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40年代,北京一小院的男主人为了节约,定下家规:“每周只吃一顿肉,不能超过2两。”一天,他急匆匆出了门。回来时,带了一对小碗,没想到,竟花了40根金条。当时,1根金条就能在北京买一处院子。家人看到他豪掷巨资买了一对小碗,气不打一处来。可是,这个男人却不以为然。他小心翼翼地将碗包裹起来,收藏妥当,自言自语地说:“稀释珍宝,独一无二啊!”
这个人,究竟是谁?他寻到了什么宝物呢?他叫孙瀛洲,是北京一家文玩店的老板。孙瀛洲出生贫寒,为了生存,15岁就在文玩店打工。虽然没读过什么书,但他做学徒十分刻苦。加之,天赋极佳,没过几年,便能独立鉴赏各类古董文玩。1923年,孙瀛洲在北京开了自己的店“敦华斋”。因为眼光独到,“敦华斋”很快便成为京城最大的古董店。一天,有人对孙瀛洲说:“后门桥有一家当铺倒闭了,里面可能有好货!”孙瀛洲一听,来了兴趣,急匆匆奔向当铺。果不其然,当铺留存的货底子还真不少,没想到,孙瀛洲却只相中了一对小瓷碗。他对当铺老板说:“这个多少钱?我买了。”当铺老板看了他一眼,不紧不慢地说:“这是我这里最值钱的东西。40根金条,少一分也不卖。”40根金条!别说放在80多年前,就算现在,也是天文数字。孙瀛洲沉思了片刻,咬了咬牙说:“买了!”他拿出全部身家,又借了些钱,得到了这对袖珍小碗。这对小碗,到底是何物?能值如此天价?孙瀛洲的眼光确实“毒辣”。他看上的,是一件绝世宝物,唤名“明成化斗彩三秋杯”。顾名思义,这对小碗是明朝之物。据说,是明宪宗朱见深送给他的宠妃万贵妃的礼物。众所周知,朱见深对万妃用情极深。因而,这对小碗,是御制工艺的最高水平。那么,斗彩三秋杯究竟有何特殊之处,孙瀛洲宁愿倾家荡产,也要把他买下呢?这得先从“斗彩”二字说起。斗彩,又称逗彩,是中国传统制瓷工艺的珍品。它于明朝宣德年间创烧,明成化时最受推崇,是釉下彩与釉上彩相结合的一种装饰品种。斗彩瓷器烧制时,需先用青花钴料在瓷坯勾画出图案的轮廓线,再加透明釉入窑。接着,用1300度左右的高温烧制第一次。烧成后,取出在釉上填入彩料。随后,再次入窑,用900度的低温进行第二次烧制。由此可见,烧制斗彩瓷器,需要极高超的工艺水平。加之,斗彩用于官窑御制,不能有丝毫瑕疵。若出窑后发现效果不佳,立即销毁。所以,流传下来的成品,少之又少。孙瀛洲买下的“明成化斗彩三秋杯”,是斗彩瓷器中的极品。这对三秋杯,高4.3厘米,口径6.8厘米,足径2.6厘米,杯口大敞,杯腹深斜。杯内没有任何修饰,杯底釉下青花双方框线内,书六字楷书款“大明成化年制”。此杯晶莹剔透,胎壁薄如蝉翼。用手指轻压胎体,在光线透视下,能清晰看到指纹。从内壁看,外壁的纹饰若隐若现。最为叫绝的,是杯外壁的斗彩装饰。洁白无瑕的胎体上,釉下青花勾勒野菊、百合花等山石花草,呈色浅淡,幽静典雅。青花所呈云朦状,百合花叶用红彩点出碎花,显得格外夺目。花丛中的蜜蜂和蝴蝶,轻盈起舞。与大面积淡雅之蓝形成鲜明对比。更显清新脱俗。尤为特别的,是紫色蝴蝶的色泽,滞涩无光,与整体釉彩形成巨大反差。有人说,这是明代成化斗彩独有的工艺特征;也有人说,这是当时烧制时的故意为之。正是这点“姹紫”的滞涩,使“三秋杯”成为无法仿制的极品。体现了匠人精巧的构思和出众的艺术修养。杯上描绘的,是秋天的乡居野景,而历时三月的秋季又有“三秋”之称,故而被赋予了“三秋”的雅称。如今,明成化斗彩三秋杯是北京故宫博物院的镇馆之宝,估价已达百亿。当年,孙瀛洲斥巨资买下三秋杯,不单单为了宝物的增值。更重要的,是对文物狂热的爱。新中国成立后,孙瀛洲将自己收藏的3000多件文物,全部捐赠给故宫博物院。其中,明成化斗彩三秋杯也在其中。事实上,作为京城第一大古玩店,“敦华斋”在鼎盛时曾经每日交易古董上万件,雇工近百人。然而,即便已成富豪,孙瀛洲却在生活上极其严苛,他规定全家一周只能吃一次肉,每人不能超过二两。谁也想不到,生活中的“抠门鬼”,在文物的回收上却毫不吝啬。孙老在捐赠全部文物后,被故宫聘用为顾问,为祖国的文物保护事业奉献了一生的心血。据统计,孙瀛洲所捐赠的文物,预估总价达300亿元。从一名普通的古董商,成为国家文博领域的专家和导师,孙瀛洲的经历,也是中国由弱变强的缩影。身如芥子,心藏须弥;得失从缘,心无增减。灿若星辰的中华文化与心如磐石的家园守护交相辉映,形成最美最独特的永恒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