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伊朗想找中国当靠山?沙特想加入金砖上合,欧盟或将“彻底消失”

最近,伊朗总统莱希访华是重头戏,释放新格局下政治、经济、外交三重利好信号,伊朗正式加入上合组织是必聊话题;伊朗的死对头沙
最近,伊朗总统莱希访华是重头戏,释放新格局下政治、经济、外交三重利好信号,伊朗正式加入上合组织是必聊话题;伊朗的死对头沙特也想加入上合与金砖,态度十分积极;梅德韦杰夫威胁欧盟会彻底消失,我虽然认同俄罗斯现在对欧盟的仇恨,但客观看,欧盟真的会消失吗?时隔5年,伊朗总统再次访华

我看官方给出的消息,伊朗总统莱希会在14号,也就是明天,开始对中国进行为期三天的国事访问。

上一次伊朗总统来华,已经是5年之前,当时的伊朗总统还是鲁哈尼。2021年8月,莱希正式上任,期间由于各种原因,莱希非常神秘低调,基本没有对他国的正式出访。那么这次高调对中国访问,对莱希本人和伊朗来说确实是大事。

莱希千里迢迢赶来中国,而且一待就是三天,究竟是想谈些什么?现在相关报道不多,为了满足大家的好奇心,晶晶来讲讲想法:

首先,经济合作肯定是这次访华的头号重点。尤其在最近这几年,中伊两国的经贸合作完全可以用突飞猛进来形容。从2019年开始,我们有关“一带一路”的倡议得到伊朗的大力配合,双方的合作开始全面加速,再到2021年3月,中伊两国更是签订长达25年的长期经贸合作协议,涉及投资总额高达400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2.7万亿。

毫无疑问,在当下的国际大形势下,伊朗方面当然希望中国能加快对这些投资项目的落实,乃至签订更多更新的经贸合作协议。

其次,伊朗总统莱希在本月7号的时候已经签署命令,同意并实施伊朗加入上海合作组织,也就是上合组织的法律,而且预计在今年上合组织年度峰会时,伊朗就会被正式宣布为上合组织成员国。在这种关键时刻,伊朗总统当然要亲自拜访一下身为上合组织领导国的中国,希望得到中国的更多照顾;

最后,俄乌冲突的前线情况,也让伊朗坚定了决心,把中国视为靠山,努力巩固与中国和俄罗斯之间的三角互助关系。

伊朗“投靠”中国,对我们很重要

我认为,伊朗总统的热切期望,我们确实要重视。而从我们的角度出发,我们同样也希望全面加强与伊朗的合作关系:

首先,在经济上,过去两三年,中国的经济出口形势受到外部干扰,显然是不太乐观。一方面是受到疫情和俄乌冲突的影响,国际经济发展普遍低迷,另一方面则是美国拉拢盟友国家对华持续遏制,我们跟美西方市场的正常合作也受到波及。

那么相比之下,在伊朗等非西方国家寻找新兴市场,必然就是我们接下来对外经济工作寻找突破口的重点方向;

在国际合作上,中国当然欢迎伊朗加入上合组织,从而扩大上合组织的国际影响力。在这个伊朗已经半只脚踏入上合门槛的关键时刻,中国当然希望能与伊朗一起坐下来,好好谈一谈今后彼此如何在上合组织内部更好的合作;

在政治外交上,中俄伊三国都对来自美国的霸权压力感同身受。在这种情况下,三国合作显然是唯一的选择,在俄乌战争即将进入一“周年”的特殊时刻,伊朗总统莱希到访中国,也是顺理成章;

另外,还有个推动莱希访华的理由我们必须一提,那就是跟伊朗有世仇的沙特,也在加紧加入上合组织和金砖国家组织的步伐了。现在他们在轮流接触这两个组织的各个成员国,其实就是为自己在不久后的加入创造成功的机会。

沙特要同时加入中国领衔的两大组织

最近一条相关消息就是俄罗斯驻利雅得大使谢尔盖•科兹洛夫在2月12日接受俄罗斯卫星通讯社采访时的表态,他说沙特阿拉伯正在与俄罗斯接触,他们非常希望加入金砖国家,并成为上海合作组织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看来,沙特不是玩外交辞令,确实是来真的了。

沙特的规划其实布局已久,2022年8月份,沙特政府向身为上合组织创始国之一的中国明确表态,他们希望加入上合组织。

10月,沙特政府首次向身为金砖组织成员国的南非表态,希望加入金砖组织;

中东土豪沙特相中的这两个组织,一个金砖、一个上合,肯定是不错的,那到底“不错”在哪儿呢?

首先,这两个组织完全没有美西方式的霸权搞坏,就光这一点,在当下大环境下,也足够吸引不少国家参与了。

毕竟在美国的折腾下,当今国际社会的合作气氛早已大不如前。美西方在自己的小圈子里拉拢盟友,“不听话我就揍你”,搞得整个国际社会大有重回冷战时代的势头。

那么广大的世界非西方国家已经吃到了全球化的和平红利,愿意重回冷战时代吗?当然不愿意。而在这种背景下,金砖与上合各自的魅力就凸显出来了:

这两个组织都没有美国甚至是任何传统西方国家参与,能够真正代表全球非西方国家的利益;

两个组织都坚定捍卫全球化果实,鼓励共同创造一个更加公平公正的新世界秩序;

其次,细化到具体操作上,金砖组织积极呼吁建立以一篮子货币政策为基础的新国际结算机制,而上合组织对统合欧亚大陆市场也是志在必得。

而这两大目标,也正是沙特自身最渴求,但凭他一己之力完全达不到的:

沙特本就是国际油气能源巨头,当然希望趁机夺回在油气资源上的话语权;

但沙特现在仍然主要靠油气出口过活,当务之急就是必须进行社会经济全面转型,成为一个拥有全方位社会三大产业体系的国家。在这个问题上,沙特自然非常渴望上合,尤其是中国的帮助。

沙特绝对是世界的重量级玩家

反过来,沙特的加入对我们也是好处多多:

想当年,美国之所以能建立“石油-美元”霸权体系,沙特在其中的角色非常关键,甚至起到基石作用,对金砖而言,能争取到它的加入,绝对是金砖建立全球新货币与新市场体系的一个战略转折点;

对上合而言,沙特是欧佩克组织真正的话事人,也是中东地区的头号大国,争取这样一个地区大国加入上合,自然有利于上合的影响力进入中东地区,大大提高上合对国际事务的话语权;

对中国而言,能让沙特这种份量的国家加入中国主导的两大国际组织中,并令其心甘情愿的向中国靠拢,这其中的好处,想必就更不需要我多说了。

但晶晶认为,当我们沉浸在这一好消息中时,我们也必须注意其中暗藏的问题:

其一,沙特若成功,必然引发更多国家的效仿。而人一多,声音就杂了,队伍就不好带了;

其二,沙特绝不可能因此彻底与美国决裂,尤其在最关键的国家安全问题上,无论金砖还是上合,都无法如美国那般为沙特提供真正的军事安全保障。因此沙特加入金砖与上合,并不等于这个国家就是真正的“自己人”,随着今后国际形势的进一步恶化,不排除沙特又会重新回归美国怀抱的可能。

但无论如何,晶晶认为,沙特这种份量的国家愿意以如此认真的态度提出要加入金砖和上合,这本身就是我们的一场大胜利。虽然前方必然会有更多的艰难险阻,但至少在现在,我们完全可以为沙特的诚意表示欢迎。

泽连斯基会让欧盟“彻底消失”

然后我们再聊一段俄乌冲突相关的消息。

前几天,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到访欧盟,并搞了一出旋风式访问,在媒体口中,泽连斯基被欧盟当成英雄,引发俄罗斯的批判。2月11号,俄罗斯国家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甚至宣称,泽连斯基这趟欧洲之行,会让欧盟“彻底消失”。

首先,梅德韦杰夫称当泽连斯基忙着跟“欧洲的老板们”握手、合影时,“每天都有数以百计被动员服役的乌克兰人死去,去被迫保护执政纳粹集团的利益。

接着,梅德韦杰夫指出,这次欧盟决定继续军援乌克兰,并加大对俄制裁,必将给欧盟带来两大问题:

其一,欧盟各国社会生活成本必将继续上涨;

其二,欧盟各国必将普遍遭受“国家屈辱”,欧盟之后肯定难逃对美国低三下气,成为美国附属的命运。

最后,梅德韦杰夫认为,欧洲文明已在瓦解。很快就会完全消失。这里他援引神话故事,说,美国扮演了宙斯,它蛮横无理地劫走公主欧罗巴,也就是欧洲,而为美国宙斯效力的就是像波兰和波罗的海国家一类的欧洲利益的叛徒。

晶晶觉得,梅德韦杰夫所言有道理。

首先,确实,欧洲的对俄制裁,已经导致欧洲当地生活成本居高不下,也同时让欧盟各国民众怨声载道,并因此在舆论上形成了一股足够强大的反乌力量,这也是推动这次泽连斯基亲自到访欧盟的主要原因;

其次,不说将来,现在的欧盟就已经在对美国低三下气。

毕竟这场战争已经无情的证明,欧盟既没有单独管控欧洲地缘局势发展的能力,也没有靠自己的力量保卫各成员国安全的底气。其实,欧洲这种羸弱体制,从一二战时期,就已经积累下来,并且在上世纪后半叶逐步显现了。即使成立了欧盟,但并没有起到凝聚力量,抗衡美国的真正作用。

在现实的威胁面前,欧盟必须更加仰仗美国的保护,哪怕是为此牺牲经济利益甚至是主权利益也再所不辞;

最后,这场战争也令欧盟一贯强调的内部团结受到巨大冲击——以波兰为首的东欧国家一个劲的叫喊反俄挺乌,以匈牙利为代表的中南欧国家根本不想掺和这些烂摊子,而德国和法国这两个欧盟大当家,却在两者之间反复犹豫,一直拿不定主意。

晶晶注意到,其实早在梅德韦杰夫之前,欧盟自己的很多地缘学者也在猜测,在最糟情况下,以这场俄乌战争为契机,欧盟这个将“团结”当做核心价值观的地区组织,只能无可挽回的走向解体,甚至连整个欧洲文明都将彻底消失。

欧盟很虚弱,但不至于解体

但欧盟内部分裂,虚弱,并不意味着它真的会走向解体。

首先,欧盟的确在为反俄在社会层面付出巨大代价,但若细看,我们就会发现,这种代价并非全方位的综合危机,而仅仅只是因天然气价格上涨而导致的价格连锁反应。

也就是说,欧盟本身其实并没有丢失综合竞争力,其在战争期间对中国反而加码投资数百亿欧元的行为足以证明,欧盟距离梅德韦杰夫所说的“崩溃”,还差相当远的距离。

更何况欧盟其实早就制定了逐步摆脱对俄天然气依赖的计划。虽然这个过程必定充满曲折,但足见俄罗斯的天然气断供对欧盟并不致命。再加上欧盟本就是全球最有钱,福利也相当优越的地区,这中间数年的能源过渡时期,即使买美国的高价油,即使从世界其他地方买“二手油”,欧盟应该也耗得起。

其次,欧盟确实不得不将美国重新迎回欧洲,但我们换位思考一下,欧盟跟美国本就同为“西方世界”阵营,在价值观上,欧盟与美国本就存在高度的彼此认同;在现实经济利益上,彼此的资本与市场本也高度绑定,且基本不存在明显的强弱差距。

也就是说,我们在看待全球局势的时候,不能把俄罗斯与独联体国家之间的那种“大小”关系直接套用在美国与欧盟身上。

最后,欧盟的内部团结的确是个大问题,但欧盟的最大优势就是,大国的经济底子普遍不错,进而可以让组织内的一众边缘小国也能跟着喝汤。如匈牙利等国家,虽然嘴上总在跟欧盟斗气,表面上骂骂咧咧,但若德法喊一声欧盟解散,或者说取消匈牙利欧盟成员国身份,匈牙利绝对是第一个不答应的。

总而言之,晶晶认为,俄罗斯对欧盟的恨我们完全可以理解,我们自己也吃了美西方贩卖“价值观”的苦头,但无论如何,欧盟是现代西方文明的摇篮,与美国保持着从价值观到经济利益的全面认同感,更是富得流油的世界第二大地区经济体。

我们比起像梅德韦杰夫一样,指望这样一个区域国家集合体会因为俄乌冲突走向完蛋,倒不如想想,如何利用好欧盟内部,甚至欧盟跟美国之间的利益博弈,为我们的发展所用,更现实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