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只打过一仗并赢了就被评为名将,后人从无置疑,只因对手太强

玲珑历史放映厅 2024-05-19 08:17:39

前言

历史上的名将千千万万,有的生来就有勇武之姿,更打了一辈子的仗才获得一个名将的头衔。但也有名将是先天的本事还有后天的发掘才得以出名,甚至一朝就成了名将。

可以说后者的情况少见,但也不是没有。而且他只需要一仗,就可以成为流传后世的名将,更赶上了打了一辈子仗的名将,并且没有人敢质疑,他是谁呢?他又是怎么做到的呢?

一、“田部吏”赵奢

战国时期,他是赵国的将领赵奢,这么说可能有点陌生,但说他儿子是谁,肯定很多人就恍然大悟了。

赵奢的儿子就是纸上谈兵的赵括,赵括在赵国受重用,很难说不是沾了父亲赵奢的光。这时可能就会有人说赵括都纸上谈兵了,他的父亲能好到哪去?

其实赵奢最初在赵国任职的时候并不是上阵打仗的将领,而是比较闲散的小官。而且朝廷一般是不把他们当回事的,但就是在平平常的工作中,赵奢又表现的和其他小官大不相同。

作为“田部吏”,他只需要拿着俸禄,收收基层的税收就可以了,不该惹的人他们当然是能避开就避开,但是赵奢可不行,这些不该惹的人不按规矩办事就是不行。

如此赵奢就和平原君赵胜杠上了。当时他的工作有序进行中,但是平原君的家丁却不配合工作,甚至拒绝交租。

为此看在平原君的面子上,其他人肯定是避之不及,也不敢有多大的意见,但赵奢偏要按规矩办事,只要是不配合的,都相应的按规定处死了。

显然赵奢是博了平原君的面子,平原君势必也要讨回来,如此对赵奢,平原君也起了杀心。

只是聪明的赵奢似乎已经想到了这一步,后来与平原君对峙时,赵奢更是把这件事放在赵国的权威和实力上说,说的头头是道。好在平原君也是识才之人,更察觉出了赵奢的不一般。

如此,赵奢不仅自己救了自己一命,还被推荐到了赵惠文王那里,备受重用。

原本只是一个小官的赵奢,负责的也只是基层的税收,被推荐后他直接掌管起了全国的赋税,而且赵惠文王的这个重用也收获颇丰。

因为赵国的赋税有了他的管理,国库是越来越充实,百姓也越来越富足。这样的情况在战国时期出现,可以说对一国来说肯定是非常有利的。

这么看赵奢是怎么也不可能和将领搭边的,但也不代表他不能在军事上发展。

我们知道“纸上谈兵”,却不知道据说首先把赵括看透的就是他的父亲。有了赵奢打基础,赵括也对兵书上的内容非常感兴趣,而且张口闭口都是打仗,所以就会有很多人夸赞并觉得他很有本事。

但只有赵奢清楚,也为赵括担忧,因为这都是些“纸上谈兵”,到了战场上可未必能真正发挥用处。可见赵括在打仗上的本事他能看透,而赵奢自己的军事本事也必不可能弱。

二、一战成名

赵奢把赵国富国强兵的前提条件满足后,在众将畏战时他却敢请命出战,如此这个掌管赋税的赵奢很难不让人眼前一亮。

战国时期,秦国向多国进攻,而赵国的阏与地区也被秦国围困。这时这个大麻烦就只有等着赵惠文王来解决了,于是赵惠文王召来了廉颇、乐乘等将领,他们的能力放在赵国数一数二,他们说“难救”,又有谁敢上前一战呢?

而且要知道秦军派出的还是曾击败过山东六国的队伍,这一次也势必是抱着很大的决心要夺胜仗而归。

见状,廉颇等将领也认真分析了局势,最后因为此地道远又险狭便没有实质性的意见,甚至以难救为由畏战。但在赵奢看来,弱势却是利势,而且还是“可救”的。

于是赵王选择相信赵奢,便派给了赵奢兵马,由他来领兵作战,而且赵奢还附加了一个条件,那就是一切行动听他指挥,就连赵王都不能干涉。

就这样赵奢便带兵出战了。当然赵国在观察着秦国的情况,秦国自然也在观察着赵国的举动,毕竟对于他们攻打阏与来说是个很大的威胁,势必得警惕起来。

而赵奢首先做的就是放松他们的警惕,所以赵奢出兵后没有急急忙忙的赶到阏与支援,而是在行军三十里地后便安营扎寨了。在秦军看来就是赵军在畏缩前进,这样的兵力也就不足以畏惧。

而后警惕减小,也就没有把他们放在眼里,反而继续去针对阏与了。这一情况对于赵奢来说只好不坏,而且就是他想要的效果。

随后时机到了,赵奢再次下令,全力赶路到距离阏与五十里的地方,不久就成功占领了高地,等秦军反应过来,只能说为时已晚。

正在全力围攻阏与的秦军被打得措不及防,意识到赵奢的威胁后,秦军即刻调转了攻打的方向,但是赵军占据了利势地理位置,最后秦军只能大败。

要知道秦军当时的战斗力极强,廉颇等名将都不敢贸然出战,却让赵奢成功解决,赵王对赵奢只能是论功行赏,并将其封为了“马服君”。

三、不信赵奢得不偿失

仅此一战,赵奢的战国名将位子成功坐稳,让一度鲜少有败绩的秦国尝了一次吃败仗的感觉。

而且这时的六国无一不对秦军的虎狼之师畏惧不已,哪一国若是要与秦军对抗,势必需要慎重考虑,而赵国派出的赵奢却是主动上阵,此前掌管的还是赋税的职务,任谁看了不得不说一句了不起。

如此有这些前提条件在,赵奢一战成名是必然的。

赵奢的军事能力不仅限于此,他的聪明后来也有发挥,只可惜各有各的看法,赵奢的建议并没有被采纳,最后赵国只能是得不偿失。

除了秦军的威胁,赵国和燕国之间的交战也是长期的。由于燕国派出了大将了,自然平原君也就想着利用对燕作战熟悉的大将出战,但是赵国没有,齐国有。

为此他就想出了让出三城,借用齐国的大将田单,这样他们的优势也就更大了一些。但是赵奢则认为田单并不靠谱,毕竟是齐国的将领,怎么会拼尽全力为赵国作战,最后反而赵国和燕国的军力会被消耗。

可惜赵王早已采纳,以赵奢的影响力还是不足以改变最后的安排的。果不其然,田单最后攻下的也只不过是三城罢了。

结语

赵奢看似是抓住了一次机会,但其实所有人都不敢的情况下,赵奢不上阵恐怕只有吃败仗的可能,所以赵奢一战成名绝非侥幸,而他在军事上可谓是运筹帷幄。

如此他在强大的对手秦军面前打了胜仗,自然也就没有人敢质疑。

1 阅读:1817

玲珑历史放映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