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伪专家的吓唬,入侵我国43年的福寿螺,是否会被吃货瓜分?

Mr意聊纪实 2024-05-04 01:59:37

知道民间故事田螺姑娘吧?可以追溯到1700多年前,故事很短梦倒很美。话说福建侯官有一穷小子谢端,某天在海边捡了一个大螺,里面却藏着一个美女,自称是天上的白水素女,玉皇大帝看他是个贫困潦倒的单身汉,所以让她下来做他妻子,洗衣做饭啥都干,主打一个长久陪伴。

田螺又与福寿螺类似,福寿螺是在1981年被满怀期待的引入国内。要说起初为啥会被带入中国,致使成了扎根稻田、池水中的赖皮呢。当然是跟西汉外交旅行家张骞一样,想把福寿螺作为高蛋白经济动物来养殖,也就是像养鱼虾一样。

曾几何时,福寿螺在餐馆及大排档是相当吸引大众的,因为大家从未见过这么大的淡水螺,尤其是辣炒福寿螺,与小龙虾堪称美食界的既生瑜何生亮,市场行情相当不错。

可2006年的北京一家川菜馆推出的一道凉拌螺肉很火,原材料是海螺,可客人觉得贵便换成了福寿螺,按菜品烹饪规定,螺肉需要在沸水里煮上20分钟才可以捞出晾凉。

但福寿螺肉质特性煮长了会很硬,厨师为了口感所以只煮了3到5分钟,那天将近160多人吃了这道凉拌螺肉后,全部感染了广州管圆线虫,瞬间轰动全国,以至于人们“谈螺色变”,那家餐馆最终损失高达2300多万元。

虽然福寿螺高产但因寄生虫问题,煮久了口感又欠佳,负面新闻一出后,基本上所有餐馆都不敢卖福寿螺菜品,没有经济利用价值后,还是被人们抛弃了。

随后某些养殖场因做了亏本买卖,便将这些福寿螺流放到了野外,哪只却因繁殖能力强的可怕,成了我国首批入侵中国的16种危害外来物种之一。

咱们不爱吃,可东南亚人吃福寿螺还是生猛的很,他们太爱吃了,以至于尝试过红烧、油炸、凉拌,说不定哪天一高兴,还会尝试日本吃生鱼片那样,来个福寿螺刺身。

福寿螺这个小可爱

福寿螺比田螺基本大两三倍,起源于南美洲的亚马逊河,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流行人为物种引带,至此,福寿螺脱离了老家,被老好人装进口袋,随后散落分布到了世界各地。我国也不例外,1981年本想着将它作为高蛋白经济动物养殖的,可那时候的国人压根儿就不喜欢这股子怪味道。

辛辛苦苦养殖培育成功却得不到市场认可,实在没辙了,只能摒弃福寿螺去养别的物种。之后的20年间,福寿螺家族子嗣遍布我国多地的稻田、池塘、河流等水域,繁殖速度堪比老鼠蟑螂,生命力强的可怕,泛滥成灾后便成了大麻烦。

福寿螺就像蝗虫,幼螺和成螺贯穿啃食水稻生长全过程,别看个头小,但数量达到一定量就很可怕了。还别说,福寿螺的卵呈现嫩粉色,还真挺好看的。

生存能力极强,周围环境什么能吃就吃什么,导致其他淡水生物濒临灭绝,破坏力十分强悍。也会致使水稻产量比原定的减少了20%左右,实实在在的影响我国农民朋友们的经济收入,有心清理又无济于事。

福寿螺又被人们叫作大瓶螺、苹果螺、雪螺,隶属于中腹足目瓶螺科的硬壳软体动物,雌雄异体个头较大,很怕强光,主要活动于夜间或阴天,喜欢流速缓慢及静止水域。

适宜水温在25-32℃之间,超过35℃生长速度明显下降,水温达到45℃以上才会死亡,水温5℃以下也会。这只是福寿螺适宜温度,而寄生虫需要用更高温度才能将之杀死。

福寿螺是靠腹足缓慢蠕动爬行,它也能在水面缓慢游动,常集群活动,喜欢水草丰盛及水质清澈的水域,也能忍受污浊的水质。福寿螺食量惊人,平常吃水生植物为主,食谱广泛,几乎到了“见青就吃”的地步。倘若在饥饿状态下,会残食幼螺和螺卵,也会找点小型鱼虾等水生动物进食。

福寿螺贝壳外观与田螺相似,以至于很多人见到福寿螺称是大田螺,可谓傻傻分不清楚。

雌雄异体1年内可发生两到三代繁殖,交配1次可连续产卵高达14次,每3周便会产卵一次,卵为淡粉色,每次产卵200至600粒,1年可产卵2400至8700粒,孵化率高达90%,幼螺3到4个月可达到性成熟。

这些卵世代重叠,继续繁殖孵化然后又产卵,两只老祖宗一年基本上就可以量变到32.5万余只,多子多福是传统美德,所以便给它取名为“福寿螺”,之后也成了“折寿螺”。

这繁殖速度怎么可能不泛滥成灾,就是吃货们再厉害也无济于事。福寿螺的自然寿命在2-5年左右,因一生栖于淡水中,遇到干旱便紧闭壳盖,静止不动可以长达3到4个月或更长,所以说体质强的可怕。

2003年,中国环保总局就将它拉入首批入侵我国的16种危害性较大的外来物种黑名单之一。福寿螺这名字也不知道谁取的,一点儿也不添福增寿,反而给老百姓带来了灭不尽杀不完的困扰,时刻威胁着水生农作物的生长与丰收。

福寿螺到底能不能吃?

福寿螺特点就在于繁殖快、食性杂、天敌少,不仅仅危害着农作物,更危害着人类身体健康。显微镜放大500倍后,惊奇的发现,它体内藏匿着卷棘口吸虫、广州管圆线虫等细微寄生虫高达6000条,以福寿螺为中间宿主,若是人通过吃未熟透的福寿螺,这些寄生虫便会入侵最终宿主神经系统。

感染福寿螺体内寄生虫之后,常见症状包括头痛、发热、颈部发麻或硬邦邦的,严重时可致人痴呆及死亡。

因为福寿螺还携带着肝吸虫、血吸虫、肺吸虫等角质线虫,它们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恶魔,通过吸食宿主身体来获取食物资源,吃饱后便可达到倍化繁殖,宿主死后它们才会消失。

看到这里,你还敢吃吗?专家有时候的建议应该还是经得起考验的。鲜活的福寿螺肉质嫩美,可一旦福寿螺过于熟透,肉质松散口感差劲难吃。如果一味地追求口感,就不能充分加热,寄生虫便死不透,致使风险系数较高。

某些小商贩为了保障口感,不让客人跟自己叫板,自然是不会做全熟,2006年北京福寿螺寄生虫感染事件就是典型案例。很多人喝着酒夹着菜,津津乐道的畅谈,吃野味儿就是吃的新鲜感,怕就不要吃,小龙虾不也是外来物种吗?体内不还是有寄生虫吗?还含有重金属呢,吃的人更多。

近些年来,自媒体将不能吃未完全煮熟的福寿螺等同于福寿螺不能吃混为一谈,福寿螺变折寿螺,实际上福寿螺是完全可以食用的,肉质鲜美嫩滑,它的安全系数取决于寄生虫,而寄生虫在高温下又可以完全消灭。

只要心理上不惧怕寄生虫的影响,福寿螺是完全可以吃的,因为很多餐馆里,福寿螺也是一些常规爆炒菜系。哪怕你是不吃福寿螺,很多螺类体内依旧会有大量寄生虫,且淡水虾、蟾蜍、蛙、蛇等动物体内也会有寄生虫。

小龙虾(克氏原螯虾)在危害日本水产,大闸蟹(中华绒螯蟹)在德国泛滥成灾,引进中国后,却成了人们餐桌上的美味佳肴,而福寿螺是否也可以“变废为宝”呢?

2003年就出版过《福寿螺实用养殖技术》一书,因福寿螺生长速度快、繁殖力强、易于饲养、成本低、产量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是有开发潜力的养殖对象。

东南亚人喜欢吃福寿螺,印度人也喜欢吃福寿螺。就拿印度来说,国内民众虽然偏赤贫,又因信仰问题致使很多动物不能吃,但福寿螺的引进,属实为他们解决了这一饱腹难题。

很多人可能会认为,对于他们来说饿死总比惧怕寄生虫强吧?实际上,印度大部地区都处于热带及亚热带气候,全年处于高温状态,人们口袋空空也买不起冰箱之类的保鲜,所以食物不能久放,不然就会变质风等同于浪费。

印度人很喜欢把各类香料与各种食物放在一起煮得稀巴烂,在长时间的高温烹煮中,福寿螺含有的寄生虫基本上已经被杀死得差不多了,可是越煮越硬,且加入大量香料后腥味反而更重,尽管口感不好又略带一丝苦味。

吃起来如同橡皮擦又好像牛蹄筋,肉里还经常包着好多卵,卵壳嚼起来咔呲咔呲的,不算多好吃也不算特别难吃,对于他们而言,拿来当普通菜填饱肚子还是没啥问题的。

要知道人云亦云,散播恐惧是最要不得的。

福寿螺到底能不能吃,我给出的回答是当然可以,福寿螺一开始被引进国内,就是拿来食用的,甚至比小龙虾更早爆红于各大夜宵摊。很多人怕吃福寿螺就是因为听说它体内带有上千条寄生虫,所以不敢尝试,螺蛳和田螺也都有寄生虫,只有摆脱心理防线,你就可以真正品尝福寿螺了。

对于爱吃螺肉的朋友们,想尝尝福寿螺又不想上电视新闻的话,请记得将福寿螺煮熟了再吃。

看到这里,您怎么看待福寿螺呢?

0 阅读:264
评论列表

Mr意聊纪实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