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一个农民走进人民大会堂,几年后竟成亚洲第一“鸡王”

正史笔记 2024-05-13 17:49:43
步入人民大会堂的青年农民大亨

1992年8月19日,庄严的北京人民大会堂再次为国内外新闻媒介所瞩目。他们聚在这里,并不是为了什么重大外事活动,仅仅是为了一位青年农民——从辽东半岛山沟里走出来的农民企业家,有“全国最大养鸡专业户”之称的“鸡王”韩伟。

韩伟,1956年生,辽宁大连人,大学专科毕业。大连韩伟集团创始人、董事长。

此刻,他就站在人民大会堂里,郑重地宣告,我国第一家以非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民营企业联合体——大连韩伟企业集团正式成立!

韩伟在全国政协八届三次全体会议上发言

这年韩伟38岁,是全国青联委员,也是刚当选的全国政协委员。他曾荣获全国新长征突击手、优秀青年企业家称号。1985年底,他作为全国唯一的“最年轻却最有钱”的农民企业家,随中国青年代表团访问日本。

韩伟创办的企业集团包括三个层次:一是核心层企业;二是紧密层企业;三是半紧密层企业。其中核心层、紧密层企业有8个,90年代集团的资产总额9000万元,年创产值600万元,公司70%的资产为民营经济持有,30%为全民和海外投资者持有。

韩伟的集团以畜牧业为主,陆续开辟了建材、商贸、房地产开发、高新技术、广告、旅游、文化娱乐等产业,形成了一个农、工、商、贸一体化的经济实体。

韩伟

抓住改革浪潮,“占山为鸡王”

上世纪七十年代,家住大连旅顺口区三漳堡镇东泥门村的少年韩伟,一个纯朴、好强的农民儿子,在中学毕业后,靠着勤奋刻苦的自学,经过考试后,被录用到大连市旅顺郊区一个乡政府当电力畜牧助理,端上了铁饭碗。这对于一个祖祖辈辈务农的家庭来讲,无疑是光宗耀祖的好事,也因此赢得了乡邻众人的羡慕。韩伟很争气,干得也很出色。

然而,当改革的大潮涌来之时,胸怀大志且不安分的韩伟又有了新的追求。1984年,他毅然扔掉了“铁饭碗”。退职之后,先是小规模养猪。有了小许积蓄,又从亲戚朋友处借钱,筹资15万元,买鸡办起了韩伟家庭养鸡场。凭着一股子钻劲儿,他的鸡场越办越兴旺,自有资金也滚动发展,到1987年就有蛋鸡10万只。

1987年底,韩伟与旅日台胞施文电合办大连嘉伟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引进外资31万美元。到1989年,他不仅拥有一座全国最大的个体机械化养鸡场,还拥有造价22万元的豪华住宅和各种车辆10余辆。

80年代的韩伟养鸡场

这个养鸡场共有22座鸡房,全部采用3层全阶梯笼式饲养,供水系统全部自动化。他饲养的21万只鸡,每年产鲜蛋500万公斤,为大连市提供1/4的商品蛋,经过扩建后,1992年,他的现代化蛋鸡饲养场有约60万只蛋鸡,年产800万公斤鲜蛋,在几年内迅速崛起成为亚洲最大的养鸡场。

在国家体改委和辽宁省的支持下,韩伟创办了全国第一家民营企业集团,产业结构也走向多元化。

亚洲第一“鸡场”,比某些医院都干净

韩伟的养鸡场是采用最先进的技术予以管理和规范化的。

在韩伟企业集团的饲养场,一位参观者指着清洁无比的墙壁赞叹:

“这简直比有些医院还干净啊!”

韩伟

在一间摆放着微机等监视仪器的大房间里,韩伟轻轻按动键盘,电视屏幕上立即出现饲养场内的情景:群鸡跃动、自动饲养、自动取蛋、毋需人工。

随着韩伟手中键盘的变换,屏幕上出现了分布在各个饲养场的内外景象。韩伟告诉大家:这套闭路电视监视系统投资20多万元,工作人员站在那里,就可以把鸡场内外看得清清楚楚,即使12公里外的种鸡场也一览无余。有了这套装置,一个饲养场有四五个人就够了,工作人员不必再入室内,对于卫生防疫极为有利。

前来参观的东北三省的省长们对此赞叹不已。肖作福副省长说:“我看过澳大利亚的一些饲养场,先进程度也不过如此,韩伟的饲养场堪称一流!”

从此,韩伟出名了。

韩伟养鸡场

韩伟集团最大的资本是两个字

在很多人看来,这个年轻农民的崛起似乎是个谜,但其实说来也简单,只有两个字:人才。自称“小学都没毕业”的韩伟,手下却有许多硕士、博士和教授等中高级技术人员在公司担任顾问或中层管理人员。

一次当记者在韩伟企业集团采访时,正巧遇到一位匆匆赶来的求职者。这位年轻人叫焦亚宁,刚刚从国务院经贸办开办的中国欧共体管理中心(简称MBA)毕业。在当今经商热中,手里有一张工商管理硕士文凭,不啻于怀揣无价之宝,身价倍增。

可他偏偏看中了一个农民办的私营企业。在韩伟宽敞的办公室里,老板与求职者相向而坐,一段有趣的对话开始了。

韩伟

韩:以您的学识和文凭,聘你的大公司肯定很多,为何看中了我们集团?

焦:经过朋友的介绍,我了解你的创业经历,你不是靠关系、后台上来的,完全是踏踏实实苦干出来的,我钦佩的就是你的创业精神,与你这样的人合作,我的才智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韩:我们集团虽已初具规模,但“人上有人,天外有天”,我一直以为,离我们的目标还差得很远呢。因此,到我们集团来,首先要有吃苦耐劳的思想准备,我们的目标是建设国内外闻名的一流企业。

焦:我十分欣赏你的进取精神。与志同道合者一起踏踏实实干一番事业,人生的价值正在于此。

韩伟当场拍板,接收焦亚宁来集团工作。

韩伟

韩伟曾说过这样一段话:“衡量一个企业,常常不在于它的资产有多少,而在于有无人才,以及人才发挥作用的大小。我现在感觉到人才太少了,没有人才,集团将一事无成。”

想不到一个私营企业的老板能有这么长远的眼光。

正因为韩伟爱惜人才,东北农学院的教授也成为他的常客,有两位教授干脆接受聘请,成为韩伟集团的成员。韩伟为他们建造了教授楼,把他们从哈尔滨接到了山村。

某年夏天,七位刚毕业的大学生前来报到,韩伟这个大老板直接开着汽车带着大学生游览参观,一起野餐,亲如兄弟。一位大学生感叹:“这样的董事长,太少见啦!”

人才支撑着韩伟企业集团的大厦。他常常懂得:一旦人才出现断层,企业集团将轰然倒塌。

韩伟与技术人员

每走一步都要看是否利国、利民

在巨大的成功和崇高的荣誉面前,韩伟有着更深的远虑:要实行民营企业股份制,带动大家共同富裕。

韩伟是这样认为的:

从事私营经济,每走一步都要看是否利国利民,爱国、敬上、守法的精神不能变。我之所以能有今天,党和人民的扶持是最重要的,所以我一直本着将利益返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原则来经营。

一个民营企业能在不长的时间里从小发展到大是有它的原因的,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它面向市场,产权关系非常明确。这样我们就可以专心致志地想企业发展。

我们先富起来了,但还应想如何才能使大家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我以为这是政府和工商联应该通过法律程序规定下来的。办法有,就是实行民营企业股份化。

韩伟

股份制不仅可使民营企业起到带动大家共同致富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可使它的管理上一个新台阶。

股份制绝不允许家族式的管理。日本的许多著名企业的管理方式最初也是家族式的,但后来都逐步发行了内部股、上市股。说到底,股份制是一种被法律手段规范化了的所有制,它使大家共同参与管理,其最高决策机构——董事会的运作方式充分体现了经济管理的民主化,这就能够避免失误。因此,实行了股份制的企业总是充满了勃勃的生机。所以当务之急的是,无论哪一种所有制经济成份,都应该实行股份制,如果继续死抱着家族制,必然会走向灭亡之路。

如今,韩伟不仅拥有全国最大的蛋鸡规模现代化蛋鸡养殖企业,还有全国最大的裙带菜深加工企业和亚洲最大的蛋制品生产企业。

据说韩伟生产的裙带菜在日本市场很受欢迎,日本近30%的裙带菜都是韩伟提供的。

韩伟

2018年10月24日,韩伟入选中央统战部、全国工商联《改革开放40年百名杰出民营企业家名单》。

到目前为止,韩伟绝对是人生的大赢家!

0 阅读:13

正史笔记

简介:我们不创作历史,我们只是历史的搬运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