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刘伯温不阻止朱元璋灭掉日本,后面就没那么多事了

小遇说历史 2024-01-12 11:58:12

中国历史上曾有一段被后人津津乐道的故事,那就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有机会一举灭亡日本,如果不是当初朝廷的决策不同,东亚历史可能因此而大为改写。

背景:朱元璋欲灭日本,显示大明国威

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金陵称帝,建立大明帝国,结束了元朝在中国南方近100年的统治。朱元璋是一个雄才大略的强者,他先后击败陈友谅、张士诚等割据势力,统一了中国南方。随后他又率军北伐,灭亡元朝,完成了全国的统一大业。

作为新帝国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想要通过一系列对外战争,来确立大明的威信。他选择的第一个目标就是长期侵扰中国东南沿海的倭寇及其祖国日本。朱元璋欲一举攻灭日本国,既可惩治长期不服从朝贡体系的日本,也可解决倭寇之祸,更可向周边国家显示大明帝国的强大实力。

日本国内动荡,国力衰弱

当时的日本正处于南北朝的动荡时期,各地大名武士群龙无首,乱作一团,这个小岛国的国力已经濒临崩溃。而明军则刚刚击败强大的元军,士气如虹,正是立国之后最为兴旺的时期。可以说此时此刻是朱元璋夺取日本的大好时机。

刘伯温提出四点意见劝阻朱元璋出兵

然而,朱元璋最信任的心腹谋臣刘伯温,却对出兵日本持不同看法。他认为此时此刻还不是一个适宜对日作战的时机,劝阻朱元璋做出轻举妄动的军事行动。

刘伯温给出了以下四点理由:

1.明朝刚刚建国不久,国内发展还不稳定,需要首先巩固国内,提升民生,发展经济;

2.日本是个贫瘠的小国,即使打赢对明朝也没有太大战利品;

3.日本人民历来抵抗外来入侵的意志很坚定,征服难度不小;

4.明朝海军力量有限,不具备远征他国的能力。

朱元璋听从劝阻放弃出兵

朱元璋评估利弊后,终于听从了刘伯温的意见,放弃了出兵征日本的计划。但这却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大遗憾。在接下来的几百年时间里,倭寇仍然屡屡袭扰明朝的东南沿海,给当地百姓带来深重灾难。而日本也在战国时代快速崛起,最终成为东亚第一大强国,对中国构成巨大威胁。

明朝海军若强大或可改写历史

当时朱元璋放弃出兵日本,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明朝刚建国,海军尚弱。如果在那个时期明朝能够建立强大的海军,依仗大量的军舰和熟练的水手,则登陆作战的胜算会大大提高,很可能改写东亚历史。

这个“如果”成为令后人无限遐想的一个历史悬念。

一句劝阻撼动历史教训值得汲取

刘伯温仅仅一句谏言,就改变了朱元璋的决策,并最终改写了中国历史的进程。这一段历史充分说明,君主要有广泛收集群议的谦虚与包容,做出正确决策的重要性。

朱元璋如果当时做出不同选择,亲自率领明军渡海征讨,也许可以避免日本之后数百年的蔓延势力。但历史无法重来,这一段故事的启示意义,却令后人无限遐思。

0 阅读:530
评论列表
  • 2024-01-14 16:21

    唐朝不是自己作死作没了吗? 汉朝也是汉武帝能打 打的国家差点支离破碎 除了把儒家打的富起来了 就没其他一定的好处 一直都是走下坡路的还不如唐朝

  • 2024-01-20 23:18

    刘伯温没脑子的家伙

  • 2024-01-26 22:25

    其实是打不了,没海军能消灭日本?

小遇说历史

简介:讲历史故事,悟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