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赐大臣自尽,遭到拒绝,皇帝:全体大臣穿孝服,去他家哭丧

杨司马说历史 2024-07-08 19:03:56
前言

在封建王朝的权力游戏中,一道皇命常常决定生死,当一位大臣拒绝了皇帝赐死的命令,竟引发了惊人的后续事件。

皇帝不仅没有继续施压,反而下令全体大臣穿上孝服,前往他家哭丧。

这个出人意料的决定,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深意?是权谋斗争中的一次巧妙反击,还是皇帝权威的无奈体现?

一、立帝消息

公元前 180 年,吕后薨逝,诸吕之乱瞬间爆发,周勃、陈平等重臣当机立断,力挽狂澜,成功将吕氏一族诛灭。

至此,皇位空悬,代王刘恒意外收到了拥立其为帝的消息, 刘恒作为刘邦众多儿子中低调无争的一位,面对这从天而降的“馅饼”,满心疑虑,一时不知所措。

此时的长安,各方势力如同暗潮般涌动,局势混沌不明,难以预测, 在这关键时刻,刘恒的舅舅薄昭挺身而出,决定冒险入京一探究竟。

他深知此去必定凶险万分,但为了外甥刘恒的未来,为了代国的前途,他毫不犹豫,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征程。

二、薄昭入京

薄昭抵达长安后,这座风云变幻的都城让他深感紧张与不安。他行事小心谨慎,与周勃、陈平等核心人物逐步接触。

通过深入交流,他终于明白了刘恒被选中的缘由原来,刘恒母族势弱,且其性格宽厚仁慈,故而被视作能够稳定朝局、重振汉室的理想人选。

而长安的局势远比想象中更为复杂,齐王刘襄起兵争位,其兄弟在城中积极活动,暗中谋划。薄昭清楚地知道,稍有疏忽,不仅使命无法完成,自己也将性命难保。

但他没有丝毫退缩之意,在长安的大街小巷暗中探访,多方收集情报,冷静分析形势。

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薄昭终于掌握了长安的真实情况,也与周勃、陈平敲定了拥立刘恒登基的具体事宜。

三、刘恒即位

公元前179年,文帝刘恒即位,出于感激薄昭在关键时刻为自己提供情报支持,特此封其为轵侯。

而十年后,薄昭因杀害朝廷使者,触犯国法,汉文帝虽不忍心处决他,但又希望他能够自我了断。

据《史记·外戚世家》记载:“代王即位十七年,高皇后驾崩。

大臣们商议新皇后的人选,鉴于外戚吕氏势力强大,纷纷称赞薄氏仁慈善良,因此迎回代王,尊其为孝文皇帝,同时,高皇后被尊称为皇太后,其弟弟薄昭则被封为轵侯。”

为了让薄昭自行了断,汉文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首先,他邀请大臣与薄昭共饮,并在酒宴上劝导他为自己保留最后的尊严,选择自杀以谢天下,薄昭似乎并未领悟到汉文帝的用意,依然装聋作哑。

对此,汉文帝感到愤怒不已,认为这位舅舅实在是太过不知好歹,既然他不愿以尊严的方式结束生命,那么,汉文帝只好亲自出手推动此事。

三、大臣全体穿孝

于是,在一次早朝上,汉文帝命令侍卫将早已备好的孝服分发给满朝文武大臣,并要求他们在退朝后立即前往轵侯府,为薄昭举行葬礼。

对于这样的安排,部分大臣感到困惑不解:“我们并未听到国舅去世的消息,甚至连他生病的传闻也未曾听闻,为何突然间就要为他举办葬礼?”

由于这些大臣远离权力核心,他们并未公开表达自己的疑虑,只是跟随众人前往轵侯府。

当轵侯府的仆役看到一群身穿丧服的官员走近时,他们本想上前驱逐,却发现来者竟是朝廷重臣,顿时惊恐万分,不敢出言相问。

幸运的是,其中有一位大臣与轵侯交情深厚,并未为难仆役,而是示意他们前去通报主人:“我们是受皇上之命前来为国舅送行的!”

仆役们虽然仍感困惑,但还是决定向主人禀明情况:“我家主人尚在人间!”那位大臣似乎洞悉了仆役的心思,立刻伸手制止,并告诉他们:“你们只需如实禀告即可!

随后,他遣返仆役,相信轵侯必定能够理解他的意图。

四、薄昭自杀

果然,当仆役将所见所闻告知轵侯后,薄昭深知自己已无法再继续装傻充愣,只得长叹一声,选择自杀以谢天下。

《资治通鉴》记载道:“将军薄昭杀害汉朝使者。

文帝不忍心将其处死,便邀请公卿大臣与其共饮,试图说服他自我了断,薄昭坚决拒绝,文帝只好派遣群臣身着丧服前往哭祭,最终,薄昭选择自杀。”

五、汉文帝为何要杀薄昭?

汉文帝作为开创“文景之治”的一代明君,为何非要逼死曾经为自己出生入死的舅舅呢?

到底是因为汉文帝薄情,还是因为在他心中,真的将国法看得很重?

在汉文帝刘恒执政期间,薄昭的死亡引发了广泛关注和争议,薄昭身为皇帝的舅父,在刘恒即位有功,但却因涉嫌杀害朝廷使臣而被判处极刑,其背景让人深感思考。

薄昭获判死刑,首要原因为其触犯了重罪——杀害朝廷使臣,根据当时律法,此举罪大恶极,理当严惩不贷。

汉文帝深知,作为君主,维护法律的公正和权威至关重要,若因亲情而宽恕薄昭,必将引发朝野不满,破坏法律秩序。

从政治层面看,汉文帝新任皇位,根基尚浅,需树立公正严明的形象以稳固政权,对薄昭的惩罚,可向群臣百姓展示其不偏袒亲属,赢得更多支持和信任。

另外,薄昭或许在权力和地位的驱使下,渐生傲慢,其行为已对朝廷稳定及汉文帝统治构成潜在威胁。因此,汉文帝必须采取果断行动。

虽然汉文帝内心痛苦纠结,毕竟薄昭与其感情深厚,在其成长和即位过程中提供过诸多支持。而在国法与亲情之间,汉文帝最终选择了前者。

结语

历史的循环往复揭示着规律的相似性与独特性,西汉初期的政治博弈虽然已逾两千年,其深含的哲理对于现今仍具有启示意义。

权力的诱惑无处不在,然而我们需保持警醒,避免被其迷惑。

唯有对权力有清晰的认知并善加利用,方能为社会带来实质性的益处,实现长久稳定。

0 阅读: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