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MAT备考中的马后炮行为!!

云帆美研 2024-04-12 13:35:28

马后炮,就是在总结的时候,死劲回填第一遍不知道的知识点、错误选项的错因、正确选项是怎么一个语言形式、怎么翻译....等等。这类操作的致命缺陷在于,它们无法回答:“如果重演一次,我怎么能变得更好”这个核心哲学问题。然而,这类操作却是相对舒适而能给考生一种安慰充实感的,虽然尽管我们反复抨击,仍有大量学生不知不觉中又回转去这个模式。很多大厂机构的课程,由于其内生的商业性,注定了它在高阶学习阶段是有局限性的。我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商业性的要义在于顺人性,而学习的本质在于反人性的刻意练习。要把教育产品做成顺人性,免不了即刻反馈、无痛止痒、见好就收这几大特征;摊开来说,比如:1、即刻反馈-多讲知识点和所谓“干货”,通过捡芝麻的方式刺激大脑愉悦感(人天性对“占有”的动作具有愉悦感,换句话说,collect式的学习最轻松)2、无痛止痒-问题处理表层化,不对系统性的源问题做梳理。体现在GMAT中就是来一个打一个,做题随机,看完答案再事后诸葛亮美其名曰总结归纳(反正有了答案你怎么解释都行),却不考虑这道题的解释是否有可迁移性、可预测性、可复制性。事后一时爽,事前火葬场。我个人在前期比对各家机构时,也曾当过蹭课混子去蹭不同家的公开课,在多个群里就这个现象手撕过多位CR老师,还曾经有一次被管理员以破坏社会主义和谐为由差一点赶出群去。3、见好就收-避免对考生痛点做深入挖掘是商人的一大修养。没有人喜欢被人直挺挺血淋淋地揭伤疤然后发现,啊原来我这么差,深谙此道的商界老手如何不知。于是你会发现,机构老师们是如此nice,录了无数讲解视频,可听完后你却发现,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成绩却好像碰到了天花板,然而无论怎样去找老师们,老师们都只是在“拿错题来找我我帮你讲讲吧”的表层轮回里打转,底层问题不解决,瓶颈迟迟过不去。自查一下自己报的课程有没有这三坑与之相比,不断问自己“当时我怎么调整一下,就能做出更好判断”、“我为了做出更好判断,还缺个什么操作习惯”、“这个节点我做了什么错误决定而把我引向了迷惑选项,下次我如何避免”等问题,虽然直指提高能力本质,却因“闹心,费脑”而不那么讨好。那么,你已经陷在了“马后炮”的舒适区了吗?

0 阅读:0

云帆美研

简介:专注GMAT、GRE提升与留学规划申请