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号称“美食荒漠”的五大城市,待一年暴瘦30斤,有你的家乡吗

鲸探所什么都讲 2024-01-08 07:30:02

文|鲸探所

编辑|鲸探所

“你被北京难吃哭了,我被杭州难吃笑了。”

不得不说,网友的这句话让人看了之后真是哭笑不已。

一到假期,不少人都会奔波在不同的城市,想要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却有好几个城市却荣获“美食荒漠”的称号,不少吃货们提起来也是连连摇头。

它们究竟是什么样的存在呢?

杭州

“你说西湖的醋鱼难吃,当地人会说你没有吃的正宗的醋鱼,因为正宗的更难吃。”

要知道,杭州可是有着“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称号的。

然而,近年来,杭州却被许多网友戏称为中国最大的"美食沙漠"之一,这与它作为旅游胜地的形象形成了鲜明对比。

在众多被吐槽的食物中,西湖醋鱼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

这道浙江省的传统菜肴,以独特的酸甜口味和鲜嫩的鱼肉闻名遐迩。

然而,在一些餐馆里,游客们却难以将整条鱼吃完,甚至有些人在尝过一口后就放弃了。

许多尝试过这道菜的食客都表示,它的口感过于奇特,难以适应。

甚至就连本地人也对西湖醋鱼的口感表示不满,认为越来越偏离传统的味道。

不仅如此,杭州美食的评价也日益降低。

许多杭州当地人表示,当地的美食难以满足他们的口味,反而肯德基等快餐成为了杭州最受欢迎的美食之一。

而这种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杭州美食的现状:虽然有着丰富的美食资源,但却难以满足人们的口味需求。

曾经作为“八大菜系”之一的杭帮菜,如今在许多菜馆中,虽然外观依旧精美,但独特的风味却已不复存在,让人不免感叹。

魔都上海

说起魔都上海,估计很多人脑海中都是灯红酒绿,繁华到街道都是金碧辉煌的那种。

可是说起上海的美食,估计很多人都欲言又止了。

之前网上有一个博主闲来无事,便想着去上海的街头找一些美食。

可是令他没想到的是,如此繁华的上海,竟然没有一道属于自己的特色小吃,几乎上都是连锁店和一些传统的小吃店。

不仅如此,更重要的是,这些店的味道也都一般。

于是这位博主无奈的说出了“美食荒漠”这四个字。

很难想象,作为经济文化中心的上海,却让人说不出自己的本地特色美食。

比如说传统上海小吃,如蟹黄汤包和笼包,是上海美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小吃不仅是上海人共同的记忆,更是传承了几代人的制作工艺和独特风味。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许多传统的小吃摊位和街巷已经逐渐消失了。

高楼大厦、商业广场和办公区的兴起,给这些小吃摊位提供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少。

再说了,上海的大部分美食都着重强调浓油赤酱,吃起来给人一种又甜又腻的感觉,这让外地人去了根本吃不了。

我们可以发现,在每个城市都能看到不同地方的特色美食,但是我们却比如川菜馆、湘菜馆。

但是我们却很少能够看见有上海菜,甚至可以说,全国的上海菜馆也没多少。

去上海浦东随便进去一家餐馆,我们踩雷的可能性就可能是99%。

作为魔都的上海,虽然是一个全球化的城市,但是这里也受到了各个地方饮食的渲染,从而使得本地的美食没有很好的保留下去。

深圳

说起深圳的美食,其实这也和深圳的年龄差不多。

其实说这里是没事荒漠也是情有可原的,毕竟深圳也是一个十分年轻的城市。

和其它历史悠久的城市比起来,深圳确确实实是略逊一筹。

所以说,一提到深圳的餐饮文化,许多人可能会露出一丝无奈的笑容。

相较于周边的广州、香港、澳门等地,深圳似乎在美食方面略显逊色。

尽管深圳拥有众多来自四面八方的美食,但真正属于这座城市独有的味道却难以寻觅。

深圳的饮食现状颇具挑战性,一方面,作为一座移民城市,人口的多样化带来了丰富的饮食选择。

而另一方面,由于缺乏传统老字号和小吃,深圳的饮食文化在与周边地区的对比中显得有些尴尬。

深圳的人气美食如隆江猪脚饭、潮汕牛肉火锅、海南椰子鸡等,虽各具特色,但它们并非深圳土生土长的美食。

而椰子鸡虽然被誉为深圳特产,但是由于其原材料依赖于海南,使得这道菜品无法完全代表深圳本土的饮食文化。

更重要的是,在文化输出方面,深圳也面临着一定的困境。

椰子鸡虽然在全国范围内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但是作为深圳特产的代表,其文化输出仍显不足。

而深圳其他特色食品和文化输出的缺失,也使得这座城市的饮食文化在国际舞台上缺乏足够的竞争力。

不过这也为深圳带来了机遇。

随着人们对美食的追求越来越多元化,深圳完全可以利用其开放和创新的优势,融合各地的美食元素,创造出更多独具特色的美食。

事实上,也有一些本土的餐饮企业,比如说安记烧鹅、新强记烧鹅和光明招待所等,它们凭借着传统的烹饪技艺和优质的服务,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

一些企业不仅在深圳拥有稳定的客源,而且还成为了这座城市饮食文化的一部分。

对于深圳而言,未来的饮食发展充满了无限可能性。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口结构的不断变化,深圳的饮食文化有望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当然了,在这个过程中,深圳可以借鉴周边地区的成功经验,挖掘自身潜力,创造出更多令人回味无穷的深圳味道。

北京

说北京美食荒漠,其实很多人是不信的。

提到北京,大家都知道豆汁和北京烤鸭,这难道还不算是特色美食吗?

可事实上,这背后也是有相关的一些原因的。

我们先从北京烤鸭开始说吧。

大家都觉得北京烤鸭已经在全国非常有名了,甚至成为了可以代表北京的一大特色。

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因为色香味俱全而闻名全国的北京烤鸭,其实是起源于山东省的鲁菜。

就比如说配将葱饼这个吃法,其实这是很典型的鲁菜的吃法,因为鸭肉是非常油腻的,需要葱来解腻。

不过也有人说北京烤鸭已经算不得鲁菜了,虽然说它是鲁菜大厨带到北京的,但是却经过了在北京厨师们的各种工艺改进,所以已经不能称之为“鲁菜”了。

至于到底算不算,这件事情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再说了,北京烤鸭的价钱也不便宜,这也给它的传播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而北京另一道出名的美食,则是“出了名的豆汁”。

对于一些当地人来说,豆汁是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豆汁和焦圈的搭配吃法更是十分受欢迎。

然而,对于初次品尝豆汁的外地人来说,其独特的味道往往难以接受。

豆汁的味道酸涩,略带腥味,与许多人想象中的美味佳肴相去甚远。

北京的其他特色美食,如卤煮、炒肝等,虽然在本地人中颇受欢迎,但对于外地人来说,这些美食的口感和卖相往往难以吸引他们。

这些因素都导致了北京在美食方面的声誉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我们不能否认的是,北京仍然拥有丰富的美食资源,传统的京菜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各种风味都在这座城市中找到了自己的独特发展。

只是,这些美食可能尚未得到足够的关注和推广。

武汉

说起武汉,下一句脱口而出的就是热干面。

然而大家可以仔细想想,除了热干面之外,我们还能想起来武汉的什么美食呢?

有网友说,自己在武汉上学,最大的感受就是什么都不好吃,而且还没有自己的特色菜。

不过就算是热干面,其实也有很大的争议。

有人说热干面全是芝麻酱,吃起来十分难受,感觉除了酱味,根本没有其它的味道。

不过武汉本地人对于热干面可谓是爱不释手啊。

在这里,热干面不仅是当地居民的日常选择,更是武汉美食文化的一张名片。

谈到武汉的传统小吃,不得不提的是曾经风光无限的户部巷。

这里曾是武汉传统小吃的聚集地,但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商业化的推进,一些传统小吃面临着改变甚至消失的命运。

这种原汁原味特色的淡化,不仅影响了户部巷,也成为许多城市美食文化所面临的共同挑战。

事实上,除了热干面,武汉还有许多其他的美食等待着我们去发掘和品尝。

例如,黄鳝烧、汉口瓦罐熘鱼、藕粉、豆皮等,这些美食各具特色,为武汉美食文化的多样性增色不少。

美食文化的丰富多样,正是一个城市独特魅力的体现。

无论是在本地特色还是在国际美食方面,它们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城市的变化和发展。

事实上,所谓的美食其实并没有一个非常客观的标准,可以说,这仅仅是一个主观感受而已。

就像有人觉得香菜好吃,也有人觉得难吃是一样的。

只要是自己觉得好吃的,那就是美食。

这也恰恰说明了,其实美食荒漠的核心问题并不是食物本身,而是人们的主观感受。

正所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莫雷特,我们品尝美食的时候,每个人的感受也都是不同的。

0 阅读:533

鲸探所什么都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