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榕路上巧遇陈毅,正打算绕道走,陈毅拦下她:你爸爸一切都好吗

南书房 2024-05-15 13:26:26

1973年,第二次落难的邓小平终于恢复了党内职位,甚至比落难前职位还高一些。

从江西回到北京后,邓小平夫妇第一时间去看望患癌的陈毅夫人张茜。

看着被癌症折磨的异常憔悴的张茜,邓小平心里特别不好受,张茜知道自己就要去陪伴陈毅了,她希望邓小平可以帮忙照顾自己的小女儿陈珊珊。

邓小平点点头道:“你放心,珊珊是我看着长大的,我一定会像对待自己女儿一样对待她的。”

一、邓小平和陈毅的革命友谊

1952年,邓小平调任国家副总理,两年后,陈毅也由上海调任中央,担任副总理。在当时,二人都是周总理得力助手。

住进中南海后,邓小平、陈毅、谭震林、李富春四人是邻居。邓小平家就在陈毅家隔壁。

邓榕回忆到,在小时候,自己和陈毅小女儿陈珊珊是很要好的姐妹,两人一起上学,一起去学弹钢琴,一起去游泳。那个时候,邓榕经常去陈毅家串门,当然,陈珊珊也是经常去邓小平家玩的。

邓榕回忆到,父亲有空闲时,他会到陈毅、谭震林几个老战友家闲聊,那个时间,经常可以听到几个大人聊的哈哈大笑。

随着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到来,不管是邓小平,还是陈毅,都遭到了政治迫害和误解。

二、邓小平遭受不公

1967年1月,中央下发文件,取消了邓小平参加政治局会议的资格。

4月,《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没点名批评邓小平的文章,从这篇文章中,邓小平明白,党内对自己的批评,将会继续升级。

4月3日,邓小平主动给毛主席写信,在信中,邓小平诚恳地希望可以和主席见面,当面求教主席。毛主席没有回信,后来邓小平才知道,当时毛主席没有在北京。

5月,汪东兴代表毛主席前来看望邓小平。此时,邓小平夫妇基本已经处于软禁状态。

汪东兴告诉邓小平,凡事要忍耐,邓小平和刘少奇是可以分开的,有事情可以给毛主席写信。

可以说,毛主席这句话,已经表明主席是信任邓小平,也是尽可能地保护着他。可以说,在邓小平第二次落难时,正是由于毛主席的保护,让邓小平没有和刘少奇遭受一样的命运。

不久后的一天,邓榕刚刚走出中南海的家门,迎面碰到了陈毅。

看到表情极其严肃的陈毅,再想着父亲如今遭受的政治风暴,邓榕决定绕道走,邓榕虽然年纪小,可是她明白父亲如今的处境。

然而,看到邓榕,陈毅却没有一丝一毫的“避嫌”,反而主动走到邓榕面前一把手拦下来,语气充满了关心道:“你们一切都好吗?”

邓榕点点头道:“谢谢陈毅伯伯关心,大家都好。”

看着陈毅如此关心,邓榕内心是非常感动的,要知道,在党内严厉批评父亲的当下,真没有几个同志会如此关心他们,毕竟,一旦被有心人利用,这可是有很大政治风险的,这也说明了陈毅是一个刚正无私的人,说明了陈毅和邓小平之间拥有着深厚的革命友谊。

陈毅语气柔和地说道:“要相信党,我坚信,小平同志的问题,一定会很快搞清楚的。”

实际上,此时陈毅的处境,也不是很好,两年后,陈毅夫妇同样被下放劳动,甚至在陈毅病重时,还一时半会不能回北京治疗,直到1970年10月,才在周总理亲自干预下,回到北京治病。

三、邓小平复出工作

1967年秋,就在陈毅和邓榕中南海谈话后不久,邓小平的子女被要求搬离中南海,邓小平夫妇则被变相软禁。

在被软禁的两年里,邓小平白天只能看书读报,这两年,邓小平工资虽然照发,可是这笔工资是由组织代收的,邓小平要用钱,只能申请,为了让在外孩子们能够过得好一些,邓小平夫人卓琳,总是想尽办法给孩子们寄钱。

值得一提的是,在邓小平夫妇不能照顾孩子们的时候,是汪东兴出面,保护着照顾着孩子们,这是毛主席的指示。

毛主席对邓小平始终是认可的,1967年7月,在武汉视察时,毛主席就明确表态,邓小平是一个文可比周总理,武可比林彪的人,邓小平还是要出来工作的。

1968年10月底,在中央会议上,一些阴谋分子提出开除邓小平党籍,毛主席在关键时刻保护邓小平,毛主席指出,他要替邓小平讲几句好话,开除党籍这个问题一定要慎重。

1969年10月,邓小平夫妇离开北京,下放到江西新建劳动。

1971年10月,毛主席在杭州视察时提到了邓小平,毛主席提到,在渡江战役中,邓小平负责的前委,起到了关键作用,可以说,在邓小平落难之时,毛主席这番讲话,对于邓小平复出是一个信号。

1972年1月,邓小平从相关渠道,听到了陈毅去世的消息,一瞬间,邓小平泪流满面。在陈毅追悼会举行之前,毛主席临时决定参加陈毅追悼会。

在安慰陈毅家属时,毛主席再次提到了邓小平,毛主席在众多党员干部面前指出,邓小平问题是属于人民内部矛盾。

一直促成邓小平复出的周总理,马上意识到这是一个邓小平复出的契机,他指示陈毅的子女,要将毛主席这番话“传出去”。

同年8月,邓小平给毛主席写信,一方面承认了某些错误,一方面他表示愿意出来工作。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时间,周总理为邓小平复出工作,作出了很大程度的努力,甚至不惜和四人帮作斗争。

1973年2月22日,邓小平一家回到北京。汪东兴代表毛主席,亲自安排邓小平的住处。

同年4月,邓小平基本恢复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邓小平在张茜病重时,郑重答应了张茜会好好照顾她和陈毅的小女儿陈珊珊,之后的岁月中,陈珊珊在邓小平家住了一段时间。对于陈珊珊的工作和生活,邓小平一直非常关心。

老一辈革命家的战友情,是值得人们敬佩的,在邓小平“落难”时,在不少同志批评邓小平,疏远邓小平时,陈毅却毫不避讳地和邓小平站在一起,邓小平女儿邓榕曾说道:“父亲和陈毅元帅是亲密的战友,他们不是兄弟,却如兄弟一样信任对方。”

0 阅读:1085

南书房

简介:以专业的眼光让历史更加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