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岁“国民媳妇”转型当“校长”?这一次,她又赢麻了

曾琪说娱乐 2023-11-30 10:04:11

其实飘上周就看了《我本是高山》的点映,当下就在小本本上记下了对片子的一些想法,正面负面都有。

本也想早点跟大伙一起聊聊,但这片突然被狙,搞得我一下不知道从哪里讲起。

直到今天才把想法归纳完,想着综合地聊聊它,至少不单聊一个侧面。

此片的争议部分大家应该都有所耳闻,咱放后面讲。先讲一嘴很少人聊的,《我本是高山》的优点。

首先是海清的表演。

原本大家对这部电影的关注不少都来源于这位好演员,但舆论激荡中,她反而被忽视了。

46岁的海清这几年从国民媳妇转型的决心明显。国民媳妇时期的海清最标志性的,是她眼珠子一转时,伶俐感叠加少妇式娇羞的都市女性特有的精灵感。

但如今,基本见不到海清这种神态。农村女性大地一般的气质,需要她将一些更内敛、更细腻的表达放进表演里。

我们常说神形兼备,但当中神似最难。但这次海清很多肢体语言和神态,还蛮到位的。

海清有胆子表演一些更难表现的角色,还挺期待她后续的转型之路的。

海清在表演上依旧是下尽功夫的,连最细枝末节处都要做到完美重现。

再到电影本身,其实和海清的风格有契合之处,笨功夫下得挺多,细节充沛。

我这几天陆续重温了张桂梅的纪录片,发现《我本是高山》有一个点做得笨拙但有心,就是它融入不少一比一还原纪录片的场景。

比如张桂梅一个人缓慢走在教室走廊外的背影,拿着喇叭催促学生吃饭的场景;

学生夜读场景等。

纪录片

电影中

还有些细节,比如疾病缠身的张桂梅贴满膏药的手掰着药丸的特写等。

纪录片《信仰》

印象最深的是,高三学生集体坐上大巴,前往考场的时候,其他年级的师妹们站在操场上目送,举着拳头喊“师姐加油”的场景。

看电影时,我原以为是用来煽情的,没想到是现实情节。

电影与纪录片《信仰》对比

关于张桂梅培养全校学生们集体一起为每一个高三女学生助力的氛围,现实中还有一个点还蛮动人的:

高三学生进食堂吃中午饭时,为帮助她们节省几分钟排队时间,好赶紧继续学习,张桂梅会拿着喇叭让其他年级礼让高三师姐:

明年后年就轮到你们啦,都一样的哈。(大意)

很微妙的一个情节,却足以看到女孩间互相体恤、支持,一同挑战命运的力量。

其实一开始对电影感兴趣,除了基于现实原型,片名也很吸引我。

高山,既是指代张桂梅这个杰出女性,也指代所有女性。电影中同学们也会集体朗诵:“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我生来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伟人之肩藐视卑微的懦夫”。

这出自张桂梅校长华坪女高的集体誓词,现实中,女校的学生们确实会集体朗诵,以校训明志向。

纪录片《信仰》

然而问题是,即便我们本是高山,但社会现实将我们置于的位置,决定了我们仍旧要做愚公移山的苦功。

而电影里,做了一个不错的改编:

用一对姐妹花的经历,具象化地承接“我本是高山”的内涵。

姐姐很爱学习,成绩也很好,但是被嫁人后被丈夫家暴致死,还留下一个几个月大嗷嗷待哺的孩子。

张桂梅去家访时,看见家里房梁上还写着姐姐留下的字迹:

我本是高山。

她本可以是,却被毁掉了。

另一个妹妹,原先因基础太差,根本学不进去。但姐姐死后,她也没有神迹一般开窍,决心带着姐姐的愿望成绩飙升之类的。

而是因为不知道该怎么面对这个打击,退学跑出去打工了。

其实现实中很多底层孩子就是在一个又一个打击中无奈地任由命运蹉跎,不再有逆袭的可能。

后来张桂梅找到妹妹打工的店子,看着她小小的身躯,在一群开晨会的服务员中喊着“我可以我可以”的鸡汤口号,既没有激动地上前抱住她,也没歇斯底里地表达恨铁不成钢,只是笑着,默默盯着她看。

妹妹发现张桂梅的到访,愣了愣,然后默默哭了。

下一幕,她们心照不宣地回学校。

老师们收到分数消息时,赶了很久的山路去通知妹妹。当时她还在昏暗的房间里烧火,等待命运降落。

直到老师们在山那头就叫喊着这个好消息时,她才冲着蒙蒙亮的山谷山的天空,说了句:

姐姐,我考上了。

这句话的分量,足够震撼整片大山。大山困住她们,大山一样的艰险企图困住她们,但是她,她们,在张桂梅的帮助下,艰难但强悍地颠覆了困难,自成高山。

姐妹俩的际遇,既包含翻转的悲剧性,让观众能具象化地感受到大山女孩走出来的困难,也用妹妹的成长线让人感受到女性的力量。

这份力量,既来自张桂梅,又来自无数命运相同的女孩。

还有一处情节,也让我想和大家分享下背后的真实例子。

电影里,爸爸哥哥为了让马上就要高考的妹妹回家嫁人,把奶奶抬到了学校。而奶奶也真的站在他们那边,拉着孙女就想往外走。

看到这里,我是很不适的。因为这个细节让我在当下就回想起现实中,女性将父权自我内化为价值观之刺痛,而且还都不是孤例。

张桂梅曾被问到,什么年代了,为什么一定要办女子的学校,她省掉长篇大论,说干脆举个例子:

一位妈妈,没钱送高三女儿读书,任由她留在家里干农活,却有钱送初中儿子去补习。

纪录片《大山里的女校》

张桂梅还说过的一个更悲剧的例子。

妻子难产,濒死时想见丈夫最后一面,婆婆觉得女人产房晦气,在丈夫两难犹豫中,妻子咽下了最后一口气。从那以后,丈夫怀抱着巨大的愧疚感活着,天天酗酒,直到意外身亡。

因为愚昧,婆婆让自己家破人亡,孙子成了孤儿。

张桂梅进山接这个孩子去读书时,发现这个婆婆连火腿肠都没吃过,而实际上卖火腿肠的地方离她并不远。

张桂梅本来有些怒气的,但转念理解,这个婆婆一辈子没离开过那样的环境氛围,很难生长出别的觉悟。

不够进步的女性是真实存在的,并且某种程度上,她们的负面影响会很大。

所以张桂梅才决定,通过教育女性,从而改变她自己、她的孩子、孩子的孩子,这样很有效率地改变三代人的认知,从而源头上阻断贫困。

这是张桂梅的初衷,也是《我本是高山》能积聚这么多期待与争议的根本原因:

这是一个太值得被讲述的故事。

于是,我们还是得正视它的不足。

很多人诟病的情节之一,是影片中扮演张桂梅亡夫的胡歌,多次在张桂梅遇到困难时以回忆的方式出现。

有一说一,飘觉得相较于一味歌颂张桂梅的伟大,《我本是高山》有一个意识是对的,就是有在刻画张校长的英雄孤独感,只是落地效果打了折扣。

胡歌第一次出现时,我其实能get到她复杂的孤独感。

因为张桂梅自己也说过,她什么都能克服,唯有孤独让她常难以攻克。

《朗读者》

其实,张校长的奉献也夹杂着很多无可奈何,但绝不是只因亡夫。

原本,丈夫是校长,她是个爱抹口红,爱穿裙子的普通女老师。

是的,张桂梅曾经也很爱打扮,爱出入舞厅。

纪录片《信仰》

但丈夫去世后,她痛苦难忍,觉得离开原来的地方比较容易摆脱悲痛,才自愿调往山区继续当老师。

原本她想着,进山当老师也就当个两三年。但在此期间,她又患上子宫肌瘤,还无钱医治。

就在这个至暗时刻,是学校为她组织了捐款。

张桂梅和大山交下了过命的交情,也才决心不惜一切去回报。

后来她扶贫,成为孤儿院院长。她发现,只有教育才能阻断贫穷。

纪录片《大山里的女校》

能看出来,亡夫只是一个触发点,电影的呈现也仅此而已。投身女子教育,是她一步一步摸索出来的理性判断。

张桂梅的力量感,不是来源于感性吃苦,而在于她坚定地信仰着,无论困境如何,一直在做理性判断,且一直把对人们的爱当作一种信仰去坚定实践。

甚至,她身边最终没留下丈夫的一件遗物。

山里的孩子实在太穷了,她把所有能用的,能穿的,都送了出去。她说:

顾活人嘛对不对

逝者就那么回事了

留着也是留着

体现一个人坚强,不一定要感性煽情。

张桂梅的绝对理性某种程度上就是一种坚强,她对不保留亡夫遗物的坚决背后,是对大山孩子的厚重的大爱。

还有个绕不开的点,就是片中其他女性角色形象,包括逃学的女学生,不认同张桂梅一头扎进工作而没有个人生活而辞职的女老师,都有争议。

实际上,片中自主学习的女学生有,默默奉献的女教师也有,但不是刻画重点。

而在现实中,这些情况也都存在。

女学生中,有对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的觉悟很高,需求很强烈的。她们渴望学习的精神甚至震撼到了原本就认为学习很重要的张桂梅。

是的,有很多很多自发学习的女学生。

当然也有些学生基础差,学不进去的;觉悟没到不想学的,都是有的。老师也同理。无论男女,辞职的有,坚守的也有。

但2小时的电影篇幅中,无法做到:深刻刻画,是艺术呈现的问题。

那些有觉悟的女学生和老师们,都是坚定的践行者,虽然戏剧性不足,但反而动人、真诚。

那么艰难的条件,张桂梅和老师同学们是怎么创造人生奇迹的呢?

学生有信念:第一届女高的毕业生在接受采访时说到了,她曾极其理性的剖析条件和自我期待,最终做出了最佳行为,拿到期待中的结果。

纪录片《信仰》

老师有信仰:你去翻张桂梅的采访,就会发现,她一直在强调信仰,对国家对人民的坚定的信仰。

人民,不是遥远的字眼,是就在她身边的一个个孩子,和孩子背后的一个个家庭。

飘发自内心觉得,张桂梅真的很伟大。她用原本就孱弱的身体去爆发巨大能量,去帮助一群又一群的人改变命运,一次又一次,一年又一年。

我们不提倡老师一定要燃烧自己照亮学生,但她却是这么做的。

《我本是高山》一直反复出现张桂梅爱的《红梅赞》,也是为了凸显她的信仰感。

她耗尽了什么,点亮了什么,值不值,每个人看到的不一样,评价也不相同。听说后续还有将她的故事影视化的项目,我会持续关注下去。

而对于现阶段大众对《我本是高山》批评,我的理解是,这正来源于大众的期待。

观众很希望这次能把属于女性的正剧拍出来,所以期待越大,反馈的声音就会越大。

不过飘还是希望,这样的故事还是会有人继续讲。只有这样,女性电影、女性话题的故事才会慢慢地,被讲述得越来越让观众满意。

0 阅读:0

曾琪说娱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