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殿英从贫困的乡村少年到小军阀,再到因盗掘清东陵而声名狼藉的“东陵大盗”,他恶名远扬,可他也曾在抗日战场上英勇抵抗过日军,为国家贡献过一份力量。作为盗墓者,还是作为抗日战士,孙殿英都无法被简单地定义为“好”或“坏”。他究竟是历史的背叛者,还是时代的英雄?他的遗产到底该如何评判?
提起孙殿英,许多人脑海中浮现的第一个印象便是“东陵大盗”。在那个军阀混战、风云变幻的时代,孙殿英巧妙地利用了各方势力的空隙,带领一支军队悄无声息地潜入了清朝的皇家陵墓——东陵。用炸药炸开陵墓的石门,盗走了慈禧太后的珍宝和乾隆皇帝的陪葬品,无数金银珠宝被他一一运走,连一些极具历史价值的文物也未能幸免。
孙殿英的行为激起了当时满族遗老遗少的愤怒,为了摆平此事,孙殿英甚至不惜花重金行贿,成功让蒋介石和戴笠等权势人物为他保驾护航,最终这桩盗墓案就在风波中不了了之。孙殿英并非一位单纯的恶人。他也曾有过一些为国捐躯、英勇抗敌的时刻。
1933年2月,日军集结了超过三万人的精锐部队,向热河地区发起了猛烈的进攻。为了保卫这一战略要地,孙殿英在接到紧急命令后,迅速带领自己的第41军紧急驰援热河。原本孙殿英是计划前往支援驻守在热河的国民党部队指挥官汤玉麟。当孙殿英的部队刚刚抵达赤峰时,接到了一个令人失望的消息——汤玉麟的部队在日军的压倒性攻势下已经溃败,整个防线崩溃,汤玉麟也早已撤退。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局面,孙殿英没有丝毫犹豫,他立即决定改变战术,指挥第41军在赤峰防守,阻击来势汹汹的日军。
面对远远超过自己军力的日军,孙殿英选择了坚守赤峰,为了确保防线的稳固,孙殿英巧妙利用地形,指挥部队依托山地、河流等自然屏障进行游击战术,令日军的攻势暂时停滞。
几天后日军集结了更为强大的兵力,孙殿英在收到情报后,立刻指挥第41军展开了坚决的防守。随着日军的炮火越来越猛烈,孙殿英所面临的局势愈发严峻。防线不断被日军突破,孙殿英并没有选择退却,亲自带领部队,和将士们一同死守赤峰城。当战况愈加危急时,孙殿英毫不犹豫地冒着敌人的炮火亲自上城头督战。
日军未曾料到,赤峰守军会有如此顽强的抵抗意志。日军决定暂时撤退,休整了一夜,准备第二天发动更为猛烈的进攻。在短暂的休整期间,日军补充了弹药并集中火力,准备以更强的优势一举突破赤峰的防线。次日清晨日军再次集结兵力,发动了新一轮的猛攻。这一次他们集中了大量的炮火,火力密集,在接连不断的炮轰下,赤峰的防线出现了漏洞,孙殿英尽力指挥防守,由于兵力有限和物资匮乏,守军的抵抗逐渐开始出现疲态。
由于敌我实力差距过大,孙殿英的部队最终不得不放弃赤峰,带领残余兵力撤退至猴头沟继续坚守。在那里孙殿英不放弃任何一个反击的机会,当时兵力严重不足,物资匮乏,很多士兵因伤病无法继续参战,他始终保持着顽强的抵抗精神。猴头沟的战斗持续了十多天。
随着时间的推移,伤亡数字不断上升,部队的士气也逐渐受到打击。在战斗的持续压力下,他最终决定撤离,指挥部队转移到察哈尔地区,寻求更有利的战斗机会。
在察哈尔的十年里,孙殿英未曾放弃抗日。他依然活跃在战场上,带领部队进行小规模的游击战斗,牵制日军的进攻,这一时期,孙殿英凭借自己在地方的影响力和对战场的深刻了解,积极动员周边地区的力量,继续对抗侵略者。孙殿英的坚持为中国的抗日战局提供了持续的缓冲。
1943年,孙殿英在察哈尔地区被日军包围,经过一段艰苦的抵抗后,最终选择了投降。对于这一决定,他的行为充满了复杂性和矛盾。身为一名军阀,他早已深陷生死存亡的困境,在投降后孙殿英仍时常表现出某种程度的忠诚和矛盾。他秘密救出了一些中国共产党的人士,协助他们逃脱日军的追捕,在一些关键时刻,暗中传递重要的情报。
做出这些行为,孙殿英最终还是向蒋介石投降,加入了国民政府的阵营,他积极投入到内战和抗日的局势中,利用自己之前积累的地位和资源,协助蒋介石进行各类军事行动。
1947年4月,刘邓大军在刘伯承的指挥下,开始对汤阴城进行围困。经过几天的顽强抵抗,孙殿英还是未能逃脱命运的安排。汤阴城在我军的猛烈进攻下沦陷,孙殿英被我军俘虏。对于他而言这场战争的结局已经不再重要,更多的是对蒋介石冷酷态度的深刻失望与无奈。
解放军在俘虏孙殿英后,考虑到他曾在抗日战争中作出过贡献,特别是在1933年热河战役中的英勇表现,给予了他一定的优待。孙殿英因过去的盗墓行为而声名狼藉,他的抗日功绩并未被完全抹去。解放军高层决定对他实行较为宽容的处理,允许他在战俘营中带领一名卫士,负责照料他的日常生活起居。
孙殿英的身体状况早已大不如前。多年来他深受鸦片依赖的困扰,长期吸食鸦片导致身体虚弱,尤其是他患上了严重的烟后痢,这使他体力大不如前,且每况愈下。在收容所内得到了相对宽松的待遇,他依旧未能摆脱病痛的折磨。常常体力透支,面色苍白,时常腹泻不止。病痛的折磨让他在日常生活中倍感煎熬,身体逐渐衰退,生命也在这一过程中悄然流逝。
孙殿英最终在1947年秋天去世,享年58岁。死于长期的毒瘾和身体衰竭的他,未能经历一个圆满的结局,成为了历史洪流中的一颗浮萍。
临终前,孙殿英的心情沉重,他似乎终于意识到了自己一生中的诸多过错。尽管在他的一生中有过许多光辉的时刻,那些历史上的污点,特别是他曾在抗日战争中选择投降日本的行为,始终未能洗去他身上的负面标签。对于这些,他的内心充满了深深的愧疚。
对于孙殿英的评价,社会各界一直众说纷纭。无可否认,他在抗日战争中的确做出过可圈可点的贡献,尤其是在1933年热河战役中,他的盗墓行为却让他背负上了“东陵大盗”的骂名,丧失了公众的信任,甚至在战后被视为贼寇。
孙殿英的功过难以平衡,他的历史地位充满了复杂性。他身上充斥着矛盾,孙殿英有有勇敢抵抗外敌的英雄气概,也有背弃民族大义、为权力与个人利益出卖国家的历史污点。他的一生,是对“忠诚”和“背叛”最真实的写照。
然而,孙殿英的经历给我们一个深刻的教训,那就是:人生若没有坚定的信念和方向,如何努力最终都可能陷入迷失和悔恼。孙殿英早年为了生存和权力而不断变换阵营、摇摆不定,最终导致了个人信仰的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