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尿酸科普(一)解析市面上玻尿酸的主要差异点整形医生高良杰

整形医生高良杰 2024-03-14 13:42:23

市面上存在着许多不同品牌和类型的玻尿酸产品。在选择合适的玻尿酸前,了解其主要差异点至关重要。下面高良杰院长将介绍市面上玻尿酸的主要差异点。

高良杰院长:分子结构的区别

玻尿酸根据粒径大小分为大分子、中分子和小分子。不同分子的粘合力决定了玻尿酸的支撑力是否够强,粘合力高的玻尿酸即使受到多方拉扯也不会散开或位移,粘合力低的则更容易分散。

大分子玻尿酸(分子量范围1.8-2.2×10^6):具有高内聚力,不易分散,质地较硬,代谢缓慢,维持时间最长一般为12-18个月。主要用于填充深层组织,适用于鼻部、下巴、颞部等深部支撑塑形。

中分子玻尿酸(分子量范围1-1.8×10^6):质地略软,适用于真皮层软组织填充和除皱。主要用于鼻唇沟、唇部、丰额头、苹果肌、下巴、泪沟、卧蚕和皱纹,塑性效果较为柔和,也可用于隆鼻、隆下巴,但塑性效果不如大分子强,根据不同品牌可维持半年到一年。

小分子玻尿酸(分子量范围0.4-1×10^6):质地特别柔软,接近软组织,可注射于皮肤浅层,适合保湿和填充浅层软组织。主要用于改善黑眼圈、填充鼻唇沟、唇部,塑性效果柔和,但维持效果一般在4-6个月之间。

根据维持时间来看:小分子玻尿酸<中分子玻尿酸<大分子玻尿酸

根据支撑力来看:小分子玻尿酸<中分子玻尿酸<大分子玻尿酸

需要提醒的是,不同分子具有不同的量感和质地,意味着它们适用于不同的部位和深度。例如,中分子只能注射到深层皮肤,不能用于填充皮肤表层;而大分子通常注射到深层肌肤

高良杰院长:交联技术差异

未交联的玻尿酸是液态的,容易被体内分解,注射后无论剂量多少都会消失。一般用于护肤品中,使用后48小时内会被自然降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而经过交联剂交联后的玻尿酸具有一定的硬度和支撑力,稳定性和持久性,也被称为填充型玻尿酸。交联后的玻尿酸不容易被吸收,可以达到塑性效果并保持一段时间。

交联程度越高,玻尿酸的抵抗酶分解能力越强,维持注射美容效果的能力也越好。此外,交联后的玻尿酸分子大小与持久性相关,分子量越高、交联率越大的产品持久性越强。

这里就要说一下脱胶链技术的问题,一些厂家可能没有这个技术或者技术能力有限,无法通过技术支撑更高的交联率,只能通过大量添加交联剂来达到效果。尽管在相同条件下增加交联剂可以使玻尿酸结构更密集,并保持更长时间,但交联剂使用越多,残留去除就越困难。从生物相容性角度来看,交联剂越多与人体本身的玻尿酸差异也就越大,可能引发过敏和局部红肿等排异反应。

因此,使用较少量的交联剂来实现较高的交联度非常重要。

高良杰院长:交联方式差别

玻尿酸的交联方式分为单相和双相,这会影响其质地和与组织的相容性。

单相玻尿酸通过研磨法将大块玻尿酸凝胶磨成细小的凝胶状,不含其他成分。它具有润滑平滑的质地,也被称为凝胶型玻尿酸,类似果冻。

双相玻尿酸通过筛分法将大块玻尿酸凝胶晒成小块硬块,然后与玻尿酸原液混合制成。它是由交联颗粒混合非交联液体制成的制剂,呈现出颗粒质感,也被称为颗粒型玻尿酸,类似西米露。市面上大部分玻尿酸是双相。

单相玻尿酸具有果冻状质地,固着力好,用于面部填充后与组织相容性更好,效果更自然,具有较好的支撑力和塑性。通常,交联度越高,塑型能力越强。不同硬度和回弹力的比例使其适用于不同的面部部位,如面部提升和深层填充(法令纹、苹果肌、隆鼻等)。

双相玻尿酸硬度较高,适用于不同美容需求时,可选择不同分子大小的类型。通常,颗粒直径越大,塑型能力越强,但与组织的相容性稍差。然而,只要颗粒均匀、平滑,仍然能与组织良好相容。它具有良好的黏度、弹性和延展性,但较容易扩散。适合填充效果要求较高的部位,如鼻唇沟、泪沟、嘴唇和皮肤表面皱纹

0 阅读:1

整形医生高良杰

简介:专注于瘢痕修复及精细化美容缝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