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菱咏月与尤三姐柳湘莲薛蟠的恩怨情仇。“红楼魔幻笔法”之四

龍乡红楼 2023-03-11 14:58:35

《红楼梦》里,因柳湘莲悔婚,导致尤三姐横剑自刎时,有这样描述:“揉碎桃花红满地,玉山倾倒再难扶。”这两句话明里是形容尤小妹之死,暗中却代表了明末清初很多文人学者的观点。

因为他们认为,尤三姐之死与柳湘莲打薛蟠和香菱咏月背后隐藏的“真事”,是有着因果关系的。

如果说香菱咏月是在哀叹明亡,哀叹南明二十年,那柳湘莲、尤三姐、薛蟠之间的恩怨情仇又暗隐什么呢?

第四十七回,柳湘莲痛打薛蟠后“惧祸走他乡”;至第四十八回,薛蟠因挨打感到没脸见人,就跟薛家当铺的主事张德辉一起出门作生意去了。正因为这样,香菱才有机会搬进大观园跟着黛玉学写诗。

由此可见,柳湘莲打薛蟠与香菱学诗咏月,存在着内在的因果关系。

可是,关于尤三姐的故事直到第六十三回才正式开始,与前者又会有什么关联呢?

咱们先来看一看柳湘莲打薛蟠暗隐的是什么历史“真事”。

柳湘莲打薛蟠是在“北门”外的“苇子坑”,找来的贾蓉又是让人在“关厢”里雇了一顶轿子把薛蟠抬回家的。而“北门”外同时有“苇子坑”和“关厢”的所在,只有北京的德胜门。

德胜门又称“军门”,是历代朝廷对外作战的出兵之门,因而德胜门意味着对外战争。《红楼梦》在这里把德胜门隐写为“北门”,就是在暗示柳湘莲在德胜门外打薛蟠,是在暗隐某一场战争。

会是什么战争呢?

自明末到清朝中期,起始于德胜门外的战争只有一次,那就是1629年十月至1630年正月的“己巳之变”。

柳湘莲这个名字,则来于百家姓中排五十九位的袁姓,与排六十位的为柳姓,“袁柳相连”就是柳湘莲名字的由来,暗指柳湘莲影射“己巳之变”的明朝主将,蓟辽总督袁崇焕。

在打薛蟠前,柳湘莲向宝玉说的“眼前我还要出门去走走,外头逛个三年五载再回来”,乃是隐指袁崇焕与崇祯皇帝“五年复辽”的约定。

可悲的是,“己巳之变”成为了一个转折点,此后直至灭亡,明朝在与后金(满清)的作战中,再也没有打过一次胜仗。同时,袁崇焕也于1630年八月被崇祯帝凌迟处死,其中一个重要罪名是矫诏擅杀岛帅毛文龙。

可是,袁崇焕既然于“己巳之变”后已被处死,第六十三回后在尤三姐的故事中,柳湘莲怎么又出现了呢?

按书中所写,柳湘莲打薛蟠后远走他乡,薛蟠则为躲丑外出经商,至六十六回已经是一年多后,薛蟠遭遇抢劫,被会武功的柳湘莲恰好踫上,帮忙把货物夺了回来。二人同行中,又遇见贾琏要当红娘,柳湘莲拿出家传之宝鸳鸯剑来做为与尤三姐的订婚信物。

谁知柳湘莲回到都中后,从贾宝玉那里得知了尤三姐与宁国府的关系,说道:“这事不好,断乎做不得了。你们东府里除了那两个石头狮子干净,只怕连猫儿狗儿都不干净。”

于是跑到小花枝巷坚持退亲,导致了尤三姐横起鸳鸯剑自刎以证清白。

从《红楼梦》里表面的描述看去,柳湘莲打薛蟠早于尤三姐自刎,其实,这是为了“真事隐去”,而运用了时光倒转的障眼手法,将两个故事的时间顺序进行了颠倒。

那么,尤三姐自刎隐藏着怎样的历史呢?

我们都知道,《红楼梦》是种用“假语村言”将“真事隐去”的,而被隐去的“真事”怎么才能解读出来呢?

原来,书中运用了各种各样的不同手法和形式进行了暗示与提醒,来给读者提供解读的线索。比如:

“金陵十二钗判词”该怎么解读,需深入研究秦氏、《燃藜图》、卧室陈设;

秦钟出场该怎么解读,需深入研究“焦大醉骂”;

贾芸出场该怎么解读,需深入研究卜世仁和倪二;

“脂粉香娃割腥啖膻”该怎么解读,需读懂“即景联句”;

“薛小妹新编怀古诗”该怎么解读,需仔细琢磨李纨的评论;

李纨的“四书”灯谜怎么解读,需看懂钗、宝、黛的三首谜诗;

香菱学诗咏月怎么解读,需仔细分析石呆子古扇的故事;

晴雯夭亡暗隐着什么,需深入了解“林四娘”的故事是怎么演化而来的;

晴雯病补雀金裘暗隐着什么,同样需要参考李纨对怀古诗的评论,和第九首《蒲东寺怀古》;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暗隐着什么,需深度解析妙玉的五套茶具;

薛宝钗十五岁生日暗隐什么,需解读出同回的八个灯谜。

而尤三姐的故事开始于第六十三回,结束于六十六回,其中在六十四回插入了林黛玉写《五美吟》的情节,便是对怎么解读尤三姐进行的暗示与提醒:

一.《五美吟》中,西施为越国诸暨人,虞姬相传为吴地虞城(常熟)人或沭阳人,红拂为浙江北端吴越相交的湖州人,是否在暗示尤三姐影射之人为吴越(江浙)人呢?

二.薛宝钗在评论《五美吟》时,引用的欧阳修的诗句:“耳目所见尚如此,万里安能制夷狄?”是否暗示尤三姐影射之人与“万里制夷狄”有关呢?

三.与红拂同为“风尘三侠”之一的虬髯客,相传在朝鲜北部和我国辽东地区建立了一个“扶余国”,尤三姐影射之人是否与这个地方有关系呢?

四.《五美吟》里的绿珠,生于广西白州(博白)双角山下,后为石崇坠楼而亡,而袁崇焕故里有两种说法,一是广东东莞,一是广西藤县,有明一朝白州与藤县都隶属于梧州府,因此绿珠与袁崇焕为梧州同乡。绿珠这首诗正是利用“梧州同乡”,和绿珠因石崇而死来暗隐袁崇焕,以及尤三姐影射之人可否是因袁崇焕而死呢?

(绿珠)

五.薛宝钗在评《五美吟》中明妃王昭君一诗时,引用了王安石的诗句:“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是否在暗隐尤三姐影射之人姓毛呢?

综合以上几点可以看出,尤三姐影射之人实为毛文龙,他生于杭州钱塘县,和虞姬、西施、红拂恰为吴越同乡;在辽东东江镇(皮岛)建立的抵抗后金基地,古时正归属于扶余国;最后于1629年六月五日被袁崇焕矫诏斩杀。

同时,在尤三姐的故事中,数次提到“五年”前三姐便开始暗恋柳湘莲,这是在隐喻袁崇焕斩杀毛文龙的重要原因是,袁崇焕认为毛文龙的骄横跋扈,严重影响了自己“五年复辽”的计划。

据考证,尤三姐自刎的小花枝巷即北京德胜门内的花枝胡同。书中如此设置,就是用柳湘莲在德胜门外打薛蟠来暗隐外战“己巳之变”;用尤三姐在德胜门内自刎来暗隐内斗中袁崇焕擅杀毛文龙。

那么,既然毛文龙是被袁崇焕所杀,书中为何写尤三姐是用柳湘莲的订婚礼鸳鸯剑自刎呢?

对此有两个解释:一是毛文龙拥有天启帝所赐尚方宝剑,却被袁崇焕用崇祯帝赐予的尚方宝剑所杀;

二是隐喻毛文龙和袁崇焕可谓“同命鸳鸯“:毛文龙被杀后,后金在辽东的后方就失去了重要的牵制力量,于是,三个多月后,皇太极放心大胆地避开袁崇焕设置的关宁锦防线,绕道蒙古向北京发起攻击,制造了“己巳之变”,袁崇焕因而也被崇祯帝于1630年八月凌迟处死。

明末学者王在晋说:“毛文龙径袭辽阳,旋兵相应,宁锦之围解,文龙与有力焉。此出于崇焕之自陈,剧称其牵制之功,则文龙何可杀耶?文龙杀而虏直犯京城,明知而故悖之,崇焕之祸,其真自取耳!”

明末清初许多文人学者都持有与王在晋类似的观点。而《红楼梦》更是进一步地认为,毛文龙被杀是明朝在战略上完全陷入被动的转折点,甚至直接造成了明朝的灭亡。

因此在尤三姐自刎之际,写出“揉碎桃花红满地,玉山倾倒再难扶”这样的句子,来暗隐毛文龙之死与1644三日十九日明朝灭亡后,清军入关,明朝再也难以光复,存在着一定的因果关系。

尤三姐、柳湘莲、薛蟠的爱恨情仇,与香菱学诗咏月的因果关系,在文本中是怎样在隐写中展现的呢?这就需要对六十三回至六十六回,与四十七回至五十二回进行一个简单地梳理了:

①.在《红楼梦》表面描述中,尤三姐的故事发生于柳湘莲打薛蟠之后,而六十六回却用尤三姐自刎于八月,四十七回柳湘莲打薛蟠在九月,暗隐了两者在时间上的先后关系;

②.第四十八回,薛蟠因挨打后愧见亲友,于十月间跟着自家的当铺主事张德辉外出经商。薛蟠言道:“况且那张德辉又是个年高有德的。”暗示“张德辉”隐藏着三个人的名字,即毛文龙被杀后投降后金的三个部属:张谐音“尚”,隐尚可喜;德即孔有德;“辉”与“耿”皆有光明之意,暗隐耿仲明。薛蟠随“张德辉”南下经商,隐喻满清趁明朝灭亡之机,以尚可喜、孔有德、耿仲明三位降将为先锋入关夺取天下;

③.因薛蟠外出,香菱得以搬进大观园跟着林黛玉学诗咏月,而黛玉家乡扬州自古被称为“月亮城”,咏月代表着对明朝灭亡的悲吊;香菱之菱与“陵”同音,隐指朱明皇室在金陵(南京)建立了南明政权,咏月又代表着南明近二十年的抗清斗争;

④.第四十九回,十月十五日李纹、邢岫烟、薛宝琴等前来贾府投亲时,迎春因病未曾露面,暗隐南明第一个政权弘光朝的灭亡。十月十七日薛宝琴踏雪寻梅,暗隐朱聿键于1645年闰六月十七日在福州建立南明第二个政权隆武政权,此前王夫人认薛宝琴为干女儿,隐隆武帝赐郑森姓朱、名成功;

⑤.十月十八日,“脂粉香娃割腥啖膻”后,第五十回“芦雪广争联即景诗”,王熙凤的“一夜北风紧”,李纨的“开门雪尚飘”,暗隐1644年三月十九日明朝灭亡,满清趁机入关;最后由李纨、李绮收尾,暗隐1664年八月十四日,随着李来亨在茅麓山举家自焚,南明在大陆的最后一支抗清武装“夔东十三家”最终失败,可见“割腥啖膻”即隐喻南明二十年抗清历史;

⑥.第五十回,还是在十月十八日,贾宝玉写《访妙玉乞红梅》,把妙玉比作红梅,隐妙玉影射建立南明第二个政权的隆武帝朱聿键;李纹、邢岫烟、薛宝琴写《咏红梅花》,隐指李锦(过)的忠贞营,五省督师何腾蛟,福建郑氏家族,为隆武政权依靠的三股最大的抗清复明力量;

⑦.十月十九日,在惜春居住的暖香坞“雅制春灯谜”,八个灯谜皆与舟山群岛的普陀洛迦山有关联,隐指1646年五月二十九日,清军攻陷绍兴,在浙东的鲁王监国政权从而灭亡,朱以海在张名振、张煌言的护卫下,从石浦镇出海,两个月后的八月来到舟山群岛避难。之所以在擅画的惜春居处制春灯谜,是因为“画”有“划清界限”、“截断、停止”之意,暗隐长平公主于1646年八月十八日,即鲁王到达舟山之际薨逝,用停止自己生命的办法,与满清划清了界限;

⑧.第五十一回,薛宝琴写了十首怀古诗谜,其前三首,暗隐以南京为首府的,1644年五月前后南明所控制疆域;后面的《怀阴怀古》暗隐1645年四月,南明北大门”江北四镇”失陷;《广陵怀古》隐扬州十日和弘光政权灭亡;《桃叶渡怀古》以王献之祖籍绍兴,隐鲁王监国政权灭亡;《青冢怀古》以在昭君故里三峡地区为中心的夔东十三家来自“忠贞营“,来暗隐隆武政权;《马嵬怀古》以杨玉环故里杨外村在梧州府,隐长住梧州的朱由榔在广东肇庆建立了南明第三个政权永历政权;《蒲东寺怀古》以蒲东寺在晋地,隐晋王李定国;《梅花观怀古》以江西南安镇,隐郑成功故里福建南安县;

⑨.十月十九日吃过晚饭,袭人因母病重被哥哥花自芳叫回家时,身穿“桃红百子刻丝银鼠祆子,葱绿盘金彩绣绵裙,外面穿着青缎子鼠褂”,王熙凤送她“石青刻丝八团天马皮褂子”,暗隐1661年正月初七顺治病亡;

⑩.十月十九日深夜,晴雯因吓唬麝月而受风寒病倒,至五十二回于病中帮贾宝玉补“雀金裘”这一情节,暗隐晋王李定国驻兵云南南端,西双版纳的“孔雀之乡”勐腊,准备重整旗鼓抗清复明时,却不幸染上了瘟疫。1662年(永历十六年)六月十一日是李定国的四十二岁生日,突然传来了朱由榔于四月十五日被吴三桂弑杀的消息,晋王悲痛欲绝,眼睛都哭出血来,终于在十六天后的六月二十七日含恨离世。

根据以上解读和梳理可以看出,尤三姐、柳湘莲、薛蟠的爱恨情仇,与香菱咏月的前因后果,即“揉碎桃花红满地,玉山倾倒再难扶”,即基本暗隐了《红楼梦》全书所隐藏的主体“真事”。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