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与IMF的“破冰之旅”:一场危机中的胜利还是一场胜利中的危机?

玄猫十六的小鱼干日记 2024-01-14 18:30:37

阿根廷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关系,可以说是一段跌宕起伏的爱恨情仇。从2001年的债务违约,到2018年的救助协议,再到2022年的协议冻结,双方经历了无数的争吵和分手。

但最近,他们似乎又有了复合的迹象,甚至还达成了一项47亿美元的初步协议,以支持阿根廷的债务重组和经济稳定。

这是怎么回事呢?这对阿根廷的经济前景意味着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首先,这个协议并不是新的,而是之前陷入僵局的协议的重启。阿根廷将用这笔前任政府时期就已商定的待支付款项,偿还未来几个月即将到期的IMF的债务。

阿根廷已欠IMF超过440亿美元,这是2018年阿根廷遭遇货币危机时,IMF给予的570亿美元的救助协议的一部分。

这个协议的目的,就是让阿根廷暂时缓解债务压力,同时为双方就新的债务再融资计划进行谈判创造条件。IMF对之后谈判新资金的可能性持开放态度。

阿根廷费尔南德斯政府在2022年初就已与IMF商定了上述债务再融资计划,以避免债务违约,但是因未满足后者设定的一系列经济目标,计划处于冻结状态。

阿根廷的经济状况一直很糟糕,通胀高企,外汇储备不足,贫困人口增多。阿根廷曾试图寻求其他国家的帮助,比如与中国达成的货币互换协议,或者加入金砖集团,但都没有取得实质性的效果。

2023年底,阿根廷发生了政治地震,极右翼的米莱以压倒性的优势赢得了总统选举,他承诺要改变阿根廷的经济命运,恢复与IMF的协议,并与西方国家建立更紧密的关系。他上任后,就与IMF展开了密切的沟通,经过近一周的谈判,双方终于达成了这个初步协议。

这个协议对阿根廷来说,是一个短期的救命稻草,也是一个长期的机遇。

短期来看,阿根廷可以利用这笔资金,优先用于稳定宏观经济,降低通胀,增加外汇储备,提高民众的信心。

长期来看,阿根廷可以借此机会,与IMF建立更牢固的合作关系,争取更多的资金支持,推进更深入的经济改革,恢复经济活力。当然,这个协议也不是没有风险和代价的。

阿根廷必须遵守IMF的一些严格的条件,比如削减公共支出,取消能源和交通补贴,贬值货币等,这些措施可能会引发社会的不满和抗议。阿根廷也必须放弃一些原有的外交策略,比如与中国的合作,或者加入金砖集团,这些决定可能会损害阿根廷的国际影响力和战略利益。

这个协议的反应也是褒贬不一的。一些分析师和市场人士认为,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显示了阿根廷和IMF的关系升温,以及阿根廷经济的转机。一些评论家和民众则认为,这是一个消极的举动,暴露了阿根廷和IMF的关系依赖,以及阿根廷经济的困境。

阿根廷的经济困境:从“世界粮仓”到“通胀之王”

阿根廷的经济危机并不是一朝一夕造成的,而是有着深刻的历史和结构性原因。阿根廷曾经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活力的国家,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本,但却因为单一的产业结构、不稳定的政治制度、过度的外债依赖等问题,导致经济频繁陷入困境,成为了“通胀之王”和“债务之王”。

阿根廷的经济起飞始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当时阿根廷乘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东风,将其粮食和肉类大量出口到欧洲,积累了大量黄金和外汇储备。在超过半个世纪的时间里,阿根廷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以5%的年均增长率飞速攀升,人均收入甚至超越法、德等欧洲发达国家。阿根廷被视为充满机遇的国度和新兴强国,吸引了大量的欧洲移民,使得阿根廷的人口在20世纪初增长了近四倍。

然而,阿根廷的经济繁荣并没有持续太久,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大萧条的爆发,阿根廷的出口市场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其经济增长开始放缓,甚至出现了负增长。阿根廷的政治也陷入了动荡,军事政变和民主选举交替出现,各种政治派别和社会阶层的矛盾日益激化。

阿根廷的经济政策也开始走向自我封闭和国家干预,实行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建立了庞大的公共部门和福利制度,但却忽视了经济效率和竞争力的提升。

阿根廷的经济结构也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仍然依赖于农业和初级产品的出口,而非工业和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阿根廷的经济发展从此陷入了停滞和衰退的循环,其人均收入的相对地位也不断下滑,从20世纪初的世界前十,跌至20世纪末的世界六十多。

阿根廷的经济危机在20世纪末达到了顶峰,当时阿根廷实行了一种名为“货币委员会”的汇率制度,将阿根廷比索与美元一比一固定挂钩,以求稳定汇率和抑制通胀。

这一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成功,阿根廷的通胀率从1991年的84%降至1994年的3.9%,阿根廷的经济也在1990年代初实现了复苏。然而,这一制度也带来了严重的后果,阿根廷的货币过度升值,导致其出口竞争力下降,贸易逆差和财政赤字不断扩大,外债和内债不断增加,金融体系和银行业也面临着巨大的风险。

阿根廷的经济在1990年代后期再次陷入了衰退,通胀率也重新上升,社会不满和抗议也日益增多。2001年,阿根廷爆发了历史上最严重的经济危机,阿根廷比索与美元的挂钩被取消,阿根廷比索大幅贬值,阿根廷宣布暂停偿还外债,阿根廷的GDP下降了10.9%,失业率上升到21.5%,贫困率上升到57.5%。阿根廷的政治也陷入了混乱,一年内更换了五位总统,国内暴力和骚乱不断发生,数百万人上街示威,要求政府下台。

阿根廷的经济危机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和干预,IMF作为阿根廷最大的债权人之一,也参与了阿根廷的救助和重建。

IMF在2003年与阿根廷达成了一项协议,为阿根廷提供了130亿美元的贷款,以换取阿根廷实行一系列的经济改革,包括削减财政支出,增加税收,改革银行业,重组外债等。这一协议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阿根廷恢复了经济增长,阿根廷的GDP在2003年至2007年间以8.5%的年均增长率增长,阿根廷的通胀率也降至单位数,阿根廷的失业率和贫困率也有所下降。

然而,这一协议也遭到了阿根廷政府和民众的强烈抵制,他们认为IMF的条件过于苛刻,损害了阿根廷的主权和利益,加剧了阿根廷的社会不平等和贫富差距。阿根廷的总统基什内尔在2006年宣布提前偿还IMF的全部债务,以摆脱IMF的控制和干涉,同时也拒绝了IMF对阿根廷的经济数据和政策的审查和评估。

阿根廷的经济政策也开始走向民粹主义和国家主义,实行了一系列的干预和管制措施,比如对出口征收高额的关税,对进口实行限制,对能源和农业等战略行业进行国有化,对汇率和价格进行操纵,对外汇和资本流动进行管制等。

这些措施虽然在短期内维持了阿根廷的经济增长,但也造成了阿根廷的经济扭曲和失衡,阿根廷的通胀率重新上升,达到了两位数,阿根廷的外汇储备不断减少,阿根廷的投资和创新也受到了抑制,阿根廷的国际信誉和声望也受到了损害。

阿根廷的经济在2010年代再次陷入了低迷,其GDP增长率从2011年的8.6%下降到2016年的-2.3%,其通胀率从2011年的9.8%上升到2016年的40.3%,其外汇储备从2011年的520亿美元下降到2015年的250亿美元。

阿根廷的经济危机促使了阿根廷的政治变革,2015年,中间派的马克里以微弱的优势击败了基什内尔的继任者斯科利,成为了阿根廷的新总统。马克里承诺要改变阿根廷的经济政策,恢复与IMF和西方国家的关系,推进市场化和自由化的改革,以求重振阿根廷的经济。他上任后,就与IMF重新建立了联系,请求IMF的帮助和支持。

2018年,阿根廷再次遭遇了货币危机,阿根廷比索大幅贬值,阿根廷的通胀率飙升,阿根廷的外债和财政赤字也不断增加,阿根廷的经济陷入了深度的衰退。

马克里向IMF求助,IMF在同年与阿根廷达成了一项570亿美元的救助协议,这是IMF有史以来最大的一笔贷款,以换取阿根廷实行更加严厉的紧缩政策,包括提高利率,削减公共支出,改革税制,放松汇率等。这一协议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阿根廷的金融市场,阿根廷比索的贬值速度放缓,阿根廷的外汇储备也有所恢复,阿根廷的财政赤字也有所缩减。

这项协议加剧了阿根廷的经济衰退,阿根廷的GDP在2018年下降了2.5%,在2019年下降了9.9%,阿根廷的通胀率在2019年达到了53.8%,阿根廷的失业率和贫困率也持续上升,分别达到了10.4%和35.5%。

阿根廷的社会也出现了严重的动荡和抗议,数百万人上街游行,反对政府的紧缩政策和IMF的干涉,要求政府改善民生和保障权利。阿根廷的政治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2019年,基什内尔的副总统斯科利以明显的优势击败了马克里,重新掌握了阿根廷的政权。

斯科利承诺要改变阿根廷的经济政策,恢复与中国和金砖集团的关系,推进社会福利和公共投资的增加,以求重振阿根廷的经济。他上任后,就与IMF展开了新一轮的谈判,请求IMF对阿根廷的债务进行重组和减免,同时也要求IMF对阿根廷的经济改革给予更多的灵活性和空间。

阿根廷与IMF的关系,就像一对破镜重圆的情侣,他们经历了很多的分分合合,但最终还是选择了彼此。他们能否真正走到一起,还要看他们是否能够克服各种困难和挑战,找到一个互利互惠的平衡点。

0 阅读:31

玄猫十六的小鱼干日记

简介:为玄猫十六的小鱼干自由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