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写历史的一根木头

包包说过去 2024-05-06 12:04:43

世界上国土面积超过500万平方公里的国家一共有六个,分别是俄罗斯(1700万平方公里)、加拿大(1000万平方公里)、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美国(930万平方公里)、巴西(850万平方公里)、澳大利亚(760万平方公里)。

世界上人口超过3亿的国家有三个,分别是中国(14亿)、印度(14亿)、美国(3.3亿)。

世界上国土面积超过500万平方公里,人口又超过3个亿的只有两个:中国、美国。

而中美之间的人口差距又高达4倍,因为美国本质上是西方人在北美设立的殖民地演化而来。今天美国的3亿人口是17世纪初逐渐向美国移民的欧亚旧大陆移民的后裔,距今不过400多年的时间,所以纵然美国拥有全世界最多的耕地,历史上曾经有过生育率超过5的时候,国家依然维持在地广人稀的程度。

从全球范围来看,新大陆国家因为主要由旧大陆移民组成,国土大国往往地广人稀;旧大陆历史上民族众多,战争频繁,往往地狭人稠。

俄罗斯偏居一隅,有条件发展成国土面积超千万的大国,主要是西伯利亚这块地方人口少、文化落后,很容易被配发了火器的探险队降维打击。但因为大多数土地都是烂地,人口相对来说也不多。

印度几乎占据了整个南亚次大陆,耕地多、雨热同期、文明悠久、人口多,但自古没有形成大一统的局面,更不要说面积只有300平方公里,还不到我国的1/3了。即使进入现代,有了更好的交通和通信水平,至今印度都还没有统一语言、文字。

只有我国,作为一个旧大陆国家,不仅历史上大多数时间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更是早在2000多年前就成为大一统帝国,有了统一的度量衡、文字、官方语言和认同感。在整个世界范围来看,这无疑是个奇迹。

论起地理条件,南亚次大陆和欧洲都具备统一的可能性。

南亚次大陆三面环山,周围平原、中部高原。只要拿下中部平原就掌握了大部分人口,三面环山的条件又确保了只需少量兵力扼守山口就能避免被外敌大规模入侵。至于中部高原,成了瓮中之鳖,只需徐徐图之假以时日便可拿下。

理论上,南亚次大陆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至少在2000多年前也可以建立大一统帝国了。

欧洲地区曾经有过大一统帝国罗马,但主要统治区域是环绕地中海展开的。这里有广阔平静的地中海担负运输的重任,又可以接受古埃及和古巴比伦的文明洗礼,所以早在2000多年前便形成了强大的罗马帝国。

北部越过阿尔卑斯山的欧洲大部分地区接受文明的时间晚于意大利半岛,在2000多年前还是蛮荒之地。直到接受了罗马的文明辐射之后,才逐渐发展起来自己的文明。从地理方面来看,欧洲中北部地区更有条件形成大一统帝国,这里几乎是由一望无际的大平原组成,从法国的西海岸到乌拉尔山,分布着西欧平原、波德平原、东欧平原。土地肥沃、人口众多,很容易形成超级帝国。可是,直到今天这里仍然处于碎片化阶段。

东亚地区相对于南亚次大陆和欧洲地理条件并不优越,历史上这片土地更是存在着无数强悍的国家、部落。竞争的失败者到其他地区都能形成武力上的优势,建立起强大的帝国。

比如,大月氏西迁之后建立了横跨中亚和南亚次大陆北部的贵霜帝国;匈奴西迁之后在欧洲大平原掀起了一股武力风暴,到今天还被西方人念念不忘;突厥人西迁后建立了强大的奥斯曼帝国,极盛时期几乎拿下整个东南欧;蒙古西征更是几乎占据了整个东欧,让欧洲人谈之色变;

在自古不缺少强悍民族的东亚大陆,能够建立大一统王朝甚至没有像罗马一样昙花一现,而是延续下来,说明华夏族在组织能力方面遥遥领先,并且形成了固定的制度。

这个制度就是法治,以法家理念治国。

法家崛起于春秋时期,到了战国初年形成显学,与儒家、墨家、道家并立,并在战国年间的改革中盖过其他所有学派,最终帮助秦国统一天下。

说起来,法家学说能够被秦人接受,源自于秦国国都南门的那根木头。

秦孝公时期,秦国被率先变法的魏国打压,不仅河西之地被占领,国都也在魏军的威胁之下。面对这种困境,秦孝公也希望有人才来到秦国变法图强。卫国人商鞅前来应聘,两人促膝而谈多日,制定了变法图强的方案。

可问题是,秦法实施后如果不能取信于民,所谓的秦法必将形同虚设。

商鞅想了个办法,他让人将一根3丈(大约7米)长的木头立在国都南门,并告诉众人,谁把它搬到北门就奖励10金。

这个长度是很有讲究的,几乎和兵马俑中出土的秦军长矛相当,所以给人感觉并不突兀。

另外,木头虽长,对于身强力壮的秦人来说搬到北门也没什么难度。

只是大家不相信做这么简单的一件事就能得到如此惊人的奖励,所以迟迟没人出手。

直到商鞅把奖励提高到50金,这才有人出手。

大家本来是怀着看热闹的心态,没想到此人确实得到了50金,从此开始相信商鞅言出必行。

秦法颁布之后,得到了有效的推广,仅靠10年时间秦国就变得强大无比,收复了河西之地。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秦法在全国实施,第一次让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江山处于一样的律法体系、度量衡和文字之下。

汉承秦制,在改善了一些条款之后保留了秦法的主体。

此后,即使有儒家学说被推崇备至,华夏仍然是外儒内法的统治模式。

这带来了3个好处:

1,可以确保全国政令统一,形成强大的组织能力,在对外战争中取得优势。

2,一旦对某一地区完成编户齐民,就很容易形成强烈的认同感。

3,国家政策的延续性极强,即使改朝换代之后很多政策也能延续下来。

虽然秦始皇统一天下的时候只有3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整个华夏大一统王朝的演进却是逐渐扩张的过程。而且一旦扩张到某一地区,就会形成较为牢固的统治力。即使国家衰落,大多数人也会以重新建立大一统而努力,甚至以延续前朝的优秀政策作为正统的象征(比如隋唐灭高句丽)。所以,即使某一时期衰落了,照样会恢复强大,而不是像其他地区的强国那样衰落之后碎片化。

这种滚雪球式的发展最终让我国成为旧大陆唯一,既有广袤国土,又有庞大人口,还有强烈认同感的超级大国。

2 阅读:811
评论列表
  • 2024-05-07 10:09

    改变世界的是一个苹果

  • 2024-05-16 09:07

    徙木立信!确实改变了世界!

包包说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