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到西方追赶中国了,德媒:必须学习中国速度,否则德国走向灭亡

幻儿谈国际 2023-12-22 08:15:01

德国工业制造水平曾经令很多中国人望尘莫及、羡慕不已,很长一段时间内,德国机械在中国就是“高质量”的代名词,然而现在德国媒体却开始呼吁德国工业向中国学习了。这也反映出,终于轮到西方开始追赶中国了,有德国媒体甚至毫不讳言地指出,必须学习中国速度,否则德国将“走向灭亡”。

12月18日,德国《经济周刊》发表了题为“德国需要中国速度,否则就面临灭亡威胁”的文章,作者刊发评论指出,德国工业界能否学习中国竞争对手的迅捷,将是一个攸关德国生死的问题。

作者认为,对汽车工业历史悠久的德国而言,各方还在为新能源汽车研发和市场相关问题讨论不休、浪费时间,而其他国家早已研发成功、占领市场,其中就必须提到中国在新型汽车领域的“统治力”。

近年来,中国在智能电动汽车领域的先发优势正日益凸显,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从2015年到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已连续八年位居全球首位。作者认为,中国在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上的前瞻性是决定性因素。多年前,中国就为自己制定了蔚来等中国车企正在进军欧洲市场的长远规划,中方车企既然与德国这种老牌汽车制造强国不能相比,那么就直接将发展战略和发展资源投入到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研发上来,推动并扶持一个全新的中国汽车产业,并且将政策倾向、资金投入等手段一以贯之。

有汽车产业咨询机构指出,强大的本土供应链和市场规模优势让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成本大幅降低,与此同时欧美等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则与中方的价格差距进一步扩大,这就让欧美新能源汽车竞争力明显不如中国汽车。2023年前三季度,中国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在汽车新车总销量的占比已逼近30%,其中自主新能源乘用车就占八成。

此外,在价格竞争力方面,2023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价格约为3.3万美元,欧洲为7.07万美元,美国为7.2万美元。不仅如此,完善产业集群和供应链条也在让中国新能源汽车更具竞争力,在质量和续航等方面,以及新技术应用比如电子电气、电池、电驱、座舱、智驾等层面也更具竞争优势。

面对这种情况,作者也是“捶胸顿足”,字里行间透露出“恨铁不成钢”的意思。如今,德国以及欧美早已落后于中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产业链和供应链,但德国从官方到车企都还在犹犹豫豫地权衡利弊、拿不出一个长期坚定的产业规划。如此一来,德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迟迟无法发展起来,就将导致中国车企大举进军欧洲市场,况且德国车企不论在技术还是价格方面都无法媲美中国同行,这种情况才更为严峻。

作者指出,“争论、犹豫、权衡,请问真正的大计划在哪里?五到十年后的德国工业又将是怎样的一个状况?德国经济部难道就没有一个部门在关心国家的产业政策?他们整天都在干什么?”随后,作者又抱怨了德国工会的不作为,还在纠结一些边边角角的琐事,就业岗位也在不断流失,而他们根本没有意识到现在的局面。

其实,德媒能够说“大实话”,刊登出未雨绸缪的呼吁声音,还是值得赞扬的。面对中德之间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明显差距,德国官方和车企必须制定长远计划、迎头赶上,中国能够以如此快的速度研发新能源汽车技术,德国当然也眼红,何况抢占的还是他们欧洲的汽车市场。根据中汽协数据,前11个月出口汽车中新能源汽车是109.1万辆,同比增长83.5%。作为对比,2022年全年新能源汽车出口67.9万,2021年这一数字是31万。

因此,德媒此次才刊登出这篇有些言辞夸张的文章,认为如果德国工业和政府不能尽快学习中国速度,那么将来德国的1500万辆电动汽车都会是中国制造的,作者的结论就是“要么学习中国速度,要么走向灭亡”。

不过,“走向灭亡”的说法有些过于危言耸听了,毕竟中国新能源汽车打入欧洲市场,也才属于刚刚起步的阶段,只是成绩有些亮眼罢了,德媒如此夸张地宣传,不排除是在渲染一种“中国制造占领欧洲”的紧张气氛,好提醒欧洲官方和民间车企,对中国制造有所“警惕”,甚至采用其他手段对付中国新能源汽车。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9月份德国慕尼黑车展上,中国品牌车琳琅满目,几乎“占领”了此次车展,德国高层已经无法掩饰对中国新能源汽车的羡慕嫉妒恨,德国总理朔尔茨呼吁德国车企“你们应该被激励,而不是被吓到”,这绝不是轻描淡写地安抚汽车巨头们的情绪,他同时还抛出一项1100亿欧元的激励计划,支持德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在德国人看来,比亚迪、名爵、吉利和蔚来已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德国,这些车企的品牌轿车,在安全性、外观和技术配置方面都非常精美高级,也非常有性价比,在德国市场上也很具有竞争力。

为了打压中国的新能源汽车,欧盟甚至使出了“下三滥”手段,展开了反补贴调查。今年9月13日,欧盟委员会官网披露消息称,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欧洲议会发表第四次“盟情咨文”时表示,欧盟委员会将启动一项针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的反补贴调查,还大言不惭地表示“全球市场现在充斥着更便宜的中国电动汽车。而且国家巨额补贴人为地压低了其价格,这正在扭曲欧盟市场。”

有意思的是,西方但凡有信心在技术上击败中国,也不会不顾脸面公然使用这种“阴招”,欧盟拟采取的调查措施是以所谓“公平竞争”为名行保护自身产业之实,是赤裸裸的保护主义行为,这些看似堂而皇之的表态更像是掩饰他们内心的恐惧。况且,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崛起只是中国冲击欧美高端产业的一个缩影,未来让西方产生危机感的中国产品还会不断出现。

0 阅读:0

幻儿谈国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