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院里挖出的一颗头骨竟牵连出一桩六十年前的英雄迷案

元柏评历史 2023-03-03 18:21:02

2004年一部以东北抗联为题材的影片正在组织拍摄,参与影片制作的作家姜宝才在长春最大的寺庙般若寺里听说了一则消息:

近日,般若寺后院的围墙翻修,工人在距离北墙的墙根处挖出了一颗人头骨。

长春般若寺

姜宝才闻讯之后非常激动,跑到墙根去看。姜宝才一看这墙是很老的墙,应该是和寺院一起修建的,这颗头骨就埋在紧挨墙根十公分处,距离地面半米深的地方。

姜宝才赶紧追问头骨的下落,有人告诉他,般若寺的僧人超度过头骨后就移葬到净月潭公园的山坡上了。姜宝才赶紧联系人手赶往净月潭公园。

寺庙发现头骨确实有点奇怪,更奇怪的是,姜宝才这样一位作家,为什么听到这个消息会如此激动呢?

原来姜宝才敏锐地意识到,这颗头骨可能是解开一桩关于东北抗联历史迷案的关键。

那是一桩怎样得迷案呢?

英雄不朽

我们还要从1908年开始说起。

这一年,在热河省朝阳县,清末秀才赵振铎的妻子在家中诞下一男婴,取名赵尚志。

赵振铎虽说是秀才,但是他早早就接受当时的先进思想,早期呼吁维新变法,又追随孙中山进行民主革命。后来他带领村民反对袁世凯统治时期的苛捐杂税,打死了几个抢掠百姓的官兵。

为了躲避官府的追捕,赵振铎不得不带着一家老小逃往哈尔滨,11岁的赵尚志不得不挑起了生活的重担。

少年赵尚志

他在白俄罗斯人家里当过杂役;在银匠铺做过学徒;也摆摊卖过面粉。就在这段艰苦的日子里,赵尚志接触到了革命思想。

1925年,赵尚志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在同一年成为黄埔军校第四期学员。然而好景不长,赵尚志刚进黄埔没几个月,就发生了震惊中外的“中山舰事件”。因为对蒋介石下作手段的不满,19岁的赵尚志退出了黄埔军校,回到哈尔滨参加革命活动去了。

那时候的东北局势很乱,国民党特务和日本人各怀鬼胎。赵尚志在哈尔滨进行革命活动,两次被国民党和奉系军阀抓捕入狱。

当时国民党或是奉系军阀其实并不确定赵尚志是不是共产党员,但是在“宁可错杀一万,不可放过一个”的“原则”下,赵尚志被捕了两次。

赵尚志在监狱的日子里,饱受了各种酷刑,其中有一个酷刑叫做“披麻戴孝”。

这种酷刑就是在上刑的时候,先用子弹头刮掉肋骨外的一层皮肉,然后用麻布把伤口缠住,等待血液凝固伤口结痂,再次刮一下,同时把麻布给撕下来。

赵尚志不仅饱受身体上的摧残,还想尽办法摧残他的精神。

因为赵尚志坚决不肯招供,国民党将他押上了枪决犯人的刑场,指望着赵尚志为求活命,在招供出一些重要情报什么的。

谁知道赵尚志眼见身边的人一个个地死在枪口之下,仍然毫不畏惧。国民党士兵让他跪下受死,赵尚志喝道:老子死也得站着!

赵尚志

国民党也没辙了,只好又将他押回牢房。

这般僵持了几个月,九一八事变爆发,在我党积极的营救下,赵尚志终于出狱。赵尚志出狱之后,东北大地已经是处处烽烟,百姓生活在日军铁蹄的蹂躏之下。

此时的赵尚志并没有离开沦陷的东北,而是留在当地与日军展开艰苦卓绝的斗争。

日本关东军

1934年11月,赵尚志率领200多名抗联战士走到肖田地这个地方的时候,和700多人的日伪军队伍撞了个正着。

日伪军一看抗联队伍人数不多,于是立即四面出击,将赵尚志率领的队伍团团包围。

赵尚志临危不乱,很快找到了山上视野开阔的地方指挥战斗,顶住了敌人数次的猛攻。随后,他指挥战士们向敌人薄弱处进攻。日伪军见此情形,想当然地以为赵尚志部队会从薄弱处突围,赶紧往薄弱处加派人手。

这正中了赵尚志的下怀。赵尚志立即杀了个回马枪,从反方向打开了包围圈,队伍井然有序地撤入深山。

影视剧照

这一战,日伪军伤亡100多人,赵尚志率领的哈东支队仅仅伤亡3人,所以战后日军军官都忍不住感叹说,此战必有名将指挥。

赵尚志的有勇有谋还体现在地下活动时。

有一次,他看出了报纸上的一条寻人启事上的暗语,于是前往一个秘密联络点寻找党组织。谁知道几个同志刚见面,日本特务就破门而入,原来报纸上的寻人启事也被日本特务看出了破绽。

在万分紧要的关头,赵尚志立刻装作讨饭的乞丐向另外两位同志要钱,想要掩护他们逃离。但是日本特务也很狡猾,把三个人一古脑儿抓上了汽车带到了日本宪兵队。

接受审问的时候,赵尚志一口咬定,自己就是来要饭的,不认识其他的人。日本特务见赵尚志衣服破破烂烂,反复审问了几次,没得到任何口供,便把他当做小偷殴打了一顿释放。

获释之后,赵尚志一刻也不敢停歇,立即跑到两位同志家中,先是通知了他们的家人做好准备,以防日本特务突然搜查,又将藏在那里的电台转移了。

两天之后,因为日本特务没有找到任何证据,两位同志也被释放出狱。

赵尚志在东北战斗期间,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他的勇敢与谋略让日本人头疼不已,日本人叫嚣着要用“一钱骨头一钱金一两肉得一两银”的天价悬赏通缉他。

影视剧中的赵尚志

后来,没有办法的日本人派出了个奸细混到了赵尚志的队伍里。

1942年2月12日这天,赵尚志率领小分队进攻鹤岗县委警察局,奸细趁机在他背后开枪偷袭。赵尚志中枪之后,依然回手一枪干掉了奸细。重伤的赵尚志被日军所擒,不过她始终拒绝日本人为自己医治,受伤八小时之后便因失血过多壮烈牺牲。

34岁的赵尚志牺牲之后,日军欣喜若狂。

为此,他们会做出怎样丧心病狂的事情呢?

迷案重重

赵尚志壮烈牺牲后,他的遗体先是被日军用卡车送到了佳木斯警务厅特务所。之后,策划杀害赵尚志的田井久二郎和东城正雄两个日本人奉命将他的遗体运往长春。然而,卡车行到半路,二人发现遗体出现腐败的迹象。

参与杀害赵尚志的东城正雄

这两个家伙一商量,为了省事儿,他们居然用锯子锯下了赵尚志的头颅,将它放进一个特制的木匣子内。至于赵尚志的遗体,则被他们抛入了松花江中。

抗日战争胜利之后,党中央曾经派人到长春寻找赵尚志的头颅,却始终没有消息。

时间一年年的过去,直到1987年一个叫山崎枝子的日本女人来到黑龙江哈尔滨,事情才似乎看到了一丝曙光。

她是一位致力于中日友好、反对日本军国主义的女学者。在哈尔滨期间,山崎枝子采访了赵尚志的部下、抗联战士李敏。

这位老战士向山崎枝子详细讲述了赵尚志将军牺牲以及头颅失踪的前因后果,并提出了一个请求。

他希望山崎枝子能够借助自己日本人的身份,帮忙找一找赵尚志将军的头颅,因为李敏听说头颅被送到了长春之后,关东军将头颅放入药水里,转送到了日本。

此外,李敏还给山崎枝子提供了一个线索:当年策划杀害赵尚志的田井久二郎和东城正雄在日本投降后被苏联红军逮捕。新中国成立之后,他俩又被送到抚顺战犯管理所改造,最终在1963年被中国政府特赦回到了日本。

山崎枝子回到日本之后,真的打听到田井久二郎和东城正雄的下落:田井久二郎已经归西,但是东城正雄仍然活着,当时已经75岁高龄。

山崎枝子找到东城正雄说明来意之后,对方长叹了一声。

当年他在中国土地上犯下了累累罪行,按说枪毙十次都不够赎罪的,但他被关入抚顺战犯管理所之后,仍然受到了人道的待遇,并且接受了教育改造,所以,此时的东城正雄的心态已经与过去大为不同了。

他痛快地讲出了这件事的后续:

当年,他们将赵尚志将军的头颅送到了长春。本来是打算将头颅运回日本国内邀功的,但是那个时候头颅已经出现了腐败的迹象,于是日本人便决定一把火将其焚烧。就在日本人决定将赵尚志将军的头颅焚毁的危急时刻,一位老和尚站了出来。这个老和尚就是长春般若寺的一名叫做谈虚僧人,他请求日本关东军的头领梅津美治郎将赵尚志将军的头颅交给自己。

于是,赵尚志的头颅就交给了谈虚,留在了般若寺。

听完了东城正雄的讲述,山崎枝子将消息传回中国,告知李敏,李敏收到消息立刻动身前往长春般若寺。

般若寺

然而,此时谈虚法师早已不在人世。

当时或许是出于谨慎考虑,这位高僧生前对赵尚志将军头颅的事情缄口不提。如今般若寺上上下下没有一个人知道此事,线索就此中断。

事情再一次出现转机,要等到17年之后的2004年了。

峰回路转

这年,般若寺一处院落的墙由于年久失修,摇摇欲坠。当工人把旧墙拆除时,一个孤零零的头颅却出现在世人眼中。

般若寺僧人指出挖掘出赵尚志将军头颅的地点

这就是为什么姜宝才在般若寺听说修缮围墙的时候挖出头骨时会有那样激动的反应。

当姜宝才与赵尚志的两个外甥,以及李敏到了净月潭公园,挖出了般若寺僧人埋葬的颅骨之后,一行人一起将她送到了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

2004年12月17日,公安部出具权威鉴定结果:该头颅时入土50年以上的陈旧性骨骼男性,年龄范围在31岁到36岁之间,身高一米六到一米六三之间。头骨左侧骨质缺损,系死者生前骨骼损伤后,病理改变所致。

公安部专家认为,此颅骨与赵尚志体貌特征的有关文献记载相符,与亲属和战友们的回忆一致:

赵尚志牺牲时,34岁。1932年在一次战斗中左眼受过伤,左颧骨留下三块月牙形伤痕。在日军的报告中,也有记载赵尚志左眼下方有伤痕,而且赵尚志的身高为162厘米。

赵尚志将军头骨显现出的伤痕

公安机关因而出具了确属赵尚志将军颅骨的证明。

至此,这桩跨越62年的赵尚志将军以古谜案尘埃落定,英雄终得魂归故里。

赵尚志将军纪念碑

0 阅读:29
评论列表
  • 2024-02-13 17:16

    英雄不朽[点赞][点赞]

元柏评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