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三教九流在古代都指哪些吗?三教是哪三教而九流又是哪九流呢

遇见文史君 2024-01-13 23:51:10

三教,泛指三大传统宗教,儒教、道教、佛教。“九流”指上、中、下三等,对于上中下九流则源于《汉书.艺文志》。此书将天下学说分类为九流十家,其中这十家指九流以外加上了小说家,九流分别指: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墨家、纵横家、名家、农家、杂家。而小说家闲事娱乐,古时只有不学无术,不具有功名家业,不耕不织之人,才会去钻研。以此为生,常常需要迎合别人,以迎合读者为首。而古代比较缺乏物质资源,小说家无法服务于社会,故被认为是“不入流”。

万世师表——孔子

儒教

指儒家,南北朝开始把儒家视同宗教,与佛教、道教并称为“三教”。也说是孔教。儒教是中华民族土生土长的宗教”,儒教是礼乐文明的代表。历代王朝都以儒教为国教,包括汉族以外的少数民族,如北方的辽、金、元,西夏及清,孔子为教主。这是孔子生前没有料到的,正如老子被道教奉为教主没有被老子料到一样。

为什么会有一些世人把儒家称之为儒教呢!称之为儒教,是因为围绕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构成了诸多清晰的教条和流派。但儒教并不是现代意义的宗教概念。它没有正式的组织机构,没有严格的规章制度,没有传承机制。

道教

正一道创始人——张道陵

道教,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道家学派是道教的前身,创教于张道陵,源于黄帝和老子,尊奉老子为道祖,张道陵为教主,至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它是我国传统文化遗产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道教源于中国本土的原始宗教崇拜,又融合道家思想和神仙方术学说,以东汉时期张道陵建立五斗米道为标志,道教从此正式创立。在唐宋时期达到鼎盛,更一度成为封建王朝的国教。在这之后,历经元、明、清三代,道教随着封建统治的衰落而走向了世俗,却又大量吸取民间通俗传说中的经典元素,为自身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道”是道教徒信仰的主体,其全部信仰和修行都是以“道”为核心。道教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和主宰者,是宇宙一切的开始与万事万物的演化者;“道”是神明之本。道”有最伟大的德行,它以虚无为体、清静为宗、柔弱为用,无为争;“道”真常永恒,无生无灭,无时不在,无处不有,长存于天地之间。

在道教的“教义”中,成仙的理想是道教的教义核心之一,而养生则是成仙的理论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道教养生的基础是元气论,它也是中国古代哲学、医学、养生学等自然科学的重要基础。道教在强调古典元气论的同时,提出了导引、气功、服食等具体的实践方法。

道教以它清静无为、修道成仙的特质,使现世的人们求得了生命的宁谧和圆满,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甚至是学究天人的李白、苏东坡,都对它如痴如醉。

佛教

释迦摩尼

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前5世纪的古印度,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教传入中国后,又与中国固有的传统思想相融合,逐渐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宗教。

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名悉达多,姓乔达摩,他出生于迦毗罗卫国。释迦牟尼是佛教徒对他的尊称,释迦是古印度种族的名称,牟尼是“圣人”、“贤人”或“寂默”的意思,释迦牟尼的意思就是“释迦族中的贤人”。佛教创立后,在印度几经演变。佛陀及其直传弟子所宣扬的佛教,称为根本佛教。佛陀涅槃后,弟子们奉行四谛、八正道等基本教义,在教团生活中维持着他在世时的惯例。

在佛灭后约100年,佛教分裂为上座部、大众部两大派,称根本二部。此后100余年间续有分裂,先后分成十八部或二十部,称枝末部派。佛教原来只流行于中印度恒河流域一带。孔雀王朝时期,阿育王奉佛教为国教,广建佛塔,刻敕令和教谕于摩崖和石柱,从此遍传南亚次大陆的很多地区。

佛教向亚洲各地传播,大致可分为两条路线:南向最先传入斯里兰卡,又由斯里兰卡传入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等国。北经帕米尔高原传入中国,再由中国传入朝鲜、日本、越南等国。汉武帝时代开辟对西域的交通以后,西域各国与中国内地的政治、经济、文化往来十分频繁,从而为印度佛教的传入准备了条件。佛教传播到每一个地区以后,由于受到当地社会、政治、文化的影响,形式和内容都有相应的变化,形成许多宗派。

国内:有汉语系、藏语系和巴利语系三大系统。它们在发展过程中各自形成一些学派和宗派。汉语系佛教主要有天台宗、三论宗、法相宗、律宗、净土宗、禅宗、华严宗、密宗等;藏语系佛教主要有宁玛派、噶当派、噶举派、萨迦派、格鲁派。此外还有希解、觉宇、觉囊、夏鲁等几个小派。

儒家指导思想

儒家

儒家,是先秦诸子百家学说之一。儒家思想也称为儒教或儒学,由孔子创立。孔子生前曾从事过一项工作,就是在祭祀中担任司礼乐官,这种职业被称为“胥”。《礼记·王制注》中说:“小胥,大胥”,“皆乐官属也。”这个称为“胥”的职业,之后被写作“儒”。许慎《说文解字》中说:“儒,柔也。术士之称。从人,需声”。孔子的学说就是通过“克己复礼”而使“天下归仁”。儒家倡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后来孔门即被称为“儒家”。

最初指的是从事丧葬行业的司仪,后来以此为基础逐渐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影响深远。儒家是中国古代在董仲舒“独尊儒术”之后最有影响的学派。作为华夏固有价值系统的一种表现的儒家,并非通常意义上的学术或学派。儒家思想是中国文明史经历了夏、商、周的近1700年之后,由春秋末期思想家孔子所创立。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在总结、概括和继承了夏、商、周三代尊尊亲亲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

秦代时是以法家思想为政权的统治思想,而汉朝在汉武帝之前以道家思想作为正统思想。秦始皇焚书坑儒后,加之汉字尚处于雏形,不具备准确表达的功能,正统的儒家思想已基本消失。董仲舒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强调以儒家思想为国家的哲学根 本,杜绝其他思想体系。汉武帝采纳了他的主张。从此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董仲舒在具体的政策上将道家,阴阳家和儒家中有利于封建帝王统治的部分加以发展,形成了新儒家思想。在汉代的儒家思想普及过程中,很多社会问题得到解决。儒家思想倾向于施用仁政管理国家,政治家们以此为根据,限制土地过分集中,建立完善的道德体系。提出了包括“限民名田,以澹(瞻)不足”,“三纲五常”,等政策。

道家创始人——老子

道家

道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与儒家和佛教并立的三大主流之一。“道家”既包括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以“道”为核心范畴的学术派别,也包括以老子为教主、以“道”为最高信仰的宗教派别,是一个十分庞大的文化系统。

道家之名起于西汉,魏晋南北朝至清末,“道家”的名下包括道教在内。现代中国学者则将道教从“道家”之名中剥离出去。道家之名,在起始之时,不单指老庄之学,也涵盖汉初黄老;道教兴起之后,古人言道家也将道教包括在内,并将其当作道家之一派或几派来处理。

“道家”,也很少称为“道教”。如晋代写《抱朴子》的葛洪,也称“道家”“仙道”。道家之所以称为道家,乃在于它是以道为家或以道名家的文化派别。所谓以道为家或以道名家,就是视道为人的精神家园,人居留于道而不居于所成。此即老子所谓:“功遂身退,天之道也。”(九章)人依道而行,以道行事,以道为指引,但不执着于所行,不以所成就之事邀功邀名以及邀利,唯以合于道或与道合一为旨归。

以道为指引、为精神家园,乃是由老子率先提出的。在老子之前,人们不是跟从道,而是听从于神,或神在人间的代言人,如王与巫。老子以道引人上路之际,又不得不回答世人的提问:什么是道?道就是我们平常所走的路吗?老子的回答是:道是路,是行事的规则,但并不是平常所走的路,也不是日常行事的规则,而是一条永恒的路,是永恒的行事规则,是精神的家园和依托。老子认为,道是万物之宗,一切事物都是由道产生的。“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老子西出函谷关时给世人留下了五千言的至上智慧经典《道德经》。

农家代表人物——许行

农家

农家,又称“农家流”先秦诸子百家之一。主张劝耕桑,以足衣食,奉神农为祖师,祖述神农。《汉书·艺文志·诸子略》将农家列为九流之一,并称:农家者流,盖出于农稷之官。播百谷,劝耕桑,以足衣食。农家的代表人物“许行”,楚国人。

先秦农家力主“农本商末”,推动统治者确立这项基本国策,并促进社会认同这一价值观念。农家认定,农业是一切财富的基础和来源,一个国家要想安定富足,就必须大力发展农业。而商业则是破坏和损耗社会财富的根源。商人不会创造财富,只不过是拿别人的产品,买贱卖贵,从中渔利。不仅如此,农民劳动多而收获少,商人却付出少而收获多,这种反差和对比会造成农业劳动力的流失。再次,农家认为,农业是道德教化的前提和保证。劝民务农,会使百姓民风淳朴。

农家主张重农抑商,但并不是要否定工商活动存在的价值,他们只是要求从国家意志的高度来缩小和控制工商活动的范围,使工商活动不得成为农事活动的障碍。

法家集大成者——韩非子

法家

法家,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之一,以主张以法治国,“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故称之为法家。法家在战国时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派别,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子”,是广为人知的重要历史人物。

法家更多的是一种思想潮流,没有什么明确的创始人,更没有开门立派,四方讲学。一般认为,春秋时期,管仲、子产即是法家的先驱。战国初期,李悝、商鞅、申不害等开创了法家学派。至战国末期,韩非子则集法家思想学说之大成。

“依法治国”是先秦时期法家著名的主张,在中国历史上最早是在《管子》一书中提出的。《明法》篇中说:“威不两错政不二门,依法治国,则举措而已。”即要以法作为治理国家的举措,使各类事情有法可依,只有这样才能治理好一个国家。

法家在法理学方面做出了贡献,对于法律的起源、本质、作用以及法律同社会经济、时代要求、国家政权、伦理道德、风俗习惯、自然环境以及人口、人性的关系等基本的问题都做了探讨,且卓有成效。但是法家也有其不足的地方。如极力夸大法律的作用,强调用重刑来治理国家,“以刑去刑”,而且是对轻罪实行重罚,迷信法律的作用等。

邹衍

阴阳家

阴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在春秋初期已经用来解释自然现象和社会人事。阴阳家是战国时期主要学派之一,因以提倡阴阳五行学说为宗旨,故名阴阳家,又称五行家。《汉书·艺文志》将其列为九流之一,主要代表人物是战国末年齐国人邹衍。

阴阳家以阴阳五行为理论的根干,但是阴阳五行并不是阴阳家的专利,儒家、道家也讲阴阳、五行。阴阳代表事物的两个方面,即事物的对立面。阴阳家讲的是一种宇宙生成理论,由论说阴阳五行而得名。在中国哲学思想里,阴阳是宇宙形成论的两个主要原则。中国古人认为在阴阳结合与互相作用下产生了一切宇宙现象。阴阳学说不仅指出了组成一个事物的对立面,而且还涉及了对立面的转化,含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五行”一词最早见于古代文献《尚书》,指金、木、水、火、土,代表了世间万物,是人类不可缺少的生活资料。五行学说其含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阴阳五行在汉代取得了支配地位,人们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理解与把握总是在以阴阳五行为骨架的宇宙图式中进行。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最具影响力的哲学,世界著名科技史家、思想史家李约瑟在《中国古代科学思想史》中说阴阳家是中国古代科技思想上的自然主义派,是古代中国人所能想到的至理。

名家

公孙龙

名家,先秦诸子百家之一,又称“讼者”“辩者”“察士”“刑名家”。中国对严谨逻辑思想之开创者,关于名家的起源,《汉书‧艺文志》引用刘歆《七略》的说法,认为出于礼官,因为古代依照名位的不同,有不同的礼仪要遵循,因此礼官会特别擅长于辨别名位之事,成为后代名家的来源。名家代表人物分别有:邓析、公孙龙、宋钘、尹文、惠施、鲁胜、吕才、叶适、傅山、程智等人。

名家的派别有:

合同异派

合同异派,代表人物“惠施”,这一派注意到事物的普遍联系和不断发展,认为事物的差别只是相对于一定的时间、地点和条件而言,主张一切现实差异都只有相对的意义,提出人们在认识中应该否定差异的界限,直至承认一切对立都为无条件的同一,“毕异”的本是“毕同”的。

坚白同异派

坚白同异派,主要代表人物是“墨子、杨朱”。合同异派和离坚白派在认识上所犯的各持一端的片面性错误,经其墨子、杨朱的努力而有所纠正。《庄子·骈拇》云:“骈于辩者,累瓦结绳,窜句棰辞(棰辞二字据王叔岷说补),游心于坚白同异之间,而敝跬誉无用之言非乎,而杨墨是已。

离坚白派

主要代表人物是公孙龙。这一派注意到事物和名称的差异、独立和稳定,强调不同名实的不同质的规定性和发展的中断性。他们认为,万物都是各自独立、互不相同的,甚至一物之中的各种属性也是互不相关的,因而否定了事物和概念之间的相互联系。这一派的著名论题为“白马非马”和“坚白石二”。

他们认为“马”是“形”的,“白”是“命色”的,“命色者非命形也”,所以说“白马非马”。他们又说,眼看不见石之坚,而只能看见石之白,因此“无坚”;手摸不着石之白,而只能触及石之坚,因而“无白”,由此断言“坚”和“白”是互相分离、各自独立存在的。

名家学者首先将“语言”与“事实”分离开来,让语言变成纯粹运思的符号。接着,又任意挪移这些符号,有意识的违反语言约定俗成的内涵与外延,使得变异的语言本身就变成哲理思辨的内容。(也就是说,在名家学者的思想里,语言不再只是思辨用的工具,而是思辨的主要对象)。

墨家鼻祖——墨子

墨家

墨家,创始人“墨翟”,墨翟又叫作墨子,墨家鼻祖。墨家是先秦诸子百家中重要的学派之一,在当时和儒家一起并称为先秦时代的两大“显学”,有“非儒即墨”之说。又因创始人是墨子,故而这一学派被称为墨家学派。

《淮南子·要略》载:“墨子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可见墨家是从儒家分出来的。但墨家的主张和儒家是针锋相对的,儒家主张“爱有差等”,墨家则主张“兼爱”;儒家信“命”,墨家则“非命”;儒家“盛用繁礼”,墨家则俭约节用;儒家严义利之辨,墨家则主张“义,利也”;儒家希求“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墨家则“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等。墨家主张“兼爱”,反对儒家从宗法制度出发的亲疏尊卑之分。(兼,视人如己;兼爱,即爱人如己,“天下兼相爱”,就可达到“交相利”的目的)。

墨家在哲学的贡献上,墨家以“耳目之实”的直接感觉经验为认识的唯一来源,认为判断事物的有与无,不能凭个人的臆想,而是要以大家所看到的和所听到的为依据。《墨子》中写道:“天下之所以察知有与无之道者,必以众之耳目之实,知有与亡(无)为仪者也。请惑闻之见之,则必以为有;莫闻莫见,则必以为无。

墨家认为,要检验人们的认识正确与否,必须有一个共同标准,即言“必立仪”。在《非命》上篇中说:“言必有三表。何谓三表?子墨子言曰: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墨家同时还“以名举实,以辞抒意,以说出故”概括地揭示了概念、判断、推理这三种思维的基本形式。墨家所说的“以名举实”的“名”就是概念。“实”就是客观事物及其本质属性。“举”,《经上》篇里说:“举,拟实也。告之以名,举彼实故也。”“拟”就是模拟、反映。

(《明鬼》下篇)墨家认为,人的知识来源可分为三个方面,即闻知、说知和亲知,闻知是传授得来的知识,说知是推论得来的知识,亲知是亲身经历得来的知识。

纵横先师——鬼谷子

纵横家

古代,纵横最初只是表方向的概念,南北向称为“纵”,东西向称“横”。“纵”指“合纵”,即合众弱以攻一强;“横”指“连横”,即一强连一弱以破获众弱,前者主要以“连”为主,意即如何能用外交手段联合团结,即阳谋多阴谋少;后者主要以“破”为主,意即如何利用矛盾和利益制造裂痕,即阴谋多而阳谋少。

纵横家,指春秋战国时期从事合纵或连横外交运动的政治家、外交家及军事家。纵横家起于战国时期的齐、秦并强之时,彼时,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国力日益强盛。

纵横家的宗师鼻祖是鬼谷子,其他的纵横家代表人物分别有:公孙衍、苏秦、张仪、楼缓、乐毅、邹忌、毛遂、虞卿、甘茂、范雎等人,事皆详于《战国策》。《汉书·艺文志》载,纵横家曾有著作“十二家,百七篇”,今皆已亡佚。纵横家文献今存《鬼谷子》十二篇、《战国策》三十三篇。

纵横家论行结交,择主而从,以口舌为武器进行外交对抗,并不争于儒、道、墨、法的思想观点之间,而是着重探究把握人心的方法,探究论说的技巧,总结研究游说中如何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他们将谋划、计策、战略、战术等问题的解决之道归之于谈判,认为大至国家,小至个人福利,无论权威、财富、地位,甚至男女情爱都可以通过谈判来解决,其辩辞具有“攻心”的实用性。

纵横家驰骋诸国,显赫当时,受命之后,可以自主采取有效办法而不受当权者制约以完成使命。《汉书·艺文志·诸子略》说:“言其当权事制宜,受命而不受辞。此其所长也。及邪人为之,则上诈谖而弃其信。

杂家

杂家,中国战国末至汉初的哲学学派。以博采各家之说见长。以“兼儒墨,合名法”为特点,“于百家之道无不贯通”,是很鲜明的一派。杂家虽是以道为本集合众说,兼收并蓄,然而通过采集各家言论,贯彻其政治意图和学术主张,故也可称为一家。其主要代表人物有:吕不韦、刘安、尸佼。

《汉书·艺文志·诸子略》载:杂家著作有《盘盂》二十六篇,《大禹》三十七篇,《五子胥》八篇,《子晚子》三十五篇,《由余》三篇,《尉缭》二十九篇,《尸子》二十篇,《吕氏春秋》二十六篇等。胡适先生在其《中国中古思想史长编》中认为:“杂家是道家的前身,道家是杂家的新名。汉以前的道家可叫作杂家,秦以后的杂家应叫作道家”。研究先秦汉之间的思想史的人,不可不认清这一件重要事实。

战国末期,经过激烈的社会变革,封建制国家纷纷出现,新兴地主阶级便要求在政治上、思想上的统一。在这种呼声下,学术思想上出现了把各派思想想融合为一的杂家,杂家的产生,大体上反映了战国末学术文化融合的趋势。

“三教九流”,旧指学术或宗教上的各种流派。也是指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此词无褒贬,而在古代白话小说中,往往具有贬义。原本是古代国人对人的地位和职业名称而划分的等级,以等级的不同依此来审视规范道德行为,以化解单一的道德规范导致的潜在社会矛盾。

0 阅读:5

遇见文史君

简介:探索学习华夏五千年、闻晓九州天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