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底维修刺客:3000元通下水道,只是起步价?

住范儿啊 2024-10-19 16:13:55

但凡是买回家,需要后期维修维护的物品,都有“钱包刺客”存在。

其中,家电维修和通下水道,这两大坑钱巨头,是毫无争议的重灾区。

无论是什么类型的维修,基本都能粗略总结为一个套路:

事前沟通的价格便宜实惠,态度热情诚恳;到了现场就换上另一副面孔,改口之前的报价只是基础检修,你家的问题复杂,必须得加钱。

“不就是人工费,能贵到哪里去?”——没经历过维修刺客的朋友,可能很难想象。

就拿通下水道举例,人工费上门费只是小头,疏通剂,才是真正的幕后黑手。

北京的一位屋主,为了通洗手池的下水道,总共花了1590元,其中疏通剂的就占了1440元。

师傅上门检查时,往往先会假意表演一番——

用手电筒照照下水道,看看是什么东西堵了,根据具体情境,给出一个模板回答,头发/纸巾/油堵住了。然后又用手或钩子等工具探探,很快得出结论:必须用疏通剂。

在师傅笃定的语气里,性格谨慎的朋友会多问一句疏通剂的价格,迫于急用咬牙同意。

而不少人,则被它平平无奇的外表所骗,以为不过几十块,直到付钱时才被金额震惊。

180元一斤,还是师傅尚存几分良心,被300多元一斤狠狠宰过的屋主,只能默默流泪。几斤哐哐灌下去,比酒还让人上头。

但在另一工具高压氮气泵面前,疏通剂再霸道,也只能乖乖让位。

高压氮气泵以次数收费,用一次平均报价400元,至于具体要用多少次,全看师傅最近手头紧不紧。

付完钱送走师傅,被坑的屋主手机查了才发现,全新的高压氮气泵一个也才几百,心都在滴血。

还有屋主碰上过毫无底线的师傅,疏通剂叠加高压氮气炮,要价飙升到了三四千,可以说是贪得无厌。

而家电维修,扮演起钱包刺客,也是毫不逊色。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一个维修行业的黑话:发财电容。

这个词常出现在空调维修的语境里,顾名思义,能让人靠它发财的电容。

定频空调不制冷,除了加雪种,另一个常见的原因就是电容坏了。

成本价几元十几元的电容,如果叫上门维修更换,哪怕是不需要高空作业的情况,师傅也会含泪赚你几百,实在暴利。

甚至有些师傅,维修费昂贵之外,还会趁着屋主不注意,把家电里完好的零件拆下,偷偷塞进自己的口袋,主打一个雁过拔毛。

上门维修的水,

比你想得更深

不少屋主意识到自己被坑了之后,会选择投诉和曝光,试图挽回一些损失。

仅在知名消费者投诉平台“黑猫投诉”上,关于“维修收费”的投诉就高达上万条。

而在各大常用社交平台里,相关的帖子更是数不胜数,无论在哪个城市,收入水平如何,都免不了被宰一刀。

既然上门维修收费混乱并不是小众现象,它又为何至今仍屡禁不止?

从业门槛低,是第一个原因。

上门维修的从业人员,普遍不需要像类似汽车维修、设备维修那样必须有资质认证。

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常见的家庭维修项目翻来覆去就那么几个,导致问题的根源也都八九不离十。比如空调,会加雪种、会换电容、会修漏水,就能解决90%的毛病。

这就意味着,哪怕是半道野路子出身,也能在这行混口饭吃。

但不专业,会导致需要反复维修的概率直线上升,最终倒霉的还是花了冤枉钱还修不好的消费者们。

除此之外,上门维修算是家家户户的刚需,需求量大,偏偏还没有统一清晰的市场收费标准。

不少维修师傅一个月干三单就毛利过万,哪怕是一个月不开单,开单也能吃一个月。

如此“高效”的挣钱法,也难怪楼梯间的维修电话,密密麻麻像牛皮癣,还经常出现涂抹别家的电话号码,用自己联系方式覆盖的朴素“商战”。

利用从业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壁垒,硬生生把不值钱的东西卖出高价。

有时面对屋主的质疑,还会极尽嘲讽,摆出一副“掏不起钱就别维修”的姿态。

而作为普通消费者,即便有过被宰经历,事先询价,也很难避免现场被各种找借口加钱。

同时,上门维修对于独居女性、独居老人等群体来说,还额外有一层个人安全隐患。

上门维修的师傅,少则一人,多则两三人,基本为男性。私密空间被陌生人闯入,会让不少人感到不安全,出现不满也会尽量避免正面起冲突。

即便是事后想要投诉,考虑到个人联系方式和家庭住址都已被对方掌握,出于担心被报复的风险,许多人也会打碎牙往肚里吞。

另一方面,他们又死死拿捏着屋主们“着急”的心态。

试想一下,你下班回到家,突然发现下水道堵了,自己买工具的话,快递要最快也要一两天才到,今晚就要洗澡,如果叫上门维修,装备齐全看似经验丰富的维修师傅很快能搞定。

在这个节点上,很多不知前方有坑的人,就会图方便叫师傅修,随之掉入早就设好的陷阱。

更何况,不少上门维修的从业者都是个体户。

有些甚至没有门店,没有营业执照,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赚的就是一锤子买卖,他们根本不在乎所谓的口碑和回头客。

人民新闻网

为了避免出现投诉无门的情况,许多屋主会选择有点名气的维修平台。

但尴尬的是,市面上许多看似有保障的维修平台,在实际情况中仍然免不了存在乱报价、出现问题踢皮球互相推诿的情况。

还有从业人员爆出内幕,平台会每单抽成50-60%,师傅为了多赚钱,从客户那里收的维修金,自然又是水涨船高。

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没有统一清晰的市场标准、监督的缺位等问题,在这个行业里盘踞交错。

多重因素叠加,上门维修就变成了如今鱼龙混杂的“钱包刺客”。

需要维修时,

可以怎么做?

该收的费用高价收,不该收的费用一个不少。

在这样的维修乱象里,谁都不愿意让自己赚的辛苦钱,如此轻松地落入他人的口袋。

于是,越来越多人开始网上搜攻略,自己买材料,力所能及地处理常见的维修。

大家自发将动手经验整理成教程,互相分享避雷。最近爆火的女性维修培训班,也为追求性价比和独居安全的女性群体,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思路。

但如果只是为了不被宰,而逼得每个人都成为维修师傅,显然是不现实的。

对于打工人来说,每天上班就已经筋疲力尽,实在很难有精力抽时间自学维修。

再者,购入各类维修工具,也需要一笔支出,买回来一年只使用一两次,对于寸土寸金的小户型来说,收纳也比较占地方。

比起所有维修都自学,我更推荐的方式是:优先找物业。

找物业的优点很明显:离得近,有保障。

通常来说,小区物业的维修项目都会明码标价,材料费的溢价也在可控范围内,不用太担心师傅坐地起价。

常见的维修项目,例如电灯坏了、水龙头坏了、马桶堵了等情况,物业的维修团队都能直接解决。

但物业维修也有缺点:需求多时要排队。

急的话可以想办法自己来修,去五金店或者网购需要的材料,工具一般物业都有,可以借着用一下。

如果碰上住的地方没有物业、物业要排队很久、自己处理不了的情况,再联系维修平台。

优先找正规平台,或者线下见过门店的,千万不要图方便打给楼道里的“牛皮癣”小广告。

电器维修则建议直接找品牌相关的售后:师傅上门时,检查对方是否穿了品牌的工服或带了工牌;维修款付给公司账户,不要私下转账,避免后续难维权。

需要高亮的是——从前期沟通到维修前后,都要全程保留相关证据(平台交易凭证、聊天记录、当场录音录像等)。

律师廖建勋认为, “消费者不具备专业判断能力,维修人员不提前告知具体费用,价格不透明,不仅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还涉嫌欺诈。”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