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散射技术在盾构隧道海底孤石探测中的应用

同度物探 2024-04-16 21:02:33

今天分享地震散射技术在盾构隧道海底孤石探测中的应用,本次以横琴隧道为例。横琴隧道为横琴岛的第三条交通通道,穿越马骝洲水道,水深6-8m。隧道长约600m,直径约15m,最大埋深34m,双线盾构法施工。前期工程地质勘探查明,隧址内浅部为海相沉积,下部基岩为花岗岩,埋深在38-40m左右。孤石隐伏于全风化与强风化层中,影响盾构法施工。需要查清直径1-2m以上的孤石与基岩突起的分布。隧道地质断面如图2.

图2 横琴海底隧道地质断面

水上地震数据采集

首选采集水上地震数据,海底孤石勘探要求分辨出1-2m以上的孤石,需要在水上进行密集的数据采集。由于水流、风速的影响,船速不能太低,想通过1次走航来完成炮间距1-2m的高密集采集是不可能的。基于地震散射数据采集灵活性的特点,可以在GPS的引导下通过多次的走航和反复采集,来实现炮点间距1m-2m高密度采集的目的。

本次勘探区沿隧道轴向长300m,横向宽60m。轴向上炮点间距1m,横向上间距2m,实现了炮点按1m×2m网格布置的目标。使用24道水听器,间距0.5m,偏移距1m。3万焦耳电火花震源,每分钟激发一次,共采集10400炮记录。有效勘探深度超过80m。为三维速度结构的获取奠定了可靠基础。测区位置如图3,采集方式如图4。

图3 水上孤石勘探区位置 图4 水上地震散射数据采集方式

海底孤石的勘探结果

经过数据处理,生成勘探区三维波速分布与地质界面分布的数据结构。数据在隧道轴线方向点距1m,横向方向点距2m,垂直方向点距0.5m。该三维数据结构支持水平、纵向、横向切片分析。测区基岩的波速大于2400m/s,根据这个速度值可确定了隐伏基岩与孤石的高程平面分布。对三维数据结构进行纵、横、水平方向的切片,给出波速与地质剖面。从埋深20m到50m给出30幅水平切片,间距1m;按隧道里程给出波速横切片300幅,间距1m。这些切片直观、准确地反应了孤石的空间位置与形态。

勘探发现与隧道有关的孤石与基岩突起26处,其中直径大于3m的有9处。

(1)测区基岩与孤石高程的分布

地震散射数据的处理,得到了测区300m×60m×60m范围内岩土介质波速的三维分布。提取出波速值达到和超过2400m/s的最浅埋深数据,绘制成基岩与孤石高程平面图(图5)。其中红色埋深最浅,不到30m,其次为黄色,蓝色、深蓝色埋深大。图中多数地域基岩埋深在38-40m。零星分布的红、黄色为基岩突起与孤石分布,主要集中在测区的左侧随道。 图5 测区基岩与孤石高程分布图

(2)隧道轴向剖面地质界面与波速分布图

从三维波速结构与偏移数据中,沿隧道轴向做垂向切片,获得地质界面和波速分布图像(图6a,6b),长300m,深60m。图6a为偏移图像,反映地层、基岩的界面形态,埋深30m以内,界面近水平层状,反映海相沉积特点;30m以下界面起伏较大,反应基岩的形态特征;

图6a 隧道轴向偏移成像剖面

图6b为波速轴向剖面图像,红色为高波速,波速高于2400m/s, 对应中风化基岩与孤石;蓝色为低波速, 1450m/s,海水和淤泥;浅部30m内为波速低于1800m/s的海相沉积;30-40m深度为中等波速(1800-2400m/s)的全风化与强风化层。40m以下为红色的、波速高于2400m/s的中等风化岩。在强风化岩中存在波速高于2400m/s的异常体,为孤石与基岩突起。

图6b 隧道轴向波速分布剖面

(3)水平切片与孤石位置

水平切片能直观地反映孤石的平面位置,这里选择埋深33m的水平切片示于图7。图中红色表示的波速高于2400m/s的孤石与基岩突起;褐色表示波速为2000-2400m/s的强风化岩;黄色为波速1800-2000m/s的全风化与黏土。图中黑色椭圆曲线表示隧道的交线,由此可直观地发现与隧道有关的孤石的位置,并进行了编号统计,发现多数孤石分布在左侧隧道位置。图7埋深33m的波速水平切片与孤石位置

(4)横切片中隧道与孤石的关系

沿隧道里程每米得到1幅波速横切片,其中用黑色标示出了隧道的截面位

置。红色为波速高于2400m/s的岩体,包括基岩突起与孤石。这里选择3幅基岩突起与隧道相交截面,展示隧道与孤石的关系(图8)。图中的形态说明大部分所谓的孤石,其实是基岩突起,是有根的,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飘石。 图8 波速横切片中的隧道与孤石

4、钻探验证与处理结果

物探工作结束后,经过2个多月对物探结果进行了钻探验证;后有用2个月时间,对孤石进行爆破处理,共完成钻孔2426个。证实物探与钻探的吻合率达到90%,平均深度误差在1m以内。

四、结论

珠海横琴海底隧道孤石的探测实践表明,地震散射勘探技术可达到1-2m级的高分辨率,并具有可靠性好,采集灵活的特点,可以作为海底孤石探测的一种新的选择。水上孤石勘探技术要点可归结为如下3点:

1) 采用小排列,多次的走航,达到密集采的目的,实现高分辨率勘探;

2) 数据处理是以共炮点记录为基础,建立垂直波速结构和地质柱状;

3) 对孤石的勘探,重点是建立三维速度结构,以波速大于2400m/s为指标,搜索每一个高速异常体;

上述这些技术路线对于孤石探测是可行的,可靠的。物探工作对孤石的处理起到了指导作用,保证了隧道盾构顺利完工。

0 阅读:1

同度物探

简介:工程物探设备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