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电影《消失的她》大火,引发大众对爱情与婚姻的讨论,不少网友直呼“远离恋爱脑”。电影中的故事真实又虚幻,而现实中,年轻人依然相信爱情,依然愿意带着爱的承诺——一纸婚书,与爱人山盟海誓走进婚姻。
消失的婚书,它又“回来”了。
这一曾代表男女缔结和保持婚姻关系的凭证,现如今又以新的形态流行起来。
在中国传统历史文化中,婚书因遵行“六礼”而出现,在男女两个家庭的家长间订立。近代以来,婚书开始向现代结婚证书过渡。直至新中国成立,结婚证书取代传统婚书,成为婚姻的有效凭证。
现如今,铜质婚书、苏绣婚书、卷轴婚书、折页婚书……一批新式婚书以精美的形态在社交媒体上涌现;一批专门从事婚书定制的个人和机构也应运而生……
而这一次,婚书不再是婚姻的凭证,它代表着年轻人关于爱和婚恋的新“浪漫”。
01 年轻人的“新式婚书”
长什么样?
5月末,合肥城内一酒店中式包厢里,月白色背景板上悬挂着两幅国画卷轴,前方摆放着折扇、灯笼等道具,各式瓶内插满鲜花。
今天是苏苏订婚的日子。经过网上多番对比后,这对新人最终选择了中式风格的订婚宴。宾客们陆续进门,摆在桌上的一份红色卷轴格外引人注目。宾客们聚拢在小桌边,一边拍照、一边讨论,不时有人指着红色卷轴询问:“这是手写的吗?谁写的?好好看!”
这是苏苏此前特意在网上定制的婚书。精致的红色卷轴上,左边第一行,用小篆写着“订婚书”三字,接下来则是繁体小楷写成的誓词:“嘉礼初成,良缘遂缔。赤绳早系,白首永偕。礼同掌判,合二姓以嘉姻。书向鸿笺,敦百年之静好。葳蕤繁祉,鸾凤和鸣。心有缱绻,望若见逢。”
苏苏的订婚现场
苏苏和未婚夫站在前方,介绍完双方父母后,他们从桌上拿起卷轴,向着宾客宣读“订婚书”。虽然有过不少大型活动主持的经验,但此时此刻,苏苏还是无比紧张——订婚是结婚流程的重要一环,可不能出差错。
宣读完毕,苏苏和未婚夫将卷轴内侧面向宾客展示,大家再次拿起手机拍照。
苏苏和未婚夫展示婚书
订婚仪式结束后,苏苏把婚书和黄金首饰放在一起,从老家合肥开车赶回了工作地南京。几天前,从南京赶回合肥时,她也是如此,把最重要的婚书放在最保险的地方。
这份婚书花费不到350元,但对苏苏而言很珍贵。她计划在婚礼结束后把这幅卷轴挂在新家的书房,“这样既美观,又可时时看到。”
苏苏是在社交媒体和朋友的双重“安利”下了解到婚书的。不久前,她的两位朋友都在订婚环节使用了婚书,其中一位朋友的婚书由德高望重的前辈在订婚现场手写的,非常具有仪式感和祝福意义。
苏苏也曾考虑让父亲现场手写婚书,但多年未动笔的父亲担心手生,写不好,影响女儿订婚这么大的事儿,所以苏苏只好选择定制婚书。
定制婚书前苏苏也在网上做了很多功课。她关注到,在网购平台和社交平台上的婚书定制,大致有打印、“流水线作业”、“个人小作坊”定制三种模式。
几经筛选、对比,她选择了一位名叫“空川”的博主。她翻看了该博主所有的帖子:书法专业毕业、对书法有浓厚兴趣和热爱、对待书写非常认真。苏苏觉得,与其他店家相比,空川书写的婚书很特别。
“古人审美水平很高级,虽然我们不能完全还原,但至少要做到比较特别。”在前期定制婚书时,苏苏主要考虑了三个因素:手写、字体好看、卷轴精致。关于婚书定制的另一重要内容——誓词,她在网上搜了很多,最后在空川的推荐下进行修改、调整,方才确定。
几天前,网友Sun也刚举办完订婚宴。和苏苏一样,她也定制了一幅卷轴婚书,用于订婚仪式现场宣读,而后悬挂于茶室。“婚书的交换相当于定下了这门亲事。用一纸婚书,诉说盛大爱意,许下白头之约,这是属于中国人的浪漫。”Sun曾在《周礼》、电视剧中了解到婚书这种形式。在她的认知里,手写婚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保留了历史文化价值和浪漫情感温度。
另一位网友Mu则在网络上分享了父亲给她亲手写的婚书。木色圆形相框中,红色鎏金卡纸上,繁体行书写下了誓词——“喜今红纸墨书,赤绳系定。恭请日月为证,天地共鉴。望夏有凉风,冬会初雪。喜乐有分享。盼有花亭亭,有侣伴携手共度岁月长······”她表示,相比于金色墨汁,她更喜欢传统的红纸黑墨。帖子发布后,不少网友都在帖子评论区请她拜托父亲帮忙代写婚书。
社交媒体上的苏绣、铜板婚书
02 卖婚书博主“爆单”
纷纷涨价
打开社交媒体,以“婚书”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可以看到多种样式的婚书。此前,一位网友自制的“乐谱婚书”引发了大家关注。桑皮纸上绘制五线谱,画上《婚礼进行曲》乐谱,再用彩铅绘上夫妻共同记忆节点。最后,他们在婚礼的“签署婚书”环节按上心型手印,再放进相框展示。
“新式婚书”在年轻人中的流行就像一场传统文化的复兴潮流。无论是新近结婚的年轻夫妻,还是从事婚书定制的工作者,他们通过对身边婚礼的观察、社交媒体信息的浏览,都不约而同发现——中式订婚、婚礼越发流行,婚书也成为其中的一个重要仪式环节。
整体而言,目前流行的大部分婚书仍为中式风格,铜板婚书由匠人用小锤在退火铜板上敲制而成,再进行电镀、细琢等精细处理;苏绣婚书由经验丰富的绣娘用金线在红色丝绸上绣制;折页、卷轴婚书则大多用金色或黑色墨水书写于红色宣纸上。
博主空川创作婚书的开端纯属偶然。2020年初,因为喜欢某对明星,她用红纸金墨为自己的两位偶像书写了一份婚书。初尝效果惊艳,她拍照发到朋友圈展示,大家纷纷留言赞赏。随后几次朋友的婚礼,她也以手写婚书作为礼物相赠。
空川第一次写婚书
而另一位误打误撞“入行”的是书法爱好者雨里。她第一次在社交媒体发布软笔书法作品,带上了“婚书”的话题关键词。后来,一位网友买了两幅空白卷轴,附上选好的誓词文案,私信雨里请她帮忙写婚书。此后,空闲在家的雨里便不时地免费帮网友、朋友写婚书。
2022年,雨里写婚书的行为由免费转为了收费。一年来,她已经写了2000-3000份婚书,“数量太多,有点记不清了。”雨里说。
而婚书订单量的增多与她发的一篇帖子有关。今年3月,雨里在自己的某社交媒体账号上发布了一篇帖子,表示月底前不再接单。没想到,“自拍+抱怨”为主题的帖子却意外爆火,点赞量超过3.5万,收藏量达1.3万。
雨里说,那个时候,几乎每隔一段时间,自己的私信就会显示为99+。由于根本没时间一一回复,雨里只好选择涨价。折页版由66元涨到了118元,鎏金版由128元涨到了178元。
如今,雨里的账号“绵绵的日常”粉丝量已达到3万,她同时也经营着一家淘宝店铺,也是提供婚书定制等服务。
作为书法专业毕业生,在定价上,空川会以小幅书法的价格作为基础定价标准,再根据不同墨水在书写上的费时费力程度调价。就目前而言,她的收费标准为黑墨188元,金墨288元(金墨需要复写,较为耗时费力)。后续包装再进行少量加价。
“撰写婚书的初心除了赚零花钱,还希望能够以这种方式推广传统书法。让更多人看到传统书法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我不仅是卖婚书,更多考虑是‘卖字’。”空川说。
空川书写的金墨折页婚书
随着婚书单量越来越多,北京青年报记者观察到,婚书定制在流程上也更加规范起来。通常来讲,定制过程主要包括网络咨询、誓词文案挑选、形式确定、包装寄送等环节。根据来客需求及书写者个人情况,发货时间1周到1个月不等。
婚书定制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文案挑选。空川根据经验,确定了8种最受欢迎的文案供大家选择,也可由客户自己提供、调整文案。但客户的自主性偶尔也会闹出乌龙。一位女士找空川定制婚书,提供了一首藏头诗誓词,其中一句为:“X看燕飞,木槿含情后落;X栖画栋,呦呦有意空鸣。”看到对方发来的消息,空川不禁一愣,随后问道:“‘木槿后落’,‘呦呦’还要‘空鸣’。你确定吗?”空川解释说,木槿本身寓意长久、永恒,但搭配“后落”却有着不美好的含义。随后,在空川的建议、帮助下,这位女士才重新敲定了文案。
许多婚书的新样式都是在客户的“私人定制”基础上衍生出来的。雨里曾有一位客户,由于订婚仪式的主题色为香槟色,她认为如果用鲜艳热烈的红色婚书就会有些不匹配,于是向雨里提出希望定制一份浅色系婚书。
雨里根据主题色中的绿竹元素,挑选了浅绿色卷轴,并用黑墨在浅黄色宣纸上书写誓词。这也成了雨里日后创新的方向之一,如果客户有需求,可以根据订婚、婚礼主题色进行婚书定制。
雨里为客户制作的主题色婚书
雨里的另一个创新婚书样式是手绘插画婚书。某次写完婚书,雨里发现宣纸的留白处较多,视觉排版上效果不佳,她临时起意绘制了一只小老虎。没想到客户的反馈出奇的好,她将其发到社交平台上也颇受欢迎。之后的客户也纷纷要求在婚书上绘制老虎、生肖、宠物等图案。
雨里制作的手绘插画婚书
03 婚书文化的
前世今生
婚书样式的丰富、市场的发展,都在彰显着婚书在年轻人中的流行程度。作为现如今回潮的一种新风尚,婚书的内容、形式、作用,以及与婚姻的关系经历了多次变化。
整体而言,传统婚书的凭证和仪式功能如今被拆分为两个部分,政府机构颁布的结婚证书主要承担凭证功能,民间流行的“新中式婚书”则扮演着仪式化角色。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的王跃生曾撰文指出,就婚书与婚姻的关系而言,传统婚书配合对“六礼”的遵行出现,是与婚嫁的一整套繁琐仪式相对应的书面表达形式。
传统婚姻缔结过程中的礼书往往并非一次性完成,男女谈婚论嫁的过程中可能产生多种礼书。比如,纳采对应着请婚书和允婚书,纳征则主要包括聘礼清单书和妆奁清单书。
一般而言,传统婚书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婚姻缔结过程中,即男女双方家庭依照礼俗,通过订立婚书对彼此形成一定约束;一旦婚娶完成,其使命就基本完成。保存至今的传统婚书较为少见。
在婚书的样式和内容上,明代之前,民间的请婚书仅具婿父和媒人两个名字,不具新郎名字,而允婚书中也无新娘名字。至清代,当时男女名氏被写入婚书,但却是作为家长的从属者被附着。民国时期,各地出现了一些由政府监制甚至颁发的订婚婚约或结婚证书。其进步之处是当事男女姓名、年龄被清楚载明或签写。但主婚父母和媒人(或证人)仍不可缺少。
民国婚书
进入现代,男女无条件婚姻自主,民间的婚书已不具有法律效力,政府机构直接介入民众婚约过程,婚约的有效凭证是政府机构颁布的结婚证书。年轻人中流行的“新中式婚书”显然也不具有约束效力,更多是通过誓词体现男女双方对婚姻的共同愿景。同时,在仪式结束后,婚书还具有陈列、展示作用。
如今,政府颁布的结婚证书上登记着男女双方的姓名、身份证号、结婚证字号、登记日期,民间流行的“新式婚书”则主要书写着男女双方的誓词、愿景,婚书书写方式也更加多样化,如小楷、行书、隶书、小篆。有年轻人对书法有一定了解,还会用喜欢的字体及风格进行婚书定制,例如类似赵孟頫的行书。
不同字体的婚书
“中式婚礼、婚书有一种隆重感。其中的古诗词等元素和母语有更好的契合度,这体现了中式美学的独特魅力。”中国社科院助理研究员曾昕表示,年轻一代比老一辈更有文化自信,对本民族文化有更深的认同感。他们对民俗文化、古典元素有较强的情感认同。新式婚书把中式美学的精髓和现代年轻人的审美结合在一起,又产生了很多新玩法。它不再是传统的老旧感,而是既复古又前卫。
曾昕说:“中式婚俗中的很多小物件、小元素都有独特的寓意,又能跟我们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这其实符合年轻人的对个性、体验感、颜值、社交的综合需求。他们的多元诉求在传统中找到了答案。”
“年轻人在婚礼结束后,把婚书装裱起来放在新房中,这是一种价值观的体现。婚书的存在可以唤醒双方记忆中的隆重感、契约感,建立起一种情感连接。”曾昕表示,政府机构颁布的结婚证书取代了传统婚书的契约功能,但其简单明了的形式并不足以承载年轻人对婚姻的希冀,于是传统婚书的部分形式得以传承、重新流行,用复杂、庄重的文书来呈现婚姻的仪式感。婚书既是一种情感契约,也是一种美学象征。这是如今年轻人的国潮新时尚,也是传统文化在当代的新生机。
参考文献:
婚书的功能及其演变。王跃生。中国图书评论。2007(06)
(苏苏、Sun、Mu、空川、雨里为化名)
图片 | 受访者供图(部分图源“成都方志”公众号、奇人匠心等)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陈静
统筹/林艳 张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