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们讲到明朝末年,清军围困京师,分封在南阳的唐王朱聿键募兵赴京救驾,却被多疑的崇祯帝打入死牢,差点把命丢在里面。
北京陷落,崇祯自缢后,在南京即位的弘光帝朱由崧下旨释放凤阳大牢里的朱聿键,将他安置在广西平乐。
政局剧烈动荡,阴差阳错的朱聿键没有去成广西,反而被一帮大臣护送去了福建,在那里他正式登上了皇位,成为南明历史上的第二位皇帝——隆武帝。
就在隆武帝即位后不久,活跃在浙江东部沿海的抗清明朝军民也拥立了一位主子朱以海。
这个朱以海是明朝的鲁王,封地在山东兖州(今山东济宁),朱以海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十世孙,鲁荒王朱檀的九世孙,他的祖父是鲁恭王朱颐坦,父亲是鲁肃王朱寿镛,哥哥朱以派也是鲁王。
这朱以海算起来已经是第十一代鲁王了。
那这朱以海和福建称帝的朱聿键又是什么关系呢?
朱聿键的祖先朱桱是朱元璋的第二十三子,朱以海的祖先朱檀是朱元璋的第十子,他们都是朱元璋的子孙,当然也都是离皇位非常遥远的一批人。
算起来唐王朱聿键比鲁王朱以海要高一辈,他是朱元璋的九世孙,而朱以海却是朱元璋的十世孙。
这俩人如果见面,朱以海还得尊称朱聿键一声“皇叔”呢。
昨天讲到朱聿键在监狱里前后待了二十三年,命运极其坎坷曲折。而今天这位鲁王朱以海也是历经磨难之人。
他出生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的泰兴王府,比出生于南阳的朱聿键小了十六岁。
崇祯十五年(1642年),清军破关南下,攻入山东,鲁安王朱以派无法脱身,只得自缢而死。他的弟弟朱以海藏在死人堆里这才逃过一劫。
崇祯十七年(1644年)崇祯帝赐封朱以海为新一代鲁王,仅仅一个月后李自成大军便攻破北京,崇祯自缢于煤山。
听说李自成大顺军准备进军山东,朱以海不敢停留,日夜兼程逃往台州。第二年五月,清军攻破南京,弘光帝被俘,南明第一个小朝廷就此覆灭。
不愿降清的一部分明朝大臣们退到浙东的绍兴附近,拥立朱以海为监国。
然而不久他们就得到了准确的消息,就在不久前逃到福建的唐王朱聿键,也在福建群臣的拥护下登上帝位,要命的是居然还比鲁王称监国要早几天。
凡事都有一个先来后到,唐王比鲁王早即位几天,而且唐王论辈分还是鲁王的皇叔,这样一来,这事儿就尴尬了。
国不可一日无君,但真要同时并存两位国君,只怕谁都不高兴。虽然此时的明朝已经是一幅残山剩水奄奄一息的模样,但这个皇位还是引发了激烈地争夺。
究竟谁有资格当这个皇帝?浙东和福建双方爆发了激烈争执,双方都义正辞严的声称自己才是合法的皇位继承人。
一个是朱元璋的九世孙,一个是十世孙,其实他们俩都离皇位差了十万八千里远,严格来说谁都没资格即位。
福建方面甚至派出特使到浙东宣旨,要求鲁王取消监国名号,向隆武朝廷称臣。鲁王也是个宽厚之人,他见唐王已经即位,为了顾全大局,便宣布取消监国尊号,返回台州隐居。
浙东有些官员转而向隆武朝廷称臣,但张国维、熊汝霖等人实在咽不下这口气,他们不愿意向唐王朱聿键称臣,便又把鲁王接回来再次推上监国大位,公开拒绝隆武朝廷的招抚,双方关系迅速恶化。
1646年,隆武帝为了招抚浙东,派都御史陆清源前往浙东慰问,结果陆清源到了浙东就被鲁王手下的将领杀了。
隆武帝闻讯大怒,一报还一报,也下令处死了浙东派来的使臣陈谦。这个陈谦和隆武朝权臣郑芝龙关系亲密,郑芝龙去见隆武帝为陈谦求情,隆武帝不为所动,坚持杀了陈谦,此事令郑芝龙大为不满。
国难当头本应该兄弟同心,其利断金,齐心协力保护家园。唐鲁两大藩王却为了自己那点蝇头小利,不思抗敌大业,继续醉生梦死。甚至为了争夺皇位而兵戎相见,
唐鲁交恶真是亲者痛仇者快,利用二王内斗的机会,清军主力再次南下,不但收复了失地,还攻克了鲁王朝廷盘踞的舟山岛。
舟山群岛位于浙东沿海的大海中,退到这里已经退无可退,鲁王在浙东的努力经营灰飞烟灭。
不久清军攻破舟山,鲁王乘船南下厦门投奔国姓爷郑成功,郑成功对这位大明鲁王还算是不错,将他安置在金门。
康熙元年(1662年),穷途末路的鲁王在金门病死,同年明朝最后一位皇帝永历帝被俘,押回国内后死于昆明,明朝的皇位传承至此中断,同时也意味着明朝的正式结束。
虽然此后郑氏家族依旧坚持永历年号,但在全国范围内,明朝被清朝取代已经是不争的历史事实。
但在灭亡前夕还在争夺皇位确实令人大开眼界,试想一下,江山都没了,这皇位抢来又有什么意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