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年光有限身,不如怜取眼前人。晏殊6首经典诗词,闲雅有情思

荔枝姑娘诗词赋 2024-04-11 11:19:26

晏殊,北宋能文能武的男人。所写文章内容丰富,词藻华丽,“为天下所宗”;

宋词婉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笔触细腻,所描绘出的宋词形象,美丽而婉约。这些美好的元素,即使穿越了时光的尘埃,仍然闪烁着纯净的光芒。

晏殊6首经典诗词,属于他的“闲雅有情思”的诗歌,且听他”一向年光有限身,不如怜取眼前人。“

荔枝姑娘的理解是:光阴快逝,人生苦短,抱紧眼前人。

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

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

——宋·晏殊《采桑子·时光只解催人老》

这首词以时光的流逝为背景,抒发了离别的哀伤和人生的感叹。通过描述长亭送别的场景,以及泪湿春衫、借酒浇愁的情节,表达了离别的痛苦和无法忘却的回忆。同时,通过描写西风梧叶、朦胧月色和雁唳等意象,刻画了一个秋夜的凄清和孤独。

词人通过对离别和时光的感悟,抒发出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他明白时光荏苒,人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衰老,而离别也是无法避免的现实。但是,他并没有沉溺在痛苦之中无法自拔,而是通过更加明净的境界和乐观的态度,去理解和面对人生的挑战和困难。

词中的语言温润秀洁,情感真挚,意象生动,既表达了离别的哀伤和痛苦,又透露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未来的希望。这种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让这首词成为一首具有启示性的文学作品。

静守时光流逝,岁月如歌,诗酒谈心,梦间,青春与你我不复初遇。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酒筵歌席莫辞频。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

——宋·晏殊《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

这首词道出了人们对人生短暂和无常的感叹,以及在面对有限生命时的无奈与悲伤。

词人在词中提到,人生中充满了离别和重逢,而每一次离别都会让人感到心痛和失落。因此,他提倡及时行乐,珍惜眼前的美好和幸福。

词人还强调了珍惜当下生活的重要性。他提到,人们常常会想念远方的亲友,或是惋惜风雨中凋落的花朵,而忽略了眼前的生活和情感。因此,他提倡要珍惜眼前人,以及与他们共度美好时光。

这首词告诉我们人生短暂无常,要及时行乐珍惜眼前生活,而这也正是我们生活中应该具备的态度。

相聚也在岁月中,悄无声息的缓缓而行,拨动着时光下,归心似箭的心声。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宋·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晏殊的《浣溪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诗作,其中“无可奈何花落去,小园香径独徘徊”一句更是传颂千古。

在这首诗中,晏殊表达了他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深刻思考。夕阳西下,光阴荏苒,美好事物的消逝让人无可奈何。然而,这首词并没有因此而陷入悲观和虚无,反而通过对美好事物的再现和对生活的领悟,让我们重新认识到了时间的流转和人生的无常。

当我们面对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时,不必过于悲伤和绝望。虽然它们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但它们会以另一种形式再次出现。这种重现并不是简单的复制或再现,而是以一种新的、不同的方式出现,让我们重新感受到它们的美丽和魅力。

晏殊通过自己的感悟和思考,将人生的哲理融入到了清丽的语言之中。他的词不仅表达了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和对人生消逝的悲伤,更让我们在阅读中不断领悟人生的真谛,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和价值观。

碧海无波,瑶台有路。思量便合双飞去。当时轻别意中人,山长水远知何处。

绮席凝尘,香闺掩雾。红笺小字凭谁附。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

——宋·晏殊《踏莎行·碧海无波》

这首词以离愁别恨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爱情的执着和对时光的感慨。作者通过回想过去的轻别,表现了对情人的深深思念和懊悔。同时,作者也表达了自己的痴心和无奈,因为山高水远,无法再见到情人,也无法将自己的情感传递给她。

在表现情感方面,作者运用了内心独白和细腻的心理描写手法,使读者感受到了作者的情感深度和真挚。此外,作者还巧妙地运用了意象和比喻来表现自己的情感,如“碧海无波,瑶台有路”、“轻别意中人”、“山高水远何处寻”等,这些词句既表现了作者的内心感受,也使读者更加容易产生共鸣。

结尾一句“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用细腻的情感描写了作者的孤独和无助。这也使读者联想到离别时的痛苦和思念的难熬。同时,作者也通过这个结尾表达了自己的执着和坚韧不拔的情感,让整首词更加深刻动人。总之,这首词以离愁别恨为主题,表现了作者的真挚情感和对时光的感慨。它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和意象运用,使读者感受到了作者的内心世界和情感深度。同时,这首词的结尾也十分出色,让整首词更加深刻动人。

时光荏苒,只有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里,才会若有若无的感受到。曾经岁月,就那样悄然无息的流逝,带走的,还有一段最温暖的回忆。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宋·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晏殊的《蝶恋花》以其深情款款的笔触,将离别之痛描绘得淋漓尽致。在这首词中,他所选取的每一个意象,无论是“槛外轻寒,兰菊带露”,还是那“斜斜的银辉”,都充分展现出他深深的忧愁和孤独。

其中,“西风凋碧树,一个人独上高楼,望到路的尽头”这段描述,更是将离别后的孤独和等待展现得淋漓尽致。这种孤独并非源自空间上的空旷,而是源自心灵深处的空虚和失落。

然而,即便面对这样的困境,词中的主人公依然有那一份坚韧和决心,选择在“狭小的帘幕庭院里独自忧愁”,而不是选择逃避。当她抬头看向那空旷的远方,“望尽”的是归人的期待,也是对自己的挑战和勇气。

尽管“望而不见,虽孤独,却也悲壮”,但这也恰好印证了那句“不怕思念的夜太长,就怕思念无处安放”。在这个意义上,这样的夜晚并非是令人恐惧的,反而是主人公对于思念的深深珍视。她在每一个孤独的夜晚中,寻找着思念的寄托,让思念得以安放。

《蝶恋花》这首词以其深情、坚韧和勇气,让我们看到了婉约派宋词中怀远伤离之情的另一种可能。它不仅展示了离别的痛苦,也展现了主人公面对孤独和思念的坚韧和决心。

即使痛苦深入骨髓,即使命运深渊无底,我仍只愿你笑容如初,岁月如诗。

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情三月雨。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宋·晏殊《玉楼春·春恨》

这首《玉楼春》以女性的角度,抒写了人生的离别和相思之苦。在词意上,它来源于李煜的“一片芳心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蝶恋花》)。这是词人在感受到人生短暂、聚散无常以及盛宴后的孤独等情绪时,所引发的感慨。

“天涯海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这句话原来表达的是相思之情深不可测,无处不在,即使是远在天边的海角也有尽头,而相思之情却无法找到尽头。这种深深的思念和爱意,让人无法忘怀,也让人感受到人生的苦短和无常。

花开花落,情深不变。不管是花开还是花落,你都是我心中最美的记忆。这种深情在心头不断涌动,如三月春雨般滋润着我的心灵。无论身处何方,我都不会忘记你带给我的幸福和温暖,这份情感将永远伴随着我,成为我生命中最美好的回忆。

在《玉楼春》中,这种相思之苦被生动地描绘出来,让人深刻地感受到人生的苦短和无常。同时,它也表达了对于爱情的深深向往和追求,让人感受到爱情的美丽和力量。这种情感深深地烙印在人们的心中,成为我们生命中最美好的回忆之一。

天涯海角有尽头,相思却无止境,它如同一股洪流,无法遏制地流淌着。

9 阅读:429
评论列表
  • 2024-05-18 17:31

    渐吟渐唱渐交心,渐山渐水渐知音。 渐行渐暖渐春风,渐悲渐喜渐故人。 正应了那一句:与君初相见,犹如故人归。

  • 2024-04-29 13:32

    东墙杏子》 离时一树白, 而今满枝果。 半月未相见, 春色不待我。

  • 2024-04-29 13:32

    甲辰谷雨立节》 谷雨节气立, 今春又将离。 桃杏轻易去, 柳絮糊眼皮。 梨花白若雪, 海棠红欲滴。 月下蛙声远, 巢燕晨语急。 凭高原上望, 荒野田间移。 这岁均未见, 屋囚因有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