开吉林,六十营士兵马上(会)哗变。"北京政府只好推辞鲍贵卿到任,命吉林省长郭宗熙暂时兼摄吉林督军。郭宗熙根本不敢接任,孟恩远便装模作样地报告北京政府:"遵令交卸,送印予郭省长不受,何时得行?"高士傧则将军队部署在长春、农安、伊通一线,准备与奉系军阀开战,同时宣布吉林"独立"。

张作霖见以行政手段和威逼利诱均不能奏效,便从北京政府取得讨伐令,准备以第二十七师师长孙列臣为南路总司令,第二十九师师长吴俊升为北路总司令,南北夹击孟恩远。就在吉、奉大战一触即发之际,日本在长春的驻军一手制造了"宽城子事件"。在日本在长驻军、北京政府和张作霖等多方压力下,孟恩远只好离开吉林,张作霖实现了独霸东北的目的。接替孟恩远的是鲍贵卿,他既与张作霖是同乡和儿女亲家,又与直、皖系军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曾担任北洋政府陆军次长和中央讲武堂堂长。

张作霖不能容忍北洋军将领长期把持吉林,使东北不能在自己的完全掌控之下。由于张作霖的有意排挤,1921年3月,鲍贵卿以眼疾为由辞职离开吉林,张作霖乘机委任他的把兄弟孙烈臣为吉林省督军兼省长,使吉林牢牢地在张作霖的掌控之下。1924年4月24日,孙烈臣在吉林病故,张作霖让他最小的把兄弟张作相执掌吉林,开始了张作相在吉林近8年的执政生涯。

在奉系军阀统治时期,吉林省的机构设置是,省政府下设秘书处、民政厅、财政厅、实业厅、教育厅、森林厅,吉林永衡官银钱号等十余个机构,设立县治干部训练所,对考试合格的县长进行分班训练。建成了吉(林)海(龙)铁路,吉林的军运、客运和货运均可经海龙直达奉天和北京,从而打破了日本所属的南满铁路对吉林交通运输、经济流通的控制和垄断。在省城吉林修建了市内的柏油马路和松花江北岸的江堤,绿化和美化了城市环境,收购了私人创办的电灯公司,建立了消防系统。学校教育得到一定程度的重视,鼓励多方办学,建立了吉林大学,并于1929年5月正式招生。

把全省划为7个剿防区域,组织水上警察,研究实行保甲制,切实贯彻剿匪奖励条例,使社会治安明显好转。然而,军阀统治的弊端在奉系军阀掌控的吉林也无法逃脱,官员搜刮敛财成为常态,限制甚至反对青年学生的爱国运动,压制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活动,致使日本侵略势力的渗透加重,吉林人民也和全国人民一道掀起了一场又一场反帝爱国运动。

14 阅读:3975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