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老僧救下昏迷女子后收徒反遭殃,遗书中留下信息助力除害

史大观观 2024-11-22 21:43:21

1968年,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在山西天镇县九庵古庙中上演。

一位名叫大默的老僧,因救助昏迷女子宋莲萍而收其为徒,不料这一善举却酿成大祸。

两年后,宋莲萍盗走老僧毕生积蓄,不辞而别。

大默老僧含恨离世,却在遗书中留下宋莲萍的信息,最终助力警方将其除恶。

九庵庙里,善缘初结

大默法号"大默",俗家姓宋,老家在山西大同。

他幼年家贫,九岁时被送到山西五台山铁佛寺出家。

由于得到一位老和尚的喜爱,大默得以拜其为师,开始习武之路。

在铁佛寺的十年中,大默刻苦修行,跟随师父练习拳脚功夫和兵器,对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

他尤其擅长轻功和拳术,在同辈武僧中无人能出其右。

大默虽身怀绝技,但为人谦逊低调,从不恃强凌弱。

师父圆寂后,大默离开铁佛寺,云游四方。

最后,他来到山西天镇县二沟村的九庵古庙,决定以此为家。

大默目睹九庵庙由鼎盛到凋敝,最终无人问津。

年事已高的他,打算在此地安度晚年。

尽管身处荒僻的古庙,大默仍坚持每日习武,身体远比同龄人强健。

虽然他的轻功已不如当年,但若有年轻弟子求教,凭他的功力,定能教出一个武艺高强的传人。

1968年晚秋的一天,大默在柴堆旁发现一个昏迷的年轻女子。

他将女子抱回庙中,诊断得知是饥饿所致。

在大默的悉心照料下,女子很快苏醒。

得知大默是自己的救命恩人后,女子说出了身世。

原来,女子名叫宋莲萍,老家在河北,因生活所迫,打算投奔内蒙古集宁的亲戚。

路上她饥寒交迫,又错过饭点,最终饿晕在九庵庙的柴垛旁。

宋莲萍对大默感激涕零,大默被打动,答应资助其路费,让她养好身体再走。

就这样,宋莲萍在九庵庙住下,静养两日。

临行前,她瞥见大默的练功房,才明白眼前这位慈祥的老僧竟是一位武学高手。

宋莲萍当即跪地,再三请求大默收她为徒。

大默虽有顾虑,但念其诚心,终于应允。

大默为宋莲萍在庙中找了一间卧房,又备了冬衣棉被。

师徒二人同住古庙,除采买日用品外,把所有时间都用在习武上。

大默将毕生所学倾囊相授,宋莲萍也刻苦练习,武艺进步神速。

转眼间,两年过去,宋莲萍从柔弱女子变成了一个身怀绝技的女侠。

习武奇才,野心渐起

宋莲萍拜师大默后,展现出惊人的习武天赋。

大默原本只打算传授她一些防身的剑法和拳术,但宋莲萍却对大默的绝学轻功情有独钟。

在她的再三请求下,大默终于同意将毕生所学倾囊相授。

大默是一代轻功宗师,他的教导毫无保留。

宋莲萍也刻苦用功,习武进步神速。

仅仅两年时间,她已初具轻功身手,可以轻松越上高墙,飞身跃下数米,堪称"飞檐走壁"。

虽然在大默眼里,宋莲萍的功夫还算不上什么,但放眼常人,已是高手一个。

大默能看出,宋莲萍的习武天赋其实一般。

之所以能在两年内获得如此进境,全凭后天刻苦。

大默断言,若宋莲萍肯再苦练几年,必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到达更高境界。

然而,宋莲萍的野心,却在这时渐渐露出了端倪。

两年的同窗生活中,大默和宋莲萍建立了深厚的师徒情谊。

然而到了1968年秋,宋莲萍已经不愿再忍受寺庙枯燥的生活。

她性格倔强,藏不住心事,大默虽看出端倪,却也没有多想。

就在大默以为,师徒二人即将开始新一轮的教学时,变故陡生。

一日清晨,大默像往常一样练功,取柴烧饭。

待他将第一碗米粥端到宋莲萍房前时,竟发现房门敞开,宋莲萍却不见踪影,只留下一室狼藉。

大默心中顿时升起不祥的预感。

他仔细搜查寺庙,很快发现惊天秘密——自己多年的积蓄,足足2890元,已经不翼而飞。

在那个年代,这笔钱足以购置几间大宅,是普通人毕生的积蓄。

宋莲萍偷盗潜逃的真相大白,大默震惊之余,又感到难以置信。

他万万没想到,跟随自己朝夕相处两年的弟子,竟是这样一个忘恩负义之徒。

师徒二人情谊匪浅,在大默印象中的宋莲萍,也是为人重情重义的。

如今她所作所为,让大默感到自己看人不清,却又心存侥幸,隐隐觉得事有蹊跷。

然而,种种迹象都表明,宋莲萍确实就是个盗贼,她所表现出的感恩和忠诚,都不过是骗取信任的手段。

大默气愤之下,曾想追讨,但他身无分文,宋莲萍又去向不明,最终只能黯然离寺,不了了之。

尽管师徒二人反目成仇,但大默毕竟是出家人,不愿公开弟子过错。

况且在他心里,宋莲萍或许还有回头之意。

直到临终前,大默都没对他人提起此事。

然而在遗嘱中,他还是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记录下来,并留下了宋莲萍的相关信息。

大默绝没想到,就是这些只言片语,日后竟成为警方缉拿宋莲萍的关键线索。

恩将仇报,盗财潜逃

1968年秋天,宋莲萍怀揣从师父大默那里盗取的2890元巨款,悄然离开了九庵庙。

她没有按照之前所说的,前往内蒙古集宁投奔亲戚,而是在山西、河北的一些铁路沿线城镇间辗转流窜,居无定所。

对宋莲萍而言,这2890元钱虽然数目不小,但在她纵情享乐的挥霍下,很快便所剩无几。

事实上,宋莲萍对师父讲述的身世,半真半假。

她谎称父亲已故,母亲是老师,但实际上,父母都还健在。

宋莲萍也并非因家境贫寒,而是与父母争吵后,才离家出走。

宋莲萍的行为,绝非偶然。

早在她未成年时,就因盗窃被捕,有过偷盗前科。

如今她再次铤而走险,完全是顺从本性的选择。

当囊中羞涩之际,宋莲萍想到的,并非安分守己,而是再次以盗窃的方式敛财。

凭借在大默那里学到的一身武艺,宋莲萍打定主意,到铁路沿线火车上盗窃。

1970年,宋莲萍在太原火车站搭上433次列车,这是一趟开往包头的火车。

上车后,她盯上列车上装载行李的车厢。

彼时的火车,一般用铅封将装有旅客行李的车厢封存,待列车抵达目的地,才会由乘务员打开取出。

一般的盗贼,很少会对行李车厢下手。

但宋莲萍却另有打算。

为了防备,宋莲萍并未一上车就动手。

直到火车深夜行驶到宁武站,她才悄悄溜进厕所,从窗户爬上车顶,再移动到铅封的行李车厢处。

她用随身携带的钢丝钳剪开封条,盗走两个行李箱后,趁火车还未进站,一跃而下,消失在夜色中。

这两个行李箱里,装的是192双在当时极为紧俏的塑料拖鞋。

宋莲萍随后在宁武县的一个早市上,将这些拖鞋全部脱手,换得第一桶金。

尽管警方通过种种线索,掌握了不少宋莲萍的犯案信息,但她老练狡猾,始终能逃脱法网。

半年后的一天,宋莲萍又在一列火车上,盯上一名衣着考究的男子。

这名男子身边,放着一个包裹严实的小皮箱。

宋莲萍断定,皮箱内必有贵重物品。

她以"站票"的身份,故意挤进这名男子所在的车厢。

在列车行驶途中,宋莲萍趁男子如厕的空档,盗走皮箱,随即翻窗逃离列车。

皮箱内,竟然装有整整100块当时市面罕见的"上海牌"手表,总价值12000元。

接二连三的盗窃案,引起铁路公安的高度重视。

公安人员加大布控,誓要将"女飞贼"捉拿归案。

然而, 1970年到1972年间,宋莲萍接连作案数十起,先后在太原火车站售票处、朔县火车站、列车长室等地盗窃,虽数次被捕,却都凭借一身武艺逃之夭夭,让警方头痛不已。

从九庵庙离开的两年间,宋莲萍可谓是越陷越深。

她完全抛弃做人的底线,将师父传授的武艺,用在窃取他人财物上。

尽管有几次险些落网,但宋莲萍却更加胆大妄为,真可谓是恶贯满盈。

而大默的遗愿,也终于在宋莲萍愈发嚣张跋扈时,化作警方手中的利剑。

除恶务尽,正道永存

1971年11月,宋莲萍再次出手,盗窃425次列车上的外宾财物。

这趟列车从太原开往西安,搭乘的是来访的罗马尼亚青年代表团。

为确保外宾安全,警方派出30余名干警在列车上守卫。

宋莲萍却对此一无所知。

宋莲萍溜上列车后,趁午休时分盗得女乘务员制服,乔装潜入外宾车厢行窃。

不料,她行迹诡秘,被一位名叫吴扣根的老刑警看穿。

吴扣根察觉情况不对,便尾随宋莲萍。

宋莲萍见事败,仓皇逃进厕所,砸窗跳车。

吴扣根当机立断,鸣枪示警,列车紧急停车,警员沿线搜捕。

最终,宋莲萍中弹受伤,但再次侥幸逃脱。

宋莲萍负伤潜逃回河北老家,躲进张家口一处医院疗伤。

警方从列车上的血迹判断她受伤不轻,开始大范围搜捕女性伤员。

功夫不负有心人,宋莲萍的行踪最终还是被警方获悉。

出于谨慎,警方秘密蹲守,伺机将其一网打尽。

1972年1月12日,潜伏多时的警方,终于在宋莲萍前来复诊时,将其抓获。

为防其再次逃脱,警方决定当天就将其押解至太原。

然而宋莲萍诡计多端,竟在押解途中以要如厕为名,趁机脱逃。

早有防备的押解警员,当即开枪,击毙了这个临终都不知悔改的女飞贼。

就在警方抓捕宋莲萍的过程中,天镇县公安局姜树茂等人,从宋九庵的遗嘱中,获知了宋莲萍的诸多信息。

原来,这位宋九庵,就是宋莲萍的师父大默。

他在1971年去世,将徒弟的种种劣迹都写入了遗书。

大默生前虽对宋莲萍一再容忍,临终前却也看清了徒弟的真面目,留下这份遗嘱,也是希望警方能尽快将其绳之以法。

大默留下的信息虽然只是只言片语,却成为警方缉拿宋莲萍的关键线索。

天镇县警方将遗嘱呈交省公安厅后,很快就确认"女飞贼"正是宋莲萍。

在最后抓捕宋莲萍的行动中,大默虽已不在人世,但正是他的举报,才使警方尽快锁定目标,决定在押解途中就将其击毙,以绝后患。

至此,这个困扰铁路线两年有余的"女飞贼",终于伏法。

从偷盗师门到死不悛改,宋莲萍用自己的行为,完美诠释了何为"忘恩负义"、"恩将仇报"。

而大默虽只是一介武僧,却以自己的方式伸张了正义。

作为宋莲萍的师父,他对徒弟一再容忍,给予改过自新的机会。

但当宋莲萍屡教不改,大默选择用举报的方式,惩治徒弟的错误。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