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在特产店买巧克力,发现没中文标签,第二天花买20块,以不符合规定要求赔偿2万

阿亮说人生 2024-10-22 13:40:45

海南一男子在特产店买了巧克力,发现没中文标签。第二天他又买了20块,要求店家赔偿2万元。特产店直呼这是来讹钱的。到底谁对谁错?是不是职业索赔?法院判了!

1.

案情回顾

2024年1月的一天,海南文昌市民Y某来到A特产店,买了一块进口巧克力。回家后,Y某仔细检查发现,这块巧克力的包装上竟然没有中文标签,连原产地、生产日期、保质期等重要信息都没有标注。

Y某心里一动,第二天又来到A特产店,一口气买了20块同样的巧克力,花了800元。

拿着这些巧克力,Y某直接找到了文昌市人民法院,状告A特产店销售不合格食品。他要求法院判决:

“1、退还我购买巧克力的800元。”

“2、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赔偿我10倍的价款,共计8000元。”

“3、再加上精神损失费12000元,总共赔偿我2万元!”

面对Y某的诉讼,A特产店老板傻眼了:“你这明显是来讹钱的啊!第一次买一块没问题,第二天就买这么多,不就是为了索赔吗?”

A特产店的律师也表示:“我们承认商品确实没有中文标签,这点做得不够规范。但是Y某明显是知假买假,属于恶意索赔行为,不应得到法律支持。”

Y某听后立即反驳道:“我怎么就是恶意索赔了?我是真心喜欢你们家的巧克力,才多买几块的。没有中文标签是你们的错,凭什么说我恶意?”

双方各执一词,谁也说服不了谁。那么,到底应该如何判决呢?

2.

法律分析

本案的争议焦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进口食品是否必须有中文标签?

2、消费者知假买假,是否还能获得赔偿?

3、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属于“职业索赔”?

根据《食品安全法》的规定:

1、进口的预包装食品必须有中文标签,包括食品名称、规格、净含量、生产日期等信息。A特产店销售的进口巧克力没有中文标签,确实违反了法律规定。

2、消费者购买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可以向经营者要求赔偿损失。但是,如果消费者明知食品存在问题仍然购买,则属于“知假买假”,不受法律保护。

3、判断是否属于“职业索赔”,主要看以下几点:是否反复大量购买同类问题商品、是否在多地多次起诉、是否存在隐蔽拍摄等行为。如果符合这些特征,很可能就是职业索赔人。

在本案中,法院调查发现,Y某在2020年4月至2024年1月期间,曾在海南多个市县集中大量购买某一类或某一种产品,并以同样的理由向不同法院提起了近40起诉讼。

而且,Y某在购买商品时还进行了隐蔽拍摄。

这些行为都表明,Y某很可能是一个职业索赔人,其目的不是为了正常消费,而是为了通过诉讼获取高额赔偿。

最终,法院判决:A特产店退还Y某购买巧克力的800元货款,但驳回了Y某要求10倍赔偿的诉讼请求。

对此,你怎么看?

0 阅读:0

阿亮说人生

简介:听他人故事,看世间百态,品人情冷暖,悟人生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