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好奇,马斯克的一天是怎样度过的

吕翔大众评趣事 2024-11-12 01:09:10

转载自 徐子葉

最近,美国的 Routine Club 网站把埃隆·马斯克的时间表放到了网上,很多人一看, 都觉得,这哪是时间管理大师?这简直就是时间管理巫师啊!

我身边经常听到这样的抱怨, “一天24小时根本不够用啊!” 可是马斯克却能在同样的时间里创造出如此巨大的成就,这是为什么呢?

这可能源于他的时间分配公式, 24小时= 2x+y。

我先给你讲个故事。

— 1 —

我,很“硬核”

在马斯克创业的早期,马斯克和他的弟弟金博尔两个人就住一个小办公室里,有多小呢?只能放下两张桌子和两个床垫。

这种日子持续了多长时间?六个月。

在那段时间里,马斯克写代码累了直接蜷缩在桌子下睡觉,早上有客户会还得让人提醒回家洗澡。他们弄来了电磁炉,但更多时候他们还是靠便宜又近的快餐度日。

很多年后,当时间来到三次“血洗” 推特的时间点,他的高管科瓦奇问出了和我们大多数人一样的疑惑,为什么在推特工作非得个个高智商且工作超高时长不可?

他没直接回答这个问题,但是作为反抗的例证,他把家搬进了推特总部大楼,每天干脆住在那里。

这是他所推崇的硬核文化,什么是硬核? 就是拼搏、勇往直前、不留退路。

他不是为了工作而工作,而是为了改变世界。他坚信,心理素质不够强大的人是不足以颠覆一个行业的。

— 2 —

2x+y

到底是什么?

我们不禁会问,

我们的时间真的会比马斯克少吗?

答案是否。我们觉得时间不够, 是因为没有挖掘出时间的潜力。

马斯克是如何通过这个公式管理时间的呢?

2x代表两倍专注于重要且紧急事务的时间;

y代表灵活处理其他事务的时间 。

在2x的时间里,他会把自己置身于一个几乎没有干扰的环境中,就像一个武林高手闭关修炼一样,全神贯注地解决这些问题。这种高度的专注,就像一束聚焦的激光,穿透重重迷雾,直达目标。

有多聚焦呢?

在马斯克的时间表中,从早上9点工作到晚上6点吃饭,是没有午休或午饭时间的。这段最漫长且集中的时间是用来处理最重要且紧急的事情的,比如特斯拉的生产故障或SpaceX发射前的关键检测。

那么晚饭后呢?

他会用剩下的时间来处理其他事情,晚上6点到8点是他的晚餐社交时间。这些事情可能是与合作伙伴的会面、对未来项目的初步规划等。这就像是在打好了坚实的基础之后,再去构建大厦的其他部分。

这是马斯克的24小时:

我们把这张图抽象一下:

再抽象一下:

为什么一定要这样安排时间?

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关于你有多少时间可以分配?

假设你早上6点起床一直到中午12点,是一个轮次,计算一下这个轮次有多少个小时?6个小时。

好, 接下来计算一下从中午12点到晚上6点,又是一个轮次,这个轮次有多少个小时?6个小时。

以此类推,晚上6点到晚上12点, 晚上12点到早上6点……

我们来计算一下。

除了最后一个轮次,用于睡觉,前三个轮次可支配的时间有多少?3* 6= 18个小时

按60%的时间利用率计算, 18* 60% = 10.8小时

而在2x+y的模式下,前两个轮次可支配的时间是,9个小时。

很明显, 后者的可支配时间更长。

重要的不是争分夺秒,而是在不同的时间分配方法中,根据自己的需求,找到一个最优解。

2x+y的底层逻辑就是明确目标,分清主次,高度专注。

就像我们在森林里赶路,如果没有明确的方向,很容易迷失在树林中。而当我们知道自己要去哪里,并且能分清哪条路是最关键的,我们就能更快速地到达目的地。

— 3 —

有且仅有, 两种策略

可支配时间的本质是延长。

怎么做?

有且只有两种策略。

第一:块状集中。

块状集中的前提是,运用第一性原理思考,从最根本的问题出发,确定目标的优先级。

比如SpaceX项目,目标是降低太空探索的成本,实现人类移民火星的梦想。

为了这个目标,他在时间分配上会优先考虑那些对实现这个目标有直接推动作用的事情。什么是对目标有直接推动的事情?

比如火箭技术研发、寻找新的材料和降低成本的方案。

再比如在研发Model S的时候, 每次设计会议的时间块内, 团队成员必须速提出创新想法、解决技术难题。

比尔·盖茨每年会安排专门的“思考周”, 在这一周里,他只做阅读与吸收新思想这一件事。

块状时间背后的底层逻辑是专注,是把所有时间集中在最重要的一件事情上。这种规律的作息, 可以让你保持高效, 这种明确的时间限制,可以让你高度集中。

第二:提早开始。

苹果的CEO蒂姆· 库克会在早上4点起床,开始一天的工作, 晚上9点准时入睡。

巴菲特也坚持这种作息模式,早上5点起床, 晚上10点入睡。

村上春树每天早上5点起床,每天跑10公里,坚持了37年, 先跑步再写作,剩余时间再处理其他事务。

为什么要早一点开始?

因为清晨极大地增加了你一天中的可支配时间, 一天中几乎只有在清晨是无人打扰。

— 4 —

举一反三

那么,我们在现实中怎么运用呢?

比如, 你是一个项目负责人,项目中有一个紧急的任务,是要在三天内完成客户的提案,而这个提案关系到公司能否拿下一个大客户。

那么, 你就应该把大部分时间(类似于马斯克公式中的2x部分) 投入到这个任务当中,集中精力做市场调研、分析客户需求、撰写内容方案等。

在这个过程中,拒绝一切与这个任务无关的会议和社交活动,把手机调至静音, 让自己完全沉浸在这个重要且紧急的事务当中。

当这个提案完成之后,再利用剩下的时间(y部分)来处理其他事物, 比如一些日常的沟通,了解工作进展,或者对下一个项目做一些初步的构思。

如何判断你是否增加了可支配时间?

我们先看几个例子做个同比:

这是任正非和雷军的24小时:

这是富兰克林的24小时:

这是村上春树的24小时:

这是沃伦·巴菲特的24小时:

这是泰勒·斯威夫特的24小时:

通过上面这些例子,可以发现,判断是否增加可支配时间有一个基准:就是如果睡眠时间是x,工作和阅读时间是否可以达到2~2.5x,即 2x+y/ x > 2。

最后的话

永远记住:每个人的一天都有且只有24个小时。

24小时=2x+y。2x代表两倍专注于重要且紧急事务的时间,y代表灵活处理其他事务的时间。

为什么?

因为延长可支配时间。

具体只有两种策略:块状集中和提早开始。

只有块状集中,才能把所有时间集中到最重要的一件事上。

只有提早开始, 才能无人打扰,延长一天的可支配时间。

重要的不是争分夺秒,而是在不同的时间分配方法中,根据自己的需求,找到一个最优解。

但, 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

重要的是,我们要如何正确看待时间。

如果这是你的24小时:

这是你的一周:

这是你的一年:

这是整个21世纪:

那么或许我们真正应该思考的是,我们的x/2x是什么呢?比如帮助人类移民火星?

那么,你的x是什么呢?

花半秒钟就看透事物本质的人, 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的人, 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

0 阅读:3

吕翔大众评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