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配背叛苦恋夏梦,二婚妻被绿提出结扎,揭金庸19岁长子自杀始末

肖艾斯 2024-03-22 13:39:54

金庸先生一生写尽儿女情长,而他的感情生活也足够精彩。曾用笔名“林欢”见证与原配杜治芬新婚的甜蜜,爱而不得的长城“大公主”夏梦成为笔下王语嫣,共患难的二婚妻子朱玫化身赵敏,与小30岁的遗孀林乐怡谱写出忘年恋……

金庸与1960年电影版《神雕侠侣》主角谢贤、南红、梁素琴

时过境迁,在金庸百年诞辰之际,唯有林乐怡尚在人世,她的现身提醒人们那个属于武侠的辉煌年代早已逝去,也将老爷子极富争议的三段婚姻再次揭开。特别是与林乐怡的感情最被诟病,有说19岁长子查传侠在美国自缢身亡,与女友闹不和是契机,不能接受父母离婚才是根源。

金庸遗孀林乐怡

噩耗传来对金庸打击极大,彼时他一边给报社写社评,一边忍着悲痛流泪,甚至想跟随长子一去了之。5个月后他将悲情写在《倚天屠龙记》后记中,表示书中张三丰见张翠山自刎,谢逊得知张无忌死讯的伤心太肤浅,真实人生并不是如此。几经彷徨,将《明报》转给于品海,冥冥之中认为他与查传侠长得像。

长子查传侠、金庸和长女查传诗

然而这并非金庸第一次在感情上摇摆,与朱玫结婚之前,已痴迷长城影业“大公主”夏梦,婚后在明报为她开专栏,后夏梦移居加拿大又接连两天在头版位置直播状况送祝福。作为正牌夫人的朱玫怎么想?有才气的查传侠又怎么看待父亲感情不专?

金庸与夏梦

查传侠在12岁时写过一篇《我的人生是为什么》的文章,言语出透露出对未来的迷茫。金庸并未重视,反而认为他早熟早慧,直至与朱玫离婚几个月后这种厌世情绪达到巅峰。朱玫亦为此惶惶度日落寂而终。儿子为何自杀终究成了金庸这辈子永远无法解开的心结......

金庸与朱玫几乎没有合影

1

众所周知,金庸作品中的人物有两大特色,一是主人公的父亲大都没有肩负起责任,比如杨过、韦小宝等,他们随着母亲一起长大。二是表哥是薄情负心汉,王语嫣沦为慕容复实现理想的工具人,卫璧与表妹朱九真和师妹武青婴搞三角恋,朱九真一时失手杀了武青婴。

讽刺的是,金庸在现实中两样都占,无形之中成为自己最讨厌的人。可为什么既不喜欢父亲也不喜欢表哥呢?这与他的人生经历有很大关系。金庸出身在浙江海宁望族,父亲查枢卿毕业于法国在上海创办的震旦大学,思想中西结合,曾希望金庸能读英国剑桥大学。

金庸母亲徐禄娘家也是当地大户人家,可惜在金庸13岁那年因战乱逃难途中病亡。后父亲娶了家里丫头顾秀英当填房,她对所有儿女一视同仁,与金庸感情甚笃。反而父亲在他眼里软弱且无能,没什么经商头脑,又早早被判定是地主处了死刑。种种不快使得父亲成为金庸的意难平。

有一说查家丫头月云正是顾秀英

“表哥是坏人”源于传得最广的金庸不齿徐志摩的风流之说。他将《天龙八部》中“四大恶人”之一取名云中鹤,这正是徐志摩只用过一次的笔名。等到剑桥授予金庸院士和博士学位,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表哥没有学位,只能算旁听生,顺便调侃了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一把。

金庸获得剑桥博士学位

不过这些蛛丝马迹算不上太实的锤,因为徐志摩的父亲徐申如跟堂妹徐禄在年纪上几乎差了个辈分,金庸与徐志摩的儿子徐积锴才是朋友。当年徐志摩因空难去世,查家为避免有谄谀之嫌专门派十来岁的金庸前去吊丧,多年后回故乡还探访了徐志摩故居。

金庸回海宁到徐志摩墓凭吊

只能说表哥梗于外人眼里喜闻乐见,究竟事实如何只有金庸自己最清楚,但移情别恋显然是令他介怀的,对象并非徐志摩而是原配杜治芬。这位生得美丽的杜家大小姐在《大公报》派金庸去香港工作前与之结婚,婚后夫唱妇随定居香港。刚开始感情很是甜蜜,笔名“林欢”的“林”取自夫妻姓氏各一个“木”字,“欢”则足以见得金庸欢愉之心境。

金庸与杜治芬

而异乡语言障碍和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导致杜治芬决定独自返回杭州生活,两人分居后很快协议离婚。早年金庸没有谈及原因,很多年后坦言是杜小姐背叛了他,实际上金庸在香港感情上也没闲着,十分倾慕已嫁做人妇的夏梦。他将对爱情从一而终的期许写在作品中,只能算作一种感情上的双标。

2

1953年金庸正式与杜治芬离婚,同年开始给长城电影兼职写剧本。当时夏梦为公司当家花旦,明媚大气且极具票房号召力,被影迷视为东方奥黛丽赫本。在尚为封闭的内地,夏梦主演的电影是鲜少能上映的,比如造成万人空巷局面的《绝代佳人》,而该片是金庸专为她打造的第一部电影,外界笑称花重金只为博红颜一笑。

还是这年,夏梦结识了做纺织生意的丈夫林葆诚,他一直是夏梦的影迷,因毛遂自荐客串《姊妹曲》而结缘,隔年火速结婚。报刊为此予以大篇幅报道。难得的是,身为当红女星面对诸多追求者与诱惑,夏梦从来恪守本分未动摇,当中自然包括武侠大师金庸。

得知夏梦结婚,金庸并未知难而退,反而从《大公报》辞职正式加入长城电影当专职编剧。后来执导《王老虎抢亲》邀请夏梦当女主角。但金庸对感情生活向来讳莫如深,苦恋夏梦这件事都是周围老友所说,导演李翰祥开玩笑表示不要揭金庸的疤,作家三毛说只有了解金庸的这段情愫才能读懂他的文字。

三毛与金庸老友古龙、倪匡关系亦很好

金庸一再沉默,可他离开长城办《明报》后,对夏梦的关注异乎寻常,要知道这份报始办初衷是以社会类新闻和连载武侠小说为主要卖点。初创不久,他在副刊刊登了署名黄蓉的《夏梦练舞》和签名照片,说她每天练双剑对双鞭,美与勇兼具,迷弟属性无疑了。难怪外界认为俏黄蓉身上也有夏梦的影子。

不过夏梦确实带动了《明报》的销量,这可能是朱玫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原因。毕竟她曾在《大公报》任职对新闻的敏锐度不输丈夫,加上婚后随着査传侠的出生,金庸几乎将全部家当投入办报纸,作为传统型的妻子朱玫完全支持甚至变卖首饰贴补,还亲自参与报社选题策划。

朱玫与次女查传讷

朱玫对金庸的爱有目共睹,常常从九龙家里煮饭送到港岛给金庸吃,再一起工作到深夜搭船回家。同时得兼顾家里四个未成年孩子,精明能干自是不用多说。谁能想到恩爱背后却危机四伏,两人常常因为在工作上意见不一致,从报社吵到家里。紧张的家庭关系多少对査传侠年少就产生厌世情绪造成影响。

3

在金庸的四个子女中査传侠最得真传,小时候金庸亲自教古文,4岁时已将《三字经》背得滚瓜烂熟,周围人个个叫他“小神童”。彼时金庸可谓事业家庭双得意,他将对长子的感情写在《侠客行》中,石中玉即便再顽劣,石清夫妇的爱子之火也从未熄灭,最终大团圆结局。

梁朝伟在《侠客行》中一人分饰石中玉和石破天两角

浓厚的家庭文化氛围使得年幼的査传侠对小说很感兴趣,读父亲写的《侠客行》到入迷程度,连金庸端着荷包蛋站在他面前都充耳不闻。能看得出从心底里崇敬父亲的才情。但他与母亲的关系就有些微妙了,因为朱枚经常发脾气,又听不进去儿子劝慰,有段时间査传侠跟她刻意疏远。

金庸与次子査传倜、次女查传讷

但金庸并未意识到儿子在情绪上有何不妥,因为一方面他正忙着与老东家《大公报》、《文汇报》等大报的极端派笔战,反击自己是“豺狼镛”的说法;另一方面朱玫刚烈性格让他心生厌烦,久而久之不愿意回家,不爱喝酒却频繁往酒吧跑。又常流连于北角的咖啡馆,从而认识16岁的女侍应林乐怡,两人在跑马地另筑爱巢。

最初朱玫还蒙在鼓里,后来意识到习惯每晚返《明报》写社评的金庸,会叫一名员工将写好的稿子送往编辑部,遂起疑追问去哪里取稿,赫然发现了这个天大的秘密。那个年代香港“四大才子”中黄霑、倪匡和蔡澜都花名在外,他们的夫人选择隐忍,唯金庸相对收敛,而朱玫的爆脾气也不会任他乱来。

有传她曾到林乐怡住所大闹,金庸主动提出离婚,朱玫开出两大离婚条件:一是支付一笔钱作为补偿,二是继任者需要去结扎。不管孰真孰假,能看出朱玫这么做是为孩子着想,她并不是贪钱之人,只求拿到婚内在香港渣甸山购买的大宅业权,未要《明报》一点股份。最终孩子们的抚养权归于金庸。

金庸另一处豪宅在山顶道

哪知一心替孩子们铺好路的朱玫万万没想到,几个月后长子自杀的噩耗传来。身在美国哥伦比亚的儿子因在电话中跟女友吵架,一时想不开了断性命,彼时他才读了一年大学都没来得及选专业。金庸在极度痛苦中亲自到美国将骨灰带回埋葬在香港,花了近五年时间潜心修佛想要悟出长子轻易离世原因,逐渐走出丧子伤痛。

实际上《天龙八部》已蕴含佛文化

另一厢朱玫晚年生活得更加痛苦,不仅数次加按大宅揭欠下银行巨债被收回,搬到香港旧唐楼居住,而且年仅63岁因肺痨孤独死于医院,替她领死亡证竟是医院员工。朱玫似乎刻意用这种极苦方式惩戒自己,拒绝金庸的任何帮助。金庸曾说自己在感情上不道德,这辈子最对不起她。

正因为如此,很多人厌恶林乐怡,认为善于攻心计。但在金庸眼里,她显然善良且温柔,一辈子未曾生育却跟三个继子女相处融洽。在报社全然无查太太架子,喜欢大家叫她阿May。又会像孩子般吹卷蛇玩具,逗向来严肃的金庸开心。感情之事外人很难评,只是在武侠大师的一生中,婚姻和亲情真的是一道劫数。

0 阅读:12

肖艾斯

简介:娱乐、美食、旅行,喜欢跟生活有关的一切都可以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