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积电面临2000亿美元建厂要求:陷入“圈套”?

阿烨探索 2024-03-14 19:11:05

台积电面临2000亿美元建厂要求:陷入“圈套”?

台积电斥资2000亿美元建一座工厂,又掉进甜蜜的"陷阱"?

据《日经新闻》报道,由于 AI芯片短缺的问题,台积电接到了一家大客户的订单,要求台积电在3 nm制程上建厂。

据市场分析,这样一家工厂从建成到投产,预计需要200亿美元,而根据目前市场上可用空间来看,大概要建十家才能达到产能要求,也就是说,台积电需要投入2000亿美元左右的资金。

他们尚未从失去美国工厂的阴影中走出来,眼前又摆着一个"大蛋糕",究竟是独霸全球,还是甜美地"沦陷",谁也说不清楚,因为台积电的抉择,将直接决定台积电的前途。

根据公布的财报显示,台积电2024年的资本开支预计为2800亿至3200亿美元,而先进制程支出占到了80%左右,也就是说,整个2000亿美元的总投资要花上十年时间才能完成。

当然,台积电预估的投资额中并没有包含这笔投资,这意味着如果要从人工智能领域拿到大额订单,就必须筹集更多的资金,这对台积电来说无疑是个沉重的负担,因为目前人工智能的客户基本上都是美国企业,未来是否能得到美国的认可还是个未知数。

按照芯片行业的规则,台积电这段时间也不好过,7 nm制程的产能已经跌至50%以下,再加上三星开始大规模生产3纳米制程,台积电一度不太受待见,不过经过这段时间的熬过来,如今依然是世界上最大的量产厂商。

人工智能的兴起,是一种必然的趋势,谁也不知道会不会引发一场革命,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谁掌握了更多的人工智能产能,谁就能抢占先机。

但问题在于,一旦科技企业改变策略,高端晶片就会陷入停滞,届时昂贵的3 nm制程产能便会告罄,光是折旧及日常保养费用就高得连台积电都难以负担。

美国现在采取的是“本土化”的策略,虽然目前的芯片代工能力还不够强,还得依靠台积电的技术,但美国掌握着整个半导体产业链,用大量的高附加值资源来弥补这个短板只是时间问题。

目前,英特尔拥有六台 NA级 EUV光刻机,正在尝试攻克2 nm制程,虽然不太可能实现,但也不是不可能,一旦建成10座 GigaFab工厂,那就是2000亿美元的投入。

当客户使用人工智能提出要求时,他自己也表示:“客户要的不是几万片晶片,而是整座工厂,这太不可思议了。”

由此可见,台积电对产能的重视程度是毋庸置疑的,但如果只是满足客户的需求,那就不太现实了,台积电经历过一次大反转后,明显变聪明了,您对此有什么看法?

0 阅读:0

阿烨探索

简介:一本正经地撰写优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