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糖是现在很多人都存在的问题,尤其是中老年人。
一旦患上糖尿病,最常见的症状就是“3多1少”,也就是“多喝、多尿、多食”、“体重减少”。
而56岁的张大姐就是这样,已经患糖尿病3年了,从3年前白白胖胖的一个人,被折磨成了一个“干瘦”的状态。
尤其前半年,出现了严重的头晕,视物不清楚,手脚麻木,大便干燥,心烦意乱,夜梦多……实在扛不住了,便转投了中医。
找到我后,先给张大姐辨证了一下,刻诊,脉细数,舌淡红而偏干,空腹血糖还有11点多。
症状,情况,也都了解了,那就见方:山药,五味子,山茱萸,葛根,生地黄,麦冬,天花粉,太子参,甘草、玄参、知母、鸡内金、天麻。水煎服,每日一剂。
月余后,患者的症状有所减轻,诸多症状基本消失,病情也得到了大大的缓解,再测空腹血糖7.9。
之后,该方经过加减,继续投用月余,进行调理,诸证悉平。
根据张大姐的症状,辨证来看属于“胃阴不足”。而生地黄,麦冬具有“滋阴清热”的功效;太子参滋补体内的气阴;山药健脾滋阴;葛根生津;天花粉滋阴止渴;五味子,山茱萸也具有生津的效果;鸡内金消食;天麻调理眩晕;玄参和知母滋阴清热。
这就是整个辨证的思路,能很好地“滋阴健脾”,降低体内的血糖浓度。
因为胃阴不足,虚火内扰所以总是饿,就多食,胃阴不足,不生津液,所以患者会有口渴的现象,脾胃阴不足,无法很好地运化水谷,所以患者就会出现多尿,消瘦的现象。
也就是说“张大姐的血糖与胃阴不足”有很大的关系,而以上的药物搭配有很好的调理效果。
因为该患者比较典型,也很有代表性,所以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下,但还是我的那句话,一定要在专业中医的辨证下,方可用此方。
因为中医是“辨证施治”,不能盲目地套用,否则对身体的损害是非常大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