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德军的天才步枪,一个班能打一个排,苏军伤兵抱怨:真是羡慕

意智说历史 2024-05-09 09:10:47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方芳

编辑|t

引言

说起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解锁闪击波兰成就,直接引爆了二战的欧洲战场。其实在同年更早的时候,德国曾经同时兵指挪威和丹麦,逼得丹麦投降、挪威政府流亡。这一时期可谓是他们的高光时刻。

然而到了1942年,打了三年多的二战进度条已经过半了,这个时候的德国因为损耗过大,已经没有办法像最初那样对战场有着强大的掌控力,尤其是对苏作战的东线战局,发生了很大的历史性转变。

但有一支部队却没有像战友那样失败的毫无悬念,而是一直坚持作战。有人认为这支部队之所以能够在那样劣势的战局中抵抗苏军,是因为他们装备了一种全新的武器,这种武器让苏军吃尽了苦头。

这种听起来神秘又强大的武器,就是后世被称之为天才步枪的StG44突击步枪。

(二战时的德军)

一、应对战场形势变化,武器也需要推陈出新

到底是工业发展水平造成了武器的进步,从而引发战场形势的变化还是反过来,像是一个莫比乌斯环,没有标准答案。

但可以肯定的是,二战跟一战的主要作战方式是有非常大的区别的。首先,一战主要都是阵地战,这种战斗模式非常清晰的划分出了进攻方和防守方。

(一战中在壕沟里作战的士兵)

跟它的名字一样,防守的一方要建筑很多防御工事,例如挖战壕等,这个防御工事还不是一层就结束了,通常要绵延很长。他们也凶猛的攻击,这种攻击是为了阻止敌人的前进。而攻击的一方则相反,要以猛烈的火力,一层一层的打破对方的防守。

到了二战,虽然也可以说是阵地战,但由于军备的发展,整个战场的形势就复杂的多了,双方的交战距离更近了,这时候再看之前的武器,就有点不能应付当下的局面。

比如步兵广泛使用的轻机枪和MP18步枪,轻机枪射程远威力大但也重,后座力又强,一般来说只能架在地上使用,这一点我们在很多影视剧中也可以看到。

(德国MG14战斗机枪)

另外的步枪倒是可以背着向前突进,但这种枪使用的是手枪弹,也就是说它的射程和威力跟轻机枪没法比。

经过战争的启发和检验,人们发现这两种枪械之间存在一个致命的空白区。

于是一个天才的改良想法出现在了希特勒掌控下的好战德国,这就是研发一种具有冲锋枪特性的步枪,它能够装填更多的子弹,威力比传统步枪大,但重量比轻机枪轻。

(StG44步枪)

二、StG44突击步枪坎坷的问世历程

在后世看来非常天才且具有跨时代意义的步枪问世历程不可谓不艰辛,它的设计理念被希特勒本人否决过两次,最终甚至要以一种“挂羊头卖狗肉”的方式来生产并实战检验。

StG44步枪的设计理念第一次送到希特勒面前的时候,这位参加过一战有着丰富经验的元首根本不屑一顾,因为当时向他汇报的人着重强调这种枪可以替代轻机枪,可在希特勒看来,这两种枪的射程根本没有办法相提并论,替代这种事情从何说起?

第二次相关将领再去解释的时候就学聪明了,他不再提轻机枪,只是去说这种设计的先进性。这一次希特勒倒是没有否认这种设计理念,他考虑的问题更加现实了。

(StG44步枪)

你要使用一种全新制式的武器,总要有新型弹药吧,那之前储备的那些弹药以及生产线要怎么处理呢?现在正在打仗,各方面供应都非常紧张,这个时候放着现成的弹药不用,反而费时间费力的去生产全新的武器弹药,这不是添乱吗?

尽管希特勒本人不赞同,但一些军方人士对于这款步枪的前景还是非常看好的,他们决定照旧生产并投入实战。

(使用StG44步枪的德国士兵)

当然,触怒希特勒这样一位元首也是非常危险的事,于是他们用了一种传统的冲锋枪编号方式,把这种枪改名为“MP-43”、“MP-44”,改了个名字的新型步枪得到希特勒的生产批准。

负责设计生产的是德国的黑内尔兵工厂,著名的MP18冲锋枪就是由他们设计的。其实他们早就接到了军方的要求,开始着手研发,并由天才枪械设计师胡戈·施迈瑟担任方案设计师。这款枪的天才之处在于研发出了一种介于手枪弹和步枪弹之间的中间型威力枪弹。

(MP18冲锋枪)

这种枪弹比传统步枪弹更短,弹头更轻,装填的火药更少,这也减轻了整体重量。虽然有效射击距离短了,但后坐力也减小了,可以支持连续准确的瞄准射击。

瞒着元首制作的样枪全部给了东线作战的部队使用,在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后期,这种枪确实是不负所望,它可以自由选择单发和连发两种设计模式,子弹的容量也由20发增加到了30发,这样大的进步真是让苏军吃尽了苦头,而得到甜头的德军一致要求增配这种武器。

(斯大林格勒战役惨烈战场)

这种枪也终于得到了希特勒的认可,并亲自命名为StG44,下令优先生产并装配。

三、没有改变战局,却对后世产生重要影响

StG44的先进性在后续的战斗中不断的被验证,在战争后期的柏林战役中,这种步枪造成了苏军巨大的伤亡损失。

依靠新武器的特性,又是德军一个班甚至能打苏军一个排。二战战场上的苏军,因为装备差距吃了不少亏,伤兵们躺在病床上的时候时常抱怨,十分羡慕德军的装备。不过光是羡慕也没有用,弥补差距还是需要实际行动才行。

整体的战局往往不可能由一个武器所左右,希特勒的战略企图跟德国当时的实力是不相符的,即使拥有这样的武器,也最终走到了战败自杀的结局,那么StG44步枪怎么样了呢?

(AK47自动步枪)

这种步枪最大的受益者成了苏联红军,在后期的对德作战中,他们缴获了大量的StG44反过来对付德国,在这种装配中间威力枪弹的半自动卡宾枪启发下,他们设计出了新型自动步枪,这就是大名鼎鼎的AK-47。

这种步枪影响了很多国家,改变了他们设计枪械的思路,被称作是上世纪最杰出的步枪。

当然,StG44的伟大还不止于此,它甚至改变了很多作战方式,直到今日很多国家的陆军士兵还延续着没人装备一支中等射程全自动步枪的战术思路。

参考资料:

[1]东戎,明光.拨开历史迷雾:AK47是否承袭Stg44?(上)[J].轻兵器,2014,(06):14-20.

[2]AK猎手 .StG44突击从这里开始[J].小哥白尼(军事科学画报),2013,(11):46-48.

[3]卞荣宣.梅花香自苦寒来——德国StG44突击步枪出笼纪实[J].轻兵器,2002,(12):31-34.

5 阅读:1961
评论列表
  • 2024-05-12 14:51

    技术总是不断向前,当前无人机的快速发展和战场使用已经使步兵手中的枪械变的用处越来越小,面对天上看着你的无人机,步兵经常看的见打不着,跑不过,再勇敢的士兵也会绝望和崩溃,这是降维打击啊,还好我们也掌握了这个能力。

  • 2024-05-11 23:12

    德国初期的势如破竹,并不是武器的先进所带来的!而是英法在凡尔赛条约的限制所带来的的后果,一战之后德国只能拥有20万的国防军!德国为了能保持国家的军队素质,把这20万的国防军以士官及军官来训练的!这也就是二战初期德国扩军后的军事实力凌驾英法联军的现实!

意智说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