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英不英(十四)于谦为什么反对迁都南下,坚持在北京组织抵抗?

惊心鸟 2024-02-29 13:55:03

明朝土木堡之变后,国家到了危亡的关键时刻,而当时明朝内部却在应对这场危机的策略上形成了激烈的内部冲突。很多大臣要求迁都南下,回避气势汹汹的瓦剌大军,也有的大臣坚持要求在北京抗敌,于是朝廷中斗争非常激烈。这个时候名臣于谦站了出来,他力排众议,坚持在北京组织军队抵抗,并且拥立郕王朱祁钰为新的皇帝,拉开了北京保卫战的序幕。可是从历史文献来看,当时是明朝开国以来军队最弱的时候,主流军队都在土木堡之变中全军覆灭,战争的胜算不高。这种情况下于谦为何仍旧坚持在北京抗敌,而不选择南下呢?

要回到这个问题,可以从两方面来考虑。一方面是当时明朝面对的军事形势,尤其是北方边境瓦剌大军南下的形势。另一方面则需要从明朝的政治形势出发,综合考量和评估。从军事上看,明军无疑是非常弱的。他们刚刚在土木堡之变中全军覆灭,就连皇帝朱祁镇也被抓了俘虏。明长城被瓦剌大军打得千疮百孔,从宣府到怀来,甚至包括紫荆关的重要军事要塞都被瓦剌大军攻占。在这种情况下,瓦剌大军从紫荆关长驱直入,兵临北京城下,战争形势非常不容乐观。在缺少军队和后勤补给的情况下,很多大臣提出南迁南京,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由于土木堡之变的损失惨重,明军对突然到来的瓦剌大军并没有准备。反观瓦剌大军确实处心积虑,太师也先野心勃勃,早已做出了四路大军合围北京的布置。在这种布置下,东到辽东,西到陕甘都是瓦剌和蒙古人的军队。整个长城沿线的重要战略要点被瓦剌军队攻占,土木堡之变中大量明军向瓦剌军投降。如此情况下,明军很难与瓦剌大军有一战之力。再加上朱祁镇在也先手中,这也成为瓦剌大军最大的政治王牌,所以明朝大臣选择避其锋芒,也是为了长远打算。可以说这是非常现实的考量,也是一种趋利避害的打算。

可是面对这种具有逃跑主义的作风,于谦出面进行了严厉谴责。他甚至威胁倡议南迁的大臣,声称这样的大臣应该被斩首。经过激烈的政治斗争后,于谦坚持立足北京迎战瓦剌大军的提议得到支持,朝廷任其为兵部尚书,让他全权负责指挥北京保卫战的事宜。

对于于谦做出如此决策的原因,历史上的学者总结了不少经验。有的是泛泛而谈的,有的是在忠君爱国的道德层面上唱高调。其实这些说法虽然有道理,却没有看到事情的本质。于谦做出这样的选择,是因为他遇见了南迁后明朝必然分裂的本质,所以只有取得北京保卫战的胜利,才能挽救国家。

从军事上看,虽然明朝落在绝对的下风,但是也有对瓦剌不利的地方。瓦剌的大本营在蒙古草原,他们深入到长城以南作战,后勤补给具有极大的问题。虽然他们攻占了长城沿线不少的要塞,但是并没有得到太多的补给。在土木堡时,明军本质上就败于补给被切断。而瓦剌军队的情况虽然比明军更好,但也非常有限。再加上长城沿线比较重要的大同和宣府都在明朝手中,这就使得瓦剌军队大规模的后勤补给受制于人。而北京附近的地方都是严密防守的坚城,瓦剌攻城必然导致消耗战。缺乏后勤补给的条件下,打消耗战是非常不利的选择。

从军队组成上看,蒙古的军队以骑兵为主,攻城战水平极低。当初在土木堡这个小要塞上,十万蒙古骑兵攻城,也拿朱祁镇的军队没有办法。最终他们只能靠着后勤问题诱使明军退出土木堡,再让明朝内部奸细叛乱,才能够将明军击溃。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攻打北京城对也先来说是最差选择。

同时在瓦剌大军内部也存在很大的争议,也先虽然作为主力军队统领,但却遭到其他军队的质疑。一方面,也先不是蒙古大汗,东路军首领脱脱不花才是正经的蒙古大汗。脱脱不花虽然是也先父子所立,但却极力要摆脱也先的控制。如果让也先顺利攻下北京,他这个大汗也就做到头了。

另一方面,蒙古三大部族之一的鞑靼并不受也先所控制,多次挑战也先在蒙古各部之中的地位。这次鞑靼出兵帮助也先攻打明朝,主要是在西路军发挥作用,但他们的意图是抢了就跑,而不是帮着也先打消耗战。他们也不可能成为也先攻打北京的炮灰,这样只能便宜了敌人。因此对于攻打北京这个想法,脱脱不花和鞑靼都不支持的,只有也先掌控的瓦剌部族比较积极。这种情况在顺风战时没什么影响,可一旦攻势不利,必然引发内部矛盾。如果能耗到蒙古各部族在北京城下内乱,那北京保卫战的胜利指日可待。

除了瓦剌大军自己面临的不利条件外,明朝在政治上也不具备南迁的条件。实际上从明朝政治格局来看,南迁就是找死的结局。由于朱棣在靖难之役中夺取皇帝之位,所以他与江南的士大夫阶层的关系极差。前面的文章讲过,朱棣迁都北京,其目的之一便是摆脱江南士大夫阶层在政治上的掣肘,于是明朝廷中处闲了南北对峙的背景。虽然朱高炽和朱瞻基时期南北关系有些缓和,但根本原因仍在,所以南北不和是明朝的政治常态。于是北京朝廷成了真正管理国家的机构,而南京朝廷却是贬官和养老的场所。

在这种南北纷争的大前提下,北京朝廷放弃首都南迁,这将背负上无尽的骂名。南方政治集团早已控制了南京朝廷,必然会以这种罪名来攻讦北方。于是南北内斗将不断展开,使国家迅速处于分裂状态。如果北方在政治斗争中取胜,明朝还有卷土重来的机会。如果南方取胜,那就是第二个南宋。如果相持下去,那就是亡国大患。明朝末年的弘光小朝廷便是南北政治势力对峙的结果,也让南下的满清军队占足了便宜。可在当时北方的精锐在土木堡之变中已经覆灭,再把朝廷搬到南方去,这妥妥的就是南宋的结局。

于谦卓越的政治能力,让他能够高瞻远瞩的预测到这个未来,所以是绝对反对南迁提议的。从他的角度看,一旦发生南迁,很可能出现南北政治派系的内斗,也就会出现藩镇割据的情况。这样对于国家而言那时灭顶之战,再组织军队抵抗南下的蒙古人,那几乎是不可能取胜的事情。

从军事上看,中原的地形也不允许北京南迁。出了北京南下便是华北平原,这是最适合骑兵作战的场所,而蒙古人尤其擅长骑兵作战。丢了北京防线,也就失去了地形上的有利,等于给蒙古人打开了长驱直入的大门。五代十国和北宋的历史教训不得不深刻吸取,所以于谦不会支持南迁的策略。

正是出于政治、军事等多重考虑,又关系到明朝的国家存亡,所以于谦抱定了决心在北京与瓦剌一拼到底。他不但从山东组织了大量的军队北上支援,甚至把江南沿海防御的备倭军了拉倒了北京,就是准备在这里和也先死磕了。靠着这里的有利地势,就算不能彻底把也先的大军打垮,也能耗得蒙古人无力继续南下。只要争取了足够的战略时间和空间,等到在湖南贵州平定苗乱的王骥大军北上,北京朝廷就有了足够的本钱与敌决战。可以说于谦在北京保卫战发生前,已经做好了死磕到底的准备,所以丝毫没有考虑南下的选项。

最终于谦带领明朝军队取得了北京保卫战的胜利,为明朝挽回了国运。瓦剌大军在得不到便宜,又出现内部矛盾的情况下,也先也不得不选择撤军。可以说在战争之前,于谦已经表现处敏锐的政治目光和高超的战略水平,体现出一代名臣的风范。与明朝情况相似的北宋则缺乏于谦这样的有识之士,反而多了宋徽宗和宋钦宗父子这两个活宝。于是明朝得到了在宪宗、孝宗时的中兴,而宋朝得到的却是靖康之变的奇耻大辱。从这个角度看,于谦的决策是英明而正确的,他力排众议坚守北京,配得上民族英雄的称号。

0 阅读:23

惊心鸟

简介:一个中国古典文学的爱好者,与大家分享不同的读书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