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梁山凑数的好汉,听外号仿佛堪比武松,却生得窝囊,死的荒唐

耳东品文史 2024-03-19 00:02:20

《水浒传》中有名有姓的角色有五百多人,对于写过书,或者是写过短篇故事的人而言,一定都知道要把一个角色塑造得立体,以至于能在读者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那绝非易事。

对于施耐庵而言,要塑造五百多个角色,自然也是一大难事,当然,他真正需要着重塑造的其实是梁山那一百单八将,可一百多个独立的人设也同样是个巨大的工作量,于是如读者所见,即便是被视为主角的梁山好汉们,也存在厚此薄彼的情况,甚至出现了不少用来凑数的好汉。

(梁山好汉剧照)

比如本文要提到的这位,乍一听外号外以为是堪比武松的王者,然而他却活得窝囊,死得荒唐。

一、打虎猛将

其实塑造角色有主次之分是正常的,纯粹的群像戏难免让人找不到重点,所以施耐庵的做法很简单,哪怕是群像戏,也会有阶段性的主角。

比如故事初期塑造武松这个角色就花费了他大量的笔墨,在总计只有一百二十回的故事中,武松一人就独占了十回,因此也有“武十回”的说法。

不过武松是值得这样的待遇的,关于他的桥段,无一不是精彩至极。

比如“景阳冈打虎”就是其中最广为人知的一个桥段,书中只道是:“清河壮士酒未醒,忽在冈头偶相迎。

上下寻人虎饥渴,撞着狰狞来扑人。虎来扑人似山倒,人去迎虎如岩倾。臂腕落时坠飞炮,爪牙爬处成泥坑。拳头脚尖如雨点,淋漓两手鲜血染。秽污腥风满松林,散乱毛须坠山奄。近看千均势未休,远观八面威风敛。身横野草锦斑销,紧闭双睛光不闪。”

(武松剧照)

光看文字描述,就能想象武松打虎时那惊险的场面。

而武松在后续的情节中也贡献了诸多名场面,比如“怒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血溅鸳鸯楼”,除此之外,甚至武松已经火出了原著,有些地方戏曲甚至为武松加戏,将擒下方腊的功劳也算在他头上,于是有了“武松单臂擒方腊”的说法,实际上原著中的方腊是鲁智深擒下的。

无论如何,武松是配得上“如同天上降魔主,真是人间太岁神”的赞誉。

然而有人出彩,就意味着有人要被冷落。

二、欺世盗名之辈

梁山三十六天罡之中就已经存在不少凑数之人了,比如排名倒数的解家兄弟,他们的猎户身份固然让他们在特殊地形的作战时会展现出优势,但问题是他们在后来的剧情中却没有太大的存在感。

还有那揭阳岭的恶霸穆弘,这哥们号称“没遮拦”,仿佛没人拦得住他,但在后续的剧情中,他的戏份也是少之又少,若不是因为有个窝囊的弟弟穆春,他的优势在哪,都让人看不出来。

天罡尚且如此,那地煞中凑数的好汉就更多了,前文提到的解珍、解宝兄弟其实完全就可以合为一人,因为他们二人几乎没有独立的人格,而地煞中这样的情况更是数不胜数。

比如樊瑞的手下“飞天大圣”李衮与“八臂哪吒”项充,这二人也向来是出双入对,人设毫无差别。

(吕方、郭盛剧照)

又如“小温候”吕方与“赛仁贵”郭盛,二人都使方天画戟,后来又一同成了宋江的保镖,其实都可以合为一人。

而本文要提到的那位好汉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那人便是“没羽箭”张清的两大手下之一的“中箭虎”丁得孙。

此人初登场时,书中是这么介绍的:“城中有个猛将,姓张名清,原是彰德府人,虎骑出身,善会飞石打人,百发百中,人呼为没羽箭。手下两员副将:一个唤做花项虎龚旺,浑身上刺着虎斑,脖项上吞着虎头,马上会使飞枪;一个唤做中箭虎丁得孙,面颊连项都有疤痕,马上会使飞叉。”

那武松号称打虎英雄,而丁得孙则是“中箭虎”,与其他的虎不同,这猛虎是中箭后仍有十足的战斗力,可想而知,他这外号有多唬人,可他真有这般能耐吗?难道中箭的他也能与武松这打虎英雄叫板?

其实别说击败武松了,他能在与武松的对决中挺过十个回合都算他有本事,然而他在书中也只是充当张清身边的清道夫一般的角色,每当张清以飞石击败了敌人之后,他就与龚旺一同上前将敌人擒下。

(丁得孙、武松剧照)

真正要他上阵杀敌,他的表现就不堪入眼了,比如这段描述:“却说林冲、花荣把龚旺截住在一边,吕方、郭盛把丁得孙也截住在一边。龚旺心慌,便把飞枪摽将来,却摽不着花荣、林冲。龚旺先没了军器,被林冲、花荣活捉归阵。这边丁得孙不敢弃叉,死命抵敌吕方、郭盛,不提防浪子燕青在阵门里看见……手中弃了杆棒,身边取出弩弓,搭上弦,放一箭去,一声响,正中了丁得孙马蹄,那马便倒,却被吕方、郭盛捉过阵来。”

上阵就被抓,着实窝囊。

三、荒唐的结局

不过为何本文只提丁得孙,却不提那龚旺呢?一来龚旺那外号也没多狂,不过是花脖子猛虎,其次是龚旺的死法也不像丁得孙那般荒唐。

龚旺是在德清县被杀,书中只道:“呼延灼诉说:‘雷横在德清县南门外,和司行方交锋,斗到二十合,被司行方砍下马去。龚旺因和黄爱交战,赶过溪来,和人连马,陷倒在溪里,被南军下水乱枪戳死。’”

这倒也算是尽力了,而丁得孙则不然,这家伙仿佛是来搞笑的。

(丁得孙剧照)

你且看他是怎么死的:“卢先锋下令点本部将佐时,丁得孙在山路草中被毒蛇咬了脚,毒气入腹而死。”

这不是搞笑吗?兄弟们在前方奋勇杀敌,他却在草丛里与毒蛇斗智斗勇,结果还中毒身亡了,所以施耐庵写这个角色的意义不是凑数,还能是什么?

要论全书最荒唐的好汉,非这丁得孙莫属。

0 阅读: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