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城王氏 旧藏 李椿龄 王崇烈 题跋 秦琅琊台刻石
作者诸城王氏 旧藏 李椿龄 王崇烈 题跋
质地纸本
形式1轴
尺寸63x104cm
版本清嘉庆拓本
钤印:鄦阁眼福、周句鑃斋、爰居审定、故里琅邪姑幕 题签:秦琅邪台刻石。兰西藏旧拓本。丁卯津门重装。钤印:维朴谨藏先世遗泽印 题识:1、秦琅邪台刻石为斯篆硕果。其笔法胜太山碑,颇与簠老所藏秦锾背面始皇诏小字相埒,是相斯玉筯篆体真迹。数年前经燕估拓数十百分毕,以黄矾水洗字略尽,旋为雷击坠海湄。土人收取碎石复粘合碑上,其墨本不可读矣。此旧本为兰西所藏,是其先德世传之珎,尤难得也。甲寅新秋,北海李椿龄并书。钤印:臣椿 2、李斯小篆妙绝千古,石刻存于今日者,唯太山廿九字及琅琊台刻石,旧拓本均缺末行。陈寿老所拓始有“制曰可”三字。此两种,先文敏公藏有精旧之品。太山刻为阮文达之物,琅琊刻石则高南阜尚绘石形于上。庚子散失后为张少虞副宪获去。每忆往事,不胜怅惘。此外则峄山碑为李斯遗迹,转刻失真已乏古趣。即以此二石论于斯篆精神,亦仅有大概。然在今日亦祗可作斯篆观耳。世所存秦诏各字洵属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余近得一玉印,其法乃的似斯篆,自非浸润于此者,不能相喻于无言也。今我鄦阁二叔以旧拓琅琊石命题,当此颠连被患之际,尚摩挲题记,其亦自之一念云尔。丁巳孟冬,福山崇烈识。钤印:汉辅一字翰府、白衣修史 提要:《琅琊台刻石》为秦二世元年(前209)刻石。其上秦二世诏书文字尚存十三行,行八字。乾隆间泰州官懋让因见石裂,熔铁束之,得以不颓。第七行“之”字为铁所封。道光间铁束脱而石碎。后有人用铁再束,八行“德”字为铁所封,而“之”字可见。光绪初,陈介祺洗石精拓,“之”字“德”字都被剔出可见。清末,铁束脱而石碎,很多字俱损。残石今藏国家博物馆。此件为诸城王氏旧藏,钤有王绪祖、王维朴父子印鉴,后为郑爰居所得,有王崇烈题跋。
周季木 藏石并跋 秦石权铭
作者周季木 藏石并跋
质地纸本
形式1轴
尺寸54.5x66.5cm
版本民国乙亥年(1935)周季木拓本
钤印:汝南、季木拓赠、足庐珍藏书画金石印、潘 题签:秦石权 题识:秦石权,传世凡二,皆光绪中叶出于高密,形制皆同此石。发见在前,旋归黄县丁陶斋,诏文分刻两面,后出之石为吴愙斋得去,较此大一倍,文则刻于一面,漫灭过半,无此精完也。乙亥(1935)嘉平月,拓奉霜青先生鉴定。至德周进。钤印:周季木 提要:此件秦权为周季木旧藏,有周季木乙亥年(1935)题跋,叙述石权来源。此石权光绪中叶出于高密。出土有两件,另一件石权为吴大澄所得。两件石权形制相同,始皇二十六年诏分刻于石权两面。此件为周季木1935年拓赠友人之作。 周进(1893-1937),字季木,室名居贞草堂。安徽至德(今东至县)人。周学海四子,周叔弢之弟,历史学家周一良之叔。喜藏古陶,碑帖善本,家藏汉杨叔恭残碑、魏曹真碑、食斋祠园刻石等碑帖原石数十种。著有《季木藏印》《贞居草堂汉石影》《魏石经室古玺印景》等。
邹安 邵章 旧藏 邵章 题跋 汉急就章砖拓
作者邹安 邵章 旧藏 邵章 题跋
质地纸本
形式1轴
尺寸33x65cm
版本民国庚申年(1920)邹安初出土拓本
钤印:邹安适庐、适庐所藏、寿祺、桥西邵氏父子所藏记、破铜烂铁断专残瓦之斋、精品 题签:汉急就章草隶砖拓,褧藏。钤印:精品 题识:1、急就章砖专。同年邹景叔拓寄,庚申(1920)冬日邵章志。钤印:邵章小记 2、隶而兼草,与汉简文字相出入。伯冋。钤印:伯囧收藏 提要:《汉急就章砖》民国初年河南洛阳出土,后归邹安。铭文三行,首行七字半,二行九字,三行七字。共计二十四字。为《急就章》第一砖。铭文为:“急救奇觚众异,罗列诸物名姓字,分别部居不杂厕,用日约少”,与《急就篇》原文相同。书体为章草标准字样。此砖拓本因流传稀少,世人一度以为原砖已经佚失,据王壮弘《增补校碑随笔》记载,原石今在日本。 此拓为邹安拓赠邵章者,有邵章两段题跋,叙述此拓由来。 邹寿祺(1864-1940),又名邹安,字景叔,别称广仓,适庐,双玉主人。浙江海宁人。室名朋寿堂、双玉玺斋。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进士。王国维同乡,俞樾弟子,曾入诂经精舍学习,精金石文字之学。 邵章(1872-1953),字伯炯、伯褧,号倬盦、倬安。浙江仁和人。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进士。通版本目录之学,藏书万卷,精研碑帖,工书法。 出版:孟宪钧:《小残卷斋藏碑帖选刊(六)》,《收藏家》2018年7月刊,第58-60页
张伯英 陶北溟 朱鼎荣 谢国桢 递藏 朱鼎荣 题跋 汉群臣上寿刻石
作者张伯英 陶北溟 朱鼎荣 谢国桢 递藏 朱鼎荣 题跋
质地纸本
形式1轴
尺寸35x143.5cm
版本清晚期拓本
钤印:英、云龙山民、铜山张氏小来禽馆、陶氏金石、翔鸾阁精鉴鉨、山阳朱氏、小潜采堂、谢刚主收藏金石文字、旧云盦、小观古阁、文字之福 题签:赵群臣上酬刻石。乙丑(1925)嘉平,云龙山民署检。 题识:1、此石在今河北永年县西六十里娄山(俗名狗山),沈西雝《交翠轩笔记》以为石虎建武六年所刻。考石虎在位既无廿二年之久,而年月又不合,张德容《金石聚》云是赵武灵王廿二年得中山四邑,刻此纪功。然周时不应有李斯小篆体,刘宽夫据《汉书·五王传》定为赵王遂之廿二年。丁绍基推阐时地仞为敬肃王之二十二年,当汉武帝元光四年,其时海内晏然,朝廷无事,故得与群臣上寿勒石此山,其言㝡审,可从。至“酬”字,张德容引董仲舒《春秋繁露》:“故寿之为言酬也。”义至明白,不必更征酎酒之义以释之矣。甲午(1954)八月初三日,坐玄白簃晴窗记之,鼎。钤印:臣鼎手记 2、搨本纸墨甚旧,初在铜山张氏小来禽馆,继归武进陶氏翔鸾阁,五年前北溟手赠,遂为小潜采堂中长物之一。越一日再记。钤印:小潜采堂 3、永年石上酬文,翠墨中吉祥之品。庚子(1960)四月,欣逢刚主长兄六袠双庆,拜手奉此籍作华封之祝。铸禹弟鼎。钤印:铸禹 提要:《群臣上寿刻石》又名《娄山刻石》,为西汉早期刻石,清道光年间杨兆璜在直隶广平府永年县(今河北永年县)西六十里娄山访得。其上刻一行篆书“赵廿二年八月丙寅群臣上寿此石北”。由于早期篆书刻石相当稀少,所以引起金石学界广泛关注,探讨主要集中在刻石的年代,成为晚清金石学界的焦点内容之一。道咸间金石学者刘位坦(1802-1861)提出刻石年代为西汉文帝后元六年、赵王刘遂二十二年(前158)一说,为学界所普遍认可。此石亦为现存西汉刻石中年代之最久远者。刻石为篆书,字体浑朴古拙,篆书中兼有隶法,堪称秦汉之际篆隶过渡时期的书法代表作品。 此本为张伯英小来禽馆旧藏,张伯英题签。后归陶北溟、朱鼎荣,庚子年(1960)适逢谢国桢六十寿辰,朱鼎荣以此拓为“翠墨中之吉祥之品”,举以奉赠,以作华封之祝。有朱鼎荣三次题跋,考订此石刻立年份、记述此拓本传承之绪颇为详尽。 张伯英(1871-1949),字勺圃、少溥,号云龙山民、东涯老人,室名小来禽馆、远山楼。江苏铜山人。清光绪举人。历任北京政府陆军部秘书、将军府秘书、临时执政府秘书长等。擅书法,精金石碑帖之学。 陶北溟(1882-1956),名祖光,字北溟,斋号翔鸾阁。江苏武进人。民国时期北平故宫博物院书画顾问。金石家、书法家、收藏家,精于碑版之学,精鉴赏,富收藏。 谢国桢(1901-1982),字刚主。河南安阳人。1927年毕业于清华国学院,师从梁启超。在明清史、文献学、金石学和汉代社会等领域成绩瞩目。著有《清开国史料考》《晚明史籍考》等。 朱鼎荣(1904-1981),别名铸禹,室名小潜采堂。江苏淮安人。擅古书画、美术史论、古书画文物鉴定。1928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建国后曾任南开大学历史系讲师、图书馆干部。出版《唐宋画家人名辞典》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嘉德拍卖行等;文章内容参考自网络、书籍;若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